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昌全面推進生態建設 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瓊北大草原, 萬畝青草綠油油;航太發射場, 海邊發射架直沖雲霄;月亮灣, 碧藍的海水輕拍潔白的沙灘;濱海旅遊大道兩旁, 田園風光無限。

“文昌的‘兩橋一路’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未來的文昌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在文昌市委書記劉登山的辦公室裡, 一幅文昌市規劃圖躍然在目。

搭上“航太+” 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昌清瀾港

2016年6月25日, 長征七號成功首飛, 之後, 航太發射, 成為常態。

據統計,

長征七號和長征五號火箭首飛當天累計接待遊客27萬人次, 2016年全年接待過夜遊客200.15萬人次, 旅遊業實現總收入14億元, 分別增長15.1%和15.2%。

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毗鄰航太發射中心, 盡享衛星發射的壯麗景觀,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是文昌著力打造的全域旅遊示範區。 不但如此, 文昌按照全市推進全域旅遊規劃, 堅持“點線面”結合, 將文昌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 推進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城市建設發展的有機融合, 實現全域打造、全民參與、全民共用。 精品化推動建設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月亮灣片區等濱海度假區, 創建一批A級景區和椰級鄉村旅遊點, 推動觀光旅遊向度假休閒旅遊轉變。

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抓住航太熱潮,

以觀看火箭發射為亮點, 推出航太生態之旅、航太文化之旅、航太探索之旅等特色旅遊產品, 按照“吃、住、行、遊、購、娛”這六個字的方針來推動全域旅遊格局的開發。 集發射觀光、航太體驗、濱海旅遊、航太文化、航太會展博覽於一體的航太主題旅遊業正不斷推進, 同時也助推了全域旅遊的建設速度。

近年來, 文昌通過生態保護和適度開發, 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 同時, 依託華僑文化、排球文化、民居文化、漁家風情、農家風情、特色餐飲等鄉村人文資源, 積極謀劃及發展鄉村旅遊, 以成為遊客的度假天堂和百姓的幸福家園為目標, 促進鄉村旅遊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

不但如此, 文昌市委、市政府把發展旅遊業和文昌資源優勢、生態環境優勢有機結合起來,

發揮當地旅遊資源優勢, 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的示範區。 在建設過程中, 發展以回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為內容的生態旅遊, 突出熱帶海濱特色, 以開發銅鼓嶺、東郊椰林、清瀾高隆灣、馮家灣、宋氏祖居、孔廟人文景點為重點, 加快建設一批具有生態旅遊特色的景點。

不但如此, 文昌還以大力鼓勵企業投資生態旅遊景區建設的方式, 引導企業利用該市生態環境資源優勢, 進行旅遊開發。 認真做好旅遊開發和生態建設的同步規劃和同步實施, 通過扶持和規範對自然保護區的適度開發, 達到有效保護的目的, 同時加強旅遊景區的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

全面推進生態建設 讓文昌處處是美景

遊客在文昌享受沙灘、海水、陽光。

“等到這個田園綜合體建成, 我們這裡將成為國內首個熱帶草原, 遊客可以吹著海風, 坐在蒙古包或是椰子樹下吃烤羊腿。 ”近日, 在文昌羅豆農場一片新種植的牧草地裡, 瓊北大草原田園綜合體專案指揮部指揮長吳乾壁興奮地說。 根據規劃,瓊北大草原田園綜合體將把羅豆農場、鋪前鎮、錦山鎮、馮坡鎮、翁田鎮1場4鎮近4萬畝撂荒地充分利用起來。項目以牧草產業為核心,將結合“種、養、遊”,發展多元特色農業,打造集牧草種植、畜牧養殖、觀光、旅遊度假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年近60歲的張琴是重慶人,自從2014年在清瀾片區購房後,就把文昌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鄉。她說,來了就不想走了。這裡空氣太好了,就想在這裡安享晚年,過這種悠閒舒適的生活。像張琴這樣定居在文昌,或者成為文昌“候鳥”的重慶人多得數不勝數。有些甚至把家中的親戚也一同召喚過來,在這裡過起了文昌的幸福生活,安居樂業。因此,文昌清瀾片區也被重慶人戲稱為“重慶村”。

