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論我身在何方,胃都指著家鄉的方向”

傳說中國歷史上有四大廚神, 其中有一位廚神叫做詹王, 不過他這個廚神的稱號來得有些扯淡。 在隋文帝時期, 文帝曾經患上了“厭食症”, 說厭食症可能嚴重了點, 總之就是吃飯不香、沒有食欲, 於是他就在京城張榜招賢, 想要在民間徵召一位廚師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當時還是流浪漢的詹王看到了這條黃榜便揭榜應召。

文帝問詹王:什麼東西最好吃啊?詹王說“餓”最好吃, 之後就帶著隋文帝出城, 走遍大街小巷去尋“餓”, 後來“餓”雖沒尋著可文帝卻實實在在地餓了個前胸貼後背, 於是詹王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油餅給文帝充饑。

結局可想而知, 只要餓到一定境界, 爛菜葉餿豆腐煮出來的湯都可以變成翡翠白玉湯, 更何況油餅呢。

雖說餓了之後吃什麼都香, 但要說“餓”就是最好的美食未免有點太不要臉。 而在現代人的眼中, 美食的真正標又准應該是什麼?

米其林餐廳?整個中國也沒有幾家, 其餘99.99%的餐館和菜肴又該如何來評價呢?或者說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方法?價格越高就越好吃?貌似也不太靠譜, 畢竟又貴又難吃的菜也不在少數, 就拿同樣一道涼皮來說, 菜市場路邊小攤上一碗四五塊錢的涼皮, 往往比大商場裡連鎖速食店裡十塊左右的要好吃許多。

可能也有很多人會習慣通過類似大眾點評的工具, 搜尋口碑、評價較高的飯館以及網友推薦的菜式。 但說實在的, 自從我有一次旅行到某個小縣城(地圖炮我就不開了), 大眾點評的推薦裡竟然出現了一種叫做德克士的餐館的名字後, 我基本就不信它了。 且不說那些刷單刷好評的事兒, 就是很多顧客評價起來也是相當沒譜,

好評壞評基本全憑心情。

其實說到底, 對於食物的好惡是一件極其主觀的事情, “汝之蜜糖, 彼之砒霜”。

我記得以前有一個好朋友從雲南來西安找我玩, 還讓我帶他去吃最地道的西安美食。 為了讓好朋友吃的盡興, 我也算是廢了許多苦心,

一方面向身邊的吃貨朋友打聽, 一方面又在網上搜索各種資訊, 最後確定了一家離景點不遠、環境舒適、口碑爆棚的泡饃館, 以防萬一在他來之前我還專門去試吃了一次, 果然不錯。

現在還記得那天大雪風飛(十分貼合我後來的心境了), 他一到西安就被我帶到那家泡饃館, 在優雅又不失豪邁地掰好了饃之後的等待過程中, 我還滔滔不絕的給他講述著這家泡饃的味道、口碑、名氣有多麼多麼好, 而且是本地人才知道的館子, 基本不會有遊客來, 以及冬天吃泡饃的種種好處, 說的我自己口水都快下來了。

結果泡饃上來的時候, 他看著那一大碗熱騰騰的泡饃(真的算是很大的碗了)眉毛微微一皺, 我就隱隱覺得事情不妙。

等他吹了吹勺子吃下第一口, 細細咀嚼後咽了下去, 表情就開始有點僵硬。 我還滿懷期待的問他說:怎麼樣?好吃麼?

那位朋友雖然為了不傷我的面子, 還是強顏歡笑地說還行, 但是誠實的身體還是出賣了他。 雖說自己掰的饃, 跪著也要吃完, 可是看著他想吃藥一樣的一粒一顆粒的吃著碗裡的饃,我還是灰心喪氣地說:要是吃飽了就別吃了吧。他一聽到這話立刻如獲大赦,放下手裡的勺子。

尼瑪,一點也不客套呢。從此以後,我都很謹慎地向朋友們推薦我喜歡的食物,即使推薦也會附加一句:我是很喜歡吃啦,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吃的習慣。

沒錯,就是“習慣”。為什麼同樣優質的食材、專業的烹調出的食物會如此的眾口難調,就在於食物不僅與食材、火候、調味等相關,食物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一個人口味的關鍵所在。

蔡瀾說:“世界上最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這句話雖然有些絕對和狹隘,但也充分說明了一個人的口味與他早年對於食物的記憶與習慣存在極深的聯繫。

