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開波:我愛竹

我愛竹

新疆 劉開波

愛竹, 起初緣於竹子的實用性。 竹的用途廣泛, 從頭到腳一身都可取材為我所用。 竹枝, 可做掃把;竹幹, 可做竹席等傢俱以及竹工藝等, 也可製作成短笛傳韻於天籟;竹筍, 可是一種美味佳餚。 筍衣, 在農村, 用做酒綹子釀出的酒非常清香;就連竹跟也大有可用, 很多人將竹跟挖出, 經過加工做成精美的趕牛鞭和其它裝飾品;乾枯的竹子還可取暖、照明, 農村走夜路, 就用竹竿竹枝做成火把, 照亮著人們行進的路。

漸漸長大, 愛竹卻愛她的文化。 古人稱“松、竹、梅歲寒三友”, “竹、梅、蘭、菊四君子”,

足見其地位之高潔。 因竹的清雅和虛懷若谷, 廣受詩人、畫家的青睞, 便成為入詩入畫的大家族了。 蘇軾“寧可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 無竹令人俗。 ”白居易的“千花百草凋零盡, 留向紛紛雪裡看。 陸皓文的“階前老老蒼蒼竹, 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 久經風雨不知寒。 ””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節複一節, 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 免撩蜂與蝶。 ”革命老前輩葉劍英的“彩筆淩雲畫溢思, 虛心勁節是吾師;人生貴有胸中竹, 經得艱難考驗時”。 還有趙孟頫畫的《墨竹圖》, 唐伯虎畫的《風竹圖