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全域旅遊背景下

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 是海南旅遊的重要特色。 在全域旅遊時代, 傳統觀光游正向個性休閒遊加快轉變, 這也給景區、酒店、鄉村休閒遊等多種旅遊業態提出新的命題。

12月14日下午, 《海南日報》海南週刊、旅遊週刊在海口的“海口故事”聯合舉辦以“全域旅遊為背景下, 文化如何為旅遊注魂”為主題的文化沙龍, 邀請旅遊、文化行業人士共聚一堂為海南全域旅遊發展獻計獻策。

挖掘本土文化讓景區活起來

海南省旅遊委統計資料顯示, 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 海南接待遊客515.76萬人次, 實現旅遊總收入124.42億元, 旅遊業帶來了真金白銀。

“但是我們發現, 大多數的旅遊市場行為是散客行為, 不以景點為目的地, 所以如今我們也可以看到旅遊部門關於景點的統計並不多。 全域旅遊意味著, 全區域、全空間都是景點了。 ”沙龍伊始, 海南省旅遊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介紹, 在全域旅遊背景下, 遊客的消費行為已發生變化, 新的旅遊格局必然需要新的行銷理念。

“海的故事”吸引中外遊客。 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攝

他認為, 在全域旅遊背景下, 旅遊購物不是簡單的購物, 而應以系統思維升級行銷方式, 深挖海南文化資源, 讓活起來的文化注入旅遊業態、旅遊商品, 讓遊客來了海南還想再來。

事實上, 這樣的變化, 呀諾達圓融股份有限公司景區副總經理王厚林已有察覺。 “今年的黃金周, 我感覺景點遊客相比去年是下降的。 但是其實整個旅遊的人並不少, 人都去了哪裡呢?去了鄉村, 不要門票的地方。 ”

海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教授曾慶江認為, 全域旅遊背景下, 人人都是遊客, 但是人們的需求也不一樣。

全域旅遊的內涵包含三個層次, 一是處處是景區, 處處是景點, 但是每個景區都有不可替代性。 二是, 時時可旅行。 度假分長短期, 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可開發“碎片化旅遊產品”。 三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遊客。 無論個人的經濟條件如何, 都可以隨時旅遊。

曾慶江認為, 將文化注入旅遊, 能讓景區活起來。 “我們都知道, 天涯海角是海南地標級景點, 但是有的遊客去了以後認為這只是兩塊石頭。 但是瞭解海南文化的人就很喜歡這個景點, 因為它代表著天之涯、海之角, 蘊含著愛情的忠貞、古人的曠達之情、海南人的包容之心等文化符號。 所以, 我們可以深挖本土文化做更多的旅遊文章。 ”

用文創與品牌 傳播本土旅遊文化

沙龍上, 全國返鄉論壇發起人、海南火山村荔枝品牌創始人陳統奎從家鄉海口市永興鎮博學村的“一塊火山石之旅”談如何讓文化為海南旅遊注魂。

“小時候, 村莊裡隨處可見的火山石對村民來說只是亂石, 更甚者以一車幾十塊錢的價格運出村莊賣掉, 直到這些年我們走出去後才逐漸意識到, 我們的火山石, 已經成為上海虹橋機場品牌店的展示品、萬科上海總部建築文化的重要元素, 甚至在海口觀瀾湖已經成為一種藝術意向。 ”陳統奎說, 所以, 我們要對自己的本土文化有自信, 對我們火山石文化有自信。

森林客棧用足海南元素。

2014年, 陳統奎創立火山村荔枝品牌, 把村裡的荔枝從幾塊錢一斤賣到69元一斤。 “如今, 在一些大電商平臺或是水果實體店, 如果想要把荔枝賣出價格, 都要貼上‘火山石’的標籤, 靠的就是我們的本土文化。 ”陳統奎說。

海南游禮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久堯分享道, 借力文創, 海南禮物一隻小小的椰油膏能做成銷售額“百萬級”的產品。