在文昌,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東郊椰林、會文濕地等等,文昌處處是風景,生機盎然,猶如一幅絢麗的山水畫。也正是這些,留住了張琴的心。

如今,文昌市生態環境品質良好,全市有林面積為149.9萬畝,森林覆蓋率42.1%,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繁多,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管理機制不斷完善。自然保護區內物種資源、人文景觀、地形地貌等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空氣品質位於全省前列。

優美的生態環境,得益于多年來文昌市委、市政府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有效地把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發展高效生態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有力促進了文昌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為城鄉居民創造了健康、安全、殷實的生活環境,逐步走上了經濟、社會、生態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的發展道路。

今後,文昌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堅持“預防為主,治理與保護、建設與管理並重,除害和興利並舉,邊建設邊保護”的原則,在開發建設中,保護土地、森林、水、礦產、海洋資源,針對生態市建設、海岸帶保護、飲用水源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等工作重點,減輕生態環境壓力,維護文昌市生態環境功能,提升環境品質。同時,繼續加大力度推進了城市黑臭水體污染治理、文城汙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建設、霞洞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截汙、水生態修復和景觀建設、清瀾港尾溝黑臭水體整治、文清河(淩村河)水污染治理等等工程。

除此之外,文昌還將繼續加大力度通過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椰殼碳窖污染治理、鎮圩水泥等建材銷售店環境污染治理、打擊河道非法采砂違法行為、全市醫療廢棄物治理、建設工地揚塵治理以及竹苞水庫、湖山水庫、深田水庫、東路水庫等四個飲用水源水庫農業污染專項治理等,扎扎實實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

築巢引鳳 文昌5年引來1112億元投資

文昌航太主題公園航太實物展。

“全力跟蹤專案開發單位,採取措施,主動上門協調督促,確保專案如期開工。”這是文昌市委、市政府對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專案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文昌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是融科技交流、科普教育、航太旅遊、商業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專案。

“為解決專案遺留的問題,當前,我們主要做好專案開發單位溝通對接、資料移交、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等工作。”文昌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專案指揮部指揮長林東表示,今後將結合工作實際,對照任務清單,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統籌兼顧,做好各項工作,全力推進文昌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項目開展。

航太現代城是文昌市“十三五”重點項目之一,總規劃面積2360畝,計畫總投資逾百億元。涵蓋商業、住宅、教育、文體等業態,將打造成為文昌城市新中心、航太旅遊目的地。目前,整個專案建設進展順利。

據文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文昌不缺人氣,就缺滿足市民遊客“吃住行遊購娛”需求的一站式商業中心。因此,航太現代城一期商業廣場將打造新城服務區及航太體驗遊兩大組團。目前,中視國際影城、喜盈門建材傢俱生活廣場等知名品牌已進駐;航太美食、航太珍品、航太客棧等14大航太功能業態也將一一開放。其中,航太科普館開業以來已接待遊客10萬人次以上,專案全部開業後將豐富該市乃至全省航太旅遊產品空白。

在美麗的高隆灣海岸一帶,文昌市招商引資的多家企業項目迅速紮根,蓬勃發展。白金海岸項目於2004年進駐文昌,位於高隆灣中樞,集商業、酒店、濱海度假為一體。近年來,隨著全市供給側結構調整,白金海岸專案也在不斷完善配套,發展旅遊休閒度假地產。在專案北區,高層公寓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據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專案分為三期工程建設,計畫工程建設總量42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32萬平方米。隨著航太城落戶文昌,“兩橋一路”建設、“九大環境建設”等等,為文昌投資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充滿商機。他們也將繼續努力,打造450畝濱海度假區。

今年11月份,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做好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文昌在全市範圍內打響了固定資產投資推進大會戰,從今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將實現大會戰期間專案完成投資額47億元以上的目標,實現全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2017年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5%以上預期目標。

近年來,借助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文昌市不斷完善投資服務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城市發展增添活力。五年來,全市招商簽約專案62個,協定投資額達1112億元。

有了好的投資環境,有了一大批“獅子型”幹部,文昌已經引燃了航空這個大引擎,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必讓文昌黃金遍地。

