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藥赤藥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赤藥的功效與作用1、中藥赤藥有抗炎抗潰瘍作用

芍藥甙有弱的抗炎作用,對角義菜膠及右旋糖酐引起的大白鼠後腳爪浮腫有抑制作用,與FM100表現協同,但對小白鼠染料滲出腹腔的抑制作用則極弱。 對大白鼠應激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在結紮幽門之大白鼠,芍藥甙與FMl00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協同作用。 但芍藥根的提取液則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輕度上升,改善食欲。

2、中藥赤藥有抗菌解熱作用

白芍煎劑在試管內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此外還能抑制葡萄球菌酊劑能抑制綠膿桿菌。 芍藥煎劑1:40在試管內對京科68-1病毒和皰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白芍浸劑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亦表現抑制。 芍藥甙對小白鼠正常體溫有降溫作用,對人工發熱之小鼠有解熱作用。

3、中藥赤藥有清肝明目

赤芍苦寒入肝經而清肝火,可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癰腫瘡瘍等病症。

若配荊芥、薄荷、黃芩等藥用,可用治肝經風熱目赤腫痛、羞明多眵,如芍藥清肝散(《原機啟微》);可配銀花、天花粉、乳香等藥用,可以清熱涼血、散瘀消腫,主要治療熱毒壅盛,癰腫瘡瘍等症。

4、中藥赤藥有散瘀止痛

赤芍苦寒入肝經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跌打損傷。

治肝鬱血滯之脅痛,可配柴胡、牡丹皮等藥用。 如赤芍藥散(《博濟方》);治血滯經閉、痛經、症瘕腹痛,可配當歸、川芎、延胡索等藥用,如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可配虎杖用,如虎杖散(《聖濟總錄》),或配桃仁、紅花、當歸等藥用。

5、中藥赤藥有抑菌作用

赤芍可以抑制多種球菌、桿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草芍藥煎劑灌胃,可使家兔血糖暫時升高,窄葉芍藥水-醇提取物有顯著鎮靜和一定的鎮痛作用,還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進食欲和消化功能。 所以,赤芍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赤芍甙有抗炎作用。

中藥赤藥的吃法

1、赤芍牡丹皮湯。 藥方: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麥6克、澤瀉4.5克、車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用苡仁60克,煎湯代水,再入上藥煎服。

功效:主治濕熱內蘊,移于下焦,小溲混濁作痛。

2、四物消風散。 藥方:生地3錢,當歸2錢,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赤芍1錢,川芎1錢,白鮮皮1錢,蟬蛻1錢,薄荷1錢,獨活7分,柴胡7分。

用法:加紅棗肉2枚,水2鐘,煎8分,去滓服。

功效:調榮滋血消風。

主治:赤白游風,滯於血分發赤色者。

有關赤芍和白芍的區別

赤芍和白芍是雖然屬於同一種藥材,但卻有區別,白芍可養血調經,平抑肝陽,斂陰止汗。 而赤芍可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 倆者都可以止痛。 不過一般白芍常用於治療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而赤芍多用於治療肝鬱血滯之脅痛、血滯痛經、症瘕腹痛、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只是副作用有大幼小,而赤芍也不例外,不過赤芍本身是沒有太大的副作用,只是會有一些注意事項,以及禁忌人群,比如血虛無瘀之症及癰疽已潰的人就不能吃赤芍。 而且絕對不可以過量吃,血虛的人千萬不能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