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想要明年不生病,冬季養生做好這些很重要

冬三月乃水藏閉澀之時, 最宜固守元陽, 以養真氣。

——清代石成金《養生鏡》

冬三月, 從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時日, 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

冬季, 為四季之末。 天寒地凍, 朔風凜冽, 草木凋零, 昆蟲蟄伏, 萬物生機隱伏。 所以《內經》中說:“冬三月, 此謂閉藏。 ”

冬季在人體應於腎臟, 腎臟是人身陰精陽氣之本, 冬令陽氣潛藏于內, 陰精固守充盛, 是“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機, 為來年的生機孕育精力, 因而, 冬季的養生之道又稱為“養藏之道”。

清代石成金在《養生鏡》中告誡人們:“冬三月乃水藏閉澀之時, 最宜固守元陽, 以養真氣。 ”冬天是貯備的日子, 連小螞蟻都知道搬食貯藏, 人更應該懂得貯藏能量。 能否養好“藏”不僅關係到來年是否有精力, 還關係著人的壽夭, 所以冬天務必注重養“藏”。

冬天到來, 許多動物都不見了, 它們幹什麼去了呢?原來大部分動物都會養“藏”,

它們的方法是先把食物預備好, 然後就開始冬眠。

我們人類雖然不冬眠, 但冬天要多睡覺, 少熬夜。 睡覺也是養陽氣、生“正氣”的好辦法。 這樣可以為來年養精蓄銳, 還可以長壽。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指出:“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其意是指人們冬季起居方面要做到作息順乎自然規律。 冬天夜長, 晚間冷, 就寢相對可以較早;早晨天亮遲, 起床也相應較遲。

歷代養生家對性行為都主張節制。 元代李鵬飛在《三元延壽參贊書·欲不可縱》中指出:“樂(貪)色不節(制)則精(元精)耗, 輕用不止則精散。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精少則病, 精盡則死。 ”

中醫認為, 腎藏精, 是人的生命之本。 房事不節, 會損傷腎精, 久而久之, 累及腎氣, 產生精神萎靡,

耳目失聰, 面容憔悴, 皮膚乾枯等未老先衰的症狀。 中醫認為“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 因此, 在冬季就更應節欲, 不宜多耗精氣, 男性在冬季行房時要量力而行。 節欲養精可以健身, 能夠提高抗寒能力。

此外, 適度地冬令進補, 可滋養五臟, 扶正固本, 培育元氣, 以促使體內陽氣的升發, 增強抵抗力, 起到預防開春溫病流行的作用。

首先是食補, 應根據機體的陰陽盛衰、虛實寒熱, 因人而補。 偏于陽虛者, 可食用羊肉、雞肉等溫熱食物, 起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效。 偏陰虛者, 可食鴨肉、鵝肉。 鴨肉性甘寒, 益陰養胃, 補腎消腫, 化痰止咳。 鵝肉性味甘平, 鮮嫩鬆軟, 清香不膩。 此外, 鱉、龜也是滋陰佳品, 可適量食用。

總之, 冬天萬物閉藏, 人的神氣也應內藏。

神氣如何內藏?要做到“三少三多”:少躁動、少喧嘩、少生氣, 多睡眠、多平靜、多安心。 多吃養心安神之品, 如大棗、桂圓、百合、蓮子、小米等。

歷代著名養生家都主張清心寡欲以健身。 《黃帝內經·素問·五過論》說:“暴樂暴苦, 始樂後苦, 皆傷精氣, 精氣竭絕, 形體毀沮。 ”這告訴我們, 突然歡樂, 或突然痛苦, 都會耗傷元氣, 使元氣衰竭, 形體敗壞。 《孟子·盡心章》說“養心莫善於寡欲”,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說“養生之方, 首先節欲”。

這是因為“神慮淡則血氣和”。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清靜則內腠閉拒, 雖有大風苛毒, 弗之能害。 ”這都說明了一個道理, 清心寡欲, 就能使心神不受擾亂, 心靜而神安, 心神俱安了, 閉藏的精氣才不會受到干擾。

作者:王若明

更多藥食同源, 食品安全, 美食營養, 疾病防治, 減肥保健, 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