李久堯分析,目前文化旅遊商品呈現IP文化趨勢,比如日本的熊本熊、北京故宮所開發的賣萌文化。“結合這些,我們在對海南聖女果產品開發時, 把聖女果這個符號做成可愛的髮卡、精緻的書簽,延伸升級旅遊產品,且十分受消費者的歡迎。”

營造有溫度的文化美學更能留客

“忘不了故鄉, 年年梨花放, 染滿了山崗我的小村莊, 媽媽坐在梨樹下, 紡車嗚嗚響, 我爬上,梨樹枝, 聞那梨花香……”

今年10月,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剛來到位於瓊海市大路鎮的田園夢想農莊踩點拍攝,在“海的故事”創始人蔣翔的陪同下,參觀了農莊的外婆橋、慈母橋,回去的車上,馮小剛一路哼起這首《梨花又開放》。

海南日報《海南週刊》《旅遊週刊》聯合舉辦沙龍,探討全域旅遊背景下,文化如何為旅遊注魂。圖為參會嘉賓在熱烈討論中。 海南日報記者 李叢嬌 攝

“當時,馮小剛導演問我兩座橋名的來由,我和他講了我外婆和媽媽的故事。我想,他之所以哼起這首歌,應該是在這裡找到了鄉愁。”蔣翔說,這種鄉愁是很真誠的,而不是一種文化標榜,所以才如此動人。鄉村旅遊文化,首先要真誠,它來自歲月,來自土地,來自民間。“所以我在營造‘海的故事’休閒旅遊文化時,我是很真誠地去讀懂海南這片海島的土地和溫度的。”

蔣翔認為,人才、 人性、 人心是旅遊文化的魂。撬動旅遊發展的核心是將文化和產業融合,開發有品質、有核心競爭力的旅遊產品,而文創能在這其中發揮的空間很大。

在旅遊業態中營造有溫度的文化美學留住客人,森林客棧創始人馮清雄對此觀點十分贊同。

從2010年起至今,馮清雄一共開了五家客棧,2家精品酒店,房間數675間。“森林客棧一直圍繞九個字做文章,‘最海南、最綠色、最當地’,去年,我們還提出要做出‘最有溫度’的酒店。”馮清雄認為,全域旅遊背景下,海南的酒店業態尷尬,需要走出不比服務比價格的誤區。如何走出這個怪圈,要在“有溫度的服務”上下功夫。

馮清雄舉例: 我們酒店提供的香蕉是“最綠色”的,很多內地客人來說你們的香蕉沒有熟,但是青色的香蕉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香蕉,你住酒店就可以吃到最當地的食物。

“森林客棧在不同市縣的分店均結合區域文化做出最當地的東西,比如海口森林客棧以火山石為主題、萬寧日月灣以大海為主題,入住儋州森林客棧晚上還可以欣賞到儋州調聲,品嘗咸水粽。”馮清雄說,所以,這種有溫度的服務,讓很多客人願意在森林客棧安心住下來。

海口民宿“花梨之家”。 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攝

靠著有溫度的服務,呀諾達景區近年來也贏得不錯的口碑。“我們將呀諾達V字禮打造成景區的文化地標,讓客人感覺到景區的人性服務。景區每個導遊都掛一個背簍,將遊客丟的垃圾隨時撿起來,宣傳環保理念。”王厚林表示,近年來,呀諾達景區深挖海南本土熱帶雨林資源優勢,利用景區文化軟體不斷升級,將呀諾達景區打造成5A級景區。未來,景區將細分旅遊市場消費人群,開發休閒旅遊度假小鎮。

作為海南本土自媒體,海南心發現團隊近年來也不遺餘力地推動海南旅遊業的發展。“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推動大地藝術節、音樂節、戲劇節等文化藝術活動與海南旅遊產業相結合。”海南心發現運營總監楊菊香表示。

也許,誠如陳統奎在沙龍上所說,全域旅遊時代最美麗的事情是,你在到達一個景點,或是一個村莊前,想像不到它的“零部件”是什麼。而建設“零部件”需要人來創造,順著將文化注入旅遊的思路,利用文創、品牌傳播的邏輯,可以幫我們找到“零部件”所在。