文昌濱海旅遊公路。

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

扛起環保與開發 共贏擔當

銅鼓嶺的冬天,天還是那麼藍,海水仍是那麼清澈。

“好美的村子呀!”一群遊客在好聖村裡驚歎。走進好聖村,椰樹成蔭,鳥語花香,平坦寬闊的柏油路,排列有序的路燈,修葺一新的老舊民居映入眼簾,區塊鏈餐廳裡人聲鼎沸,後廚裡也忙得熱火朝天,還有在航太瓜菜種植園裡觀賞拍照的騎客驢友,村裡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開發與保護,讓銅鼓嶺山腳下這個曾經不起眼的小漁村,如今成為銅鼓嶺景區內聞名的旅遊生態村,不少市民遊客紛至遝來的全域旅遊點,旅遊旺季日接待遊客數千人。

根據最初的規劃設計方案,好聖村當年差點被整體搬遷。起初,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整體搬遷安置多個自然村,這不可避免要大拆大建,破壞原有和諧的村落生態。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經過反復修改論證,最終修改規劃設計方案,最大限度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將那些沒有被搬遷的村莊,在其原貌的基礎上加以打造,讓其成為景區內景點、生態旅遊村。

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開發建設中,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片區專案規劃注重大生態理念、大旅遊發展和大健康產業,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文化創意、生態文明、旅遊專案建設,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銅鼓嶺片區專案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截至目前,累計投資完成152多億元,建成11條市政道路,文昌魯能希爾頓酒店、山海天精品酒店,旅遊地產項目、濕地公園等。

隨著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及配套日益完善,吸引投資的條件不斷優化,以巴西體育中心中國基地、國際健康療養中心為代表的體育、生態、醫療等方面的重點項目集中落地,將為文昌市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能量。

根據規劃,瓊北大草原田園綜合體將把羅豆農場、鋪前鎮、錦山鎮、馮坡鎮、翁田鎮1場4鎮近4萬畝撂荒地充分利用起來。項目以牧草產業為核心,將結合“種、養、遊”,發展多元特色農業,打造集牧草種植、畜牧養殖、觀光、旅遊度假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年近60歲的張琴是重慶人,自從2014年在清瀾片區購房後,就把文昌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鄉。她說,來了就不想走了。這裡空氣太好了,就想在這裡安享晚年,過這種悠閒舒適的生活。像張琴這樣定居在文昌,或者成為文昌“候鳥”的重慶人多得數不勝數。有些甚至把家中的親戚也一同召喚過來,在這裡過起了文昌的幸福生活,安居樂業。因此,文昌清瀾片區也被重慶人戲稱為“重慶村”。

在文昌,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東郊椰林、會文濕地等等,文昌處處是風景,生機盎然,猶如一幅絢麗的山水畫。也正是這些,留住了張琴的心。

如今,文昌市生態環境品質良好,全市有林面積為149.9萬畝,森林覆蓋率42.1%,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繁多,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管理機制不斷完善。自然保護區內物種資源、人文景觀、地形地貌等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空氣品質位於全省前列。

優美的生態環境,得益于多年來文昌市委、市政府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有效地把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發展高效生態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有力促進了文昌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為城鄉居民創造了健康、安全、殷實的生活環境,逐步走上了經濟、社會、生態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的發展道路。

今後,文昌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堅持“預防為主,治理與保護、建設與管理並重,除害和興利並舉,邊建設邊保護”的原則,在開發建設中,保護土地、森林、水、礦產、海洋資源,針對生態市建設、海岸帶保護、飲用水源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等工作重點,減輕生態環境壓力,維護文昌市生態環境功能,提升環境品質。同時,繼續加大力度推進了城市黑臭水體污染治理、文城汙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建設、霞洞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截汙、水生態修復和景觀建設、清瀾港尾溝黑臭水體整治、文清河(淩村河)水污染治理等等工程。

除此之外,文昌還將繼續加大力度通過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椰殼碳窖污染治理、鎮圩水泥等建材銷售店環境污染治理、打擊河道非法采砂違法行為、全市醫療廢棄物治理、建設工地揚塵治理以及竹苞水庫、湖山水庫、深田水庫、東路水庫等四個飲用水源水庫農業污染專項治理等,扎扎實實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