缺少了人情味與煙火氣的美食,或多或少總是缺一點說不出來的滋味。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北京文化圈裡著名的吃貨陳曉卿在他2016年出版的美食散文集《至味在人間》裡就充分的表現了他對於食物與鄉土之間的親密的執著。

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每一篇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對他來說品鑒美食,歸根到底吃的其實是人,吃的不只是食物,更是食物中的人情味與煙火氣。據說《至味在人間》原本的名字就是“最好吃的是人”,可見他對“吃人”的著迷。

所以陳曉卿對於大飯店的珍饈美味並不癡迷,他真正熱愛的事物來自於尋常人家與街頭巷尾的夜市、小攤,因此他也獲得了“掃街嘴”的美譽,這一點其實在《舌尖》裡就能看出一二。

他在《至味在人間》裡提到的每一種食物都是這樣,雖然草根但卻充滿了溫暖而豐沛的感情。就像他自己在書中說的:每個人的腸胃實際上都有一扇門,而鑰匙正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無論你漂泊到哪裡,或許那扇門早已殘破不堪,但門上的密碼鎖依然緊閉著,等待著你童年味覺想像的喚醒。

當然,書中所提到的食物不只有溫情脈脈,更重要的是他對於食物獨到的見解與想法,和《舌尖》裡的文藝腔相比,他在書中的語言更加親切有趣,單是他對於一種食物的描述與故事,就能夠很輕易的進入他創造出的情景,那食物好像也熱騰騰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如果你也是一個熱愛掃街的吃貨,如果你曾經著迷於《舌尖》裡的鄉土美味,如果你的生活裡缺少了一點滋味與樂趣,那麼《至味在人間》這本書,真的很適合去讀一讀。裡面有的不僅是美食。

可是看著他想吃藥一樣的一粒一顆粒的吃著碗裡的饃,我還是灰心喪氣地說:要是吃飽了就別吃了吧。他一聽到這話立刻如獲大赦,放下手裡的勺子。

尼瑪,一點也不客套呢。從此以後,我都很謹慎地向朋友們推薦我喜歡的食物,即使推薦也會附加一句:我是很喜歡吃啦,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吃的習慣。

沒錯,就是“習慣”。為什麼同樣優質的食材、專業的烹調出的食物會如此的眾口難調,就在於食物不僅與食材、火候、調味等相關,食物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一個人口味的關鍵所在。

蔡瀾說:“世界上最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這句話雖然有些絕對和狹隘,但也充分說明了一個人的口味與他早年對於食物的記憶與習慣存在極深的聯繫。

缺少了人情味與煙火氣的美食,或多或少總是缺一點說不出來的滋味。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北京文化圈裡著名的吃貨陳曉卿在他2016年出版的美食散文集《至味在人間》裡就充分的表現了他對於食物與鄉土之間的親密的執著。

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每一篇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對他來說品鑒美食,歸根到底吃的其實是人,吃的不只是食物,更是食物中的人情味與煙火氣。據說《至味在人間》原本的名字就是“最好吃的是人”,可見他對“吃人”的著迷。

所以陳曉卿對於大飯店的珍饈美味並不癡迷,他真正熱愛的事物來自於尋常人家與街頭巷尾的夜市、小攤,因此他也獲得了“掃街嘴”的美譽,這一點其實在《舌尖》裡就能看出一二。

他在《至味在人間》裡提到的每一種食物都是這樣,雖然草根但卻充滿了溫暖而豐沛的感情。就像他自己在書中說的:每個人的腸胃實際上都有一扇門,而鑰匙正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無論你漂泊到哪裡,或許那扇門早已殘破不堪,但門上的密碼鎖依然緊閉著,等待著你童年味覺想像的喚醒。

當然,書中所提到的食物不只有溫情脈脈,更重要的是他對於食物獨到的見解與想法,和《舌尖》裡的文藝腔相比,他在書中的語言更加親切有趣,單是他對於一種食物的描述與故事,就能夠很輕易的進入他創造出的情景,那食物好像也熱騰騰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如果你也是一個熱愛掃街的吃貨,如果你曾經著迷於《舌尖》裡的鄉土美味,如果你的生活裡缺少了一點滋味與樂趣,那麼《至味在人間》這本書,真的很適合去讀一讀。裡面有的不僅是美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