文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李久堯分析,目前文化旅遊商品呈現IP文化趨勢,比如日本的熊本熊、北京故宮所開發的賣萌文化。“結合這些,我們在對海南聖女果產品開發時, 把聖女果這個符號做成可愛的髮卡、精緻的書簽,延伸升級旅遊產品,且十分受消費者的歡迎。”

營造有溫度的文化美學更能留客

“忘不了故鄉, 年年梨花放, 染滿了山崗我的小村莊, 媽媽坐在梨樹下, 紡車嗚嗚響, 我爬上,梨樹枝, 聞那梨花香……”

今年10月,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剛來到位於瓊海市大路鎮的田園夢想農莊踩點拍攝,在“海的故事”創始人蔣翔的陪同下,參觀了農莊的外婆橋、慈母橋,回去的車上,馮小剛一路哼起這首《梨花又開放》。

海南日報《海南週刊》《旅遊週刊》聯合舉辦沙龍,探討全域旅遊背景下,文化如何為旅遊注魂。圖為參會嘉賓在熱烈討論中。 海南日報記者 李叢嬌 攝

“當時,馮小剛導演問我兩座橋名的來由,我和他講了我外婆和媽媽的故事。我想,他之所以哼起這首歌,應該是在這裡找到了鄉愁。”蔣翔說,這種鄉愁是很真誠的,而不是一種文化標榜,所以才如此動人。鄉村旅遊文化,首先要真誠,它來自歲月,來自土地,來自民間。“所以我在營造‘海的故事’休閒旅遊文化時,我是很真誠地去讀懂海南這片海島的土地和溫度的。”

蔣翔認為,人才、 人性、 人心是旅遊文化的魂。撬動旅遊發展的核心是將文化和產業融合,開發有品質、有核心競爭力的旅遊產品,而文創能在這其中發揮的空間很大。

在旅遊業態中營造有溫度的文化美學留住客人,森林客棧創始人馮清雄對此觀點十分贊同。

從2010年起至今,馮清雄一共開了五家客棧,2家精品酒店,房間數675間。“森林客棧一直圍繞九個字做文章,‘最海南、最綠色、最當地’,去年,我們還提出要做出‘最有溫度’的酒店。”馮清雄認為,全域旅遊背景下,海南的酒店業態尷尬,需要走出不比服務比價格的誤區。如何走出這個怪圈,要在“有溫度的服務”上下功夫。

馮清雄舉例: 我們酒店提供的香蕉是“最綠色”的,很多內地客人來說你們的香蕉沒有熟,但是青色的香蕉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香蕉,你住酒店就可以吃到最當地的食物。

“森林客棧在不同市縣的分店均結合區域文化做出最當地的東西,比如海口森林客棧以火山石為主題、萬寧日月灣以大海為主題,入住儋州森林客棧晚上還可以欣賞到儋州調聲,品嘗咸水粽。”馮清雄說,所以,這種有溫度的服務,讓很多客人願意在森林客棧安心住下來。

海口民宿“花梨之家”。 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攝

靠著有溫度的服務,呀諾達景區近年來也贏得不錯的口碑。“我們將呀諾達V字禮打造成景區的文化地標,讓客人感覺到景區的人性服務。景區每個導遊都掛一個背簍,將遊客丟的垃圾隨時撿起來,宣傳環保理念。”王厚林表示,近年來,呀諾達景區深挖海南本土熱帶雨林資源優勢,利用景區文化軟體不斷升級,將呀諾達景區打造成5A級景區。未來,景區將細分旅遊市場消費人群,開發休閒旅遊度假小鎮。

作為海南本土自媒體,海南心發現團隊近年來也不遺餘力地推動海南旅遊業的發展。“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推動大地藝術節、音樂節、戲劇節等文化藝術活動與海南旅遊產業相結合。”海南心發現運營總監楊菊香表示。

也許,誠如陳統奎在沙龍上所說,全域旅遊時代最美麗的事情是,你在到達一個景點,或是一個村莊前,想像不到它的“零部件”是什麼。而建設“零部件”需要人來創造,順著將文化注入旅遊的思路,利用文創、品牌傳播的邏輯,可以幫我們找到“零部件”所在。

文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