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患故事|生命無價 攜手前進

最近, 在汶上縣中醫院神經內科, 我們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50多歲的大媽緊緊握住鐘道利主任的雙手泣不成聲:“謝謝你們, 醫生, 沒有你們, 也許我已不在這個世上了, 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我發病最危險的時候, 你們不但沒有嫌棄我因為窮而沒有錢交住院費, 還及時給我進行了最好的治療和用上了最好的藥, 讓我活了下來, 而且以後如常生活, 不要家人幫忙照顧, 我這是哪世修來的福啊。 ” 讓我們一起看看背後的故事吧。

2017年9月24日淩晨, “鈴、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把剛剛入睡的鐘主任從夢中吵醒,

“鐘主任, 我院有一昏迷的重症患者需請你緊急會診”, 電話中傳來了中醫院120急救中心客服人員急促的聲音。 原來, 義橋鎮一位55歲黃姓女患者因自覺頭暈、走路不穩於9月23日晚上7時許在當地衛生院進行輸液治療, 後漸出現意識障礙被送至我院, 初步診斷為“昏迷查因”, 具體病情不明。

雖然已是晚上零點了, 由於患者情況危急, 鐘主任二話沒說, 立即趕到醫院。 問病史、辯意識、查瞳孔、聽心肺、閱CT, 系統的體格檢查對診斷有了初步的結論:“後迴圈梗死”的可能性大, 面對這一疾病70-80%的可能死亡率, 鐘主任意識到了患者病情的危急, 為爭取一分一秒的搶救時間, “救命藥”立即緩緩地輸進了患者的身體, 所有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

因為我們知道, 時間對於這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治療每多延誤一分鐘, 患者的危險就會多增加一分, 除了搶救生命, 早用藥早治療對患者今後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也是非常關鍵的, 那一刻我們真的是在跟死神和時間賽跑啊。 將近24小時, 奇跡終於出現, 患者慢慢蘇醒過來, 醫護人員的辛勤勞動終於獲得了最好的回報。 而這只是鐘主任眾多不眠之夜中很普通的一天。

由於時間急迫, 患者家屬入院時並沒有帶足夠的住院費用。 但為了爭取寶貴的時間, 鐘主任還是毫不猶豫的在第一時間給她用上了最好的藥物。 其實只有我們知道, 假如患者事後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無法補交款項,

科室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也就是說, 你救了人也許還要承擔病人欠費的責任。 可是, 鐘主任總是這樣教導身邊的工作人員:“我們是醫生, 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 就是在第一時間為患者實施最有效的治療, 而不是考慮其它別的東西。 ”就是這麼樸素的話語, 就是這樣一個個樸素的事蹟, 撐起一個敬業的醫生, 撐出一個年年優秀的先進科室。

經過一系列的治療和康復, 患者預後良好, 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每每看到這些, 鐘主任總會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欣慰。 55歲, 正當中年, 家中的頂樑柱, 對於一個農民家庭, 真的是經不起更多的折騰啊。 自己少睡一覺, 勇於承擔責任, 對病人對家庭該是有怎樣非凡的意義。

(王永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