築巢引鳳 文昌5年引來1112億元投資

文昌航太主題公園航太實物展。

“全力跟蹤專案開發單位,採取措施,主動上門協調督促,確保專案如期開工。”這是文昌市委、市政府對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專案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文昌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是融科技交流、科普教育、航太旅遊、商業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專案。

“為解決專案遺留的問題,當前,我們主要做好專案開發單位溝通對接、資料移交、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等工作。”文昌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專案指揮部指揮長林東表示,今後將結合工作實際,對照任務清單,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統籌兼顧,做好各項工作,全力推進文昌航太發射場旅遊配套項目開展。

航太現代城是文昌市“十三五”重點項目之一,總規劃面積2360畝,計畫總投資逾百億元。涵蓋商業、住宅、教育、文體等業態,將打造成為文昌城市新中心、航太旅遊目的地。目前,整個專案建設進展順利。

據文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文昌不缺人氣,就缺滿足市民遊客“吃住行遊購娛”需求的一站式商業中心。因此,航太現代城一期商業廣場將打造新城服務區及航太體驗遊兩大組團。目前,中視國際影城、喜盈門建材傢俱生活廣場等知名品牌已進駐;航太美食、航太珍品、航太客棧等14大航太功能業態也將一一開放。其中,航太科普館開業以來已接待遊客10萬人次以上,專案全部開業後將豐富該市乃至全省航太旅遊產品空白。

在美麗的高隆灣海岸一帶,文昌市招商引資的多家企業項目迅速紮根,蓬勃發展。白金海岸項目於2004年進駐文昌,位於高隆灣中樞,集商業、酒店、濱海度假為一體。近年來,隨著全市供給側結構調整,白金海岸專案也在不斷完善配套,發展旅遊休閒度假地產。在專案北區,高層公寓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據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專案分為三期工程建設,計畫工程建設總量42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32萬平方米。隨著航太城落戶文昌,“兩橋一路”建設、“九大環境建設”等等,為文昌投資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充滿商機。他們也將繼續努力,打造450畝濱海度假區。

今年11月份,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做好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文昌在全市範圍內打響了固定資產投資推進大會戰,從今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將實現大會戰期間專案完成投資額47億元以上的目標,實現全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2017年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5%以上預期目標。

近年來,借助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文昌市不斷完善投資服務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城市發展增添活力。五年來,全市招商簽約專案62個,協定投資額達1112億元。

有了好的投資環境,有了一大批“獅子型”幹部,文昌已經引燃了航空這個大引擎,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必讓文昌黃金遍地。

文昌濱海旅遊公路。

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

扛起環保與開發 共贏擔當

銅鼓嶺的冬天,天還是那麼藍,海水仍是那麼清澈。

“好美的村子呀!”一群遊客在好聖村裡驚歎。走進好聖村,椰樹成蔭,鳥語花香,平坦寬闊的柏油路,排列有序的路燈,修葺一新的老舊民居映入眼簾,區塊鏈餐廳裡人聲鼎沸,後廚裡也忙得熱火朝天,還有在航太瓜菜種植園裡觀賞拍照的騎客驢友,村裡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開發與保護,讓銅鼓嶺山腳下這個曾經不起眼的小漁村,如今成為銅鼓嶺景區內聞名的旅遊生態村,不少市民遊客紛至遝來的全域旅遊點,旅遊旺季日接待遊客數千人。

根據最初的規劃設計方案,好聖村當年差點被整體搬遷。起初,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整體搬遷安置多個自然村,這不可避免要大拆大建,破壞原有和諧的村落生態。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經過反復修改論證,最終修改規劃設計方案,最大限度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將那些沒有被搬遷的村莊,在其原貌的基礎上加以打造,讓其成為景區內景點、生態旅遊村。

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開發建設中,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片區專案規劃注重大生態理念、大旅遊發展和大健康產業,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文化創意、生態文明、旅遊專案建設,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銅鼓嶺片區專案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截至目前,累計投資完成152多億元,建成11條市政道路,文昌魯能希爾頓酒店、山海天精品酒店,旅遊地產項目、濕地公園等。

隨著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及配套日益完善,吸引投資的條件不斷優化,以巴西體育中心中國基地、國際健康療養中心為代表的體育、生態、醫療等方面的重點項目集中落地,將為文昌市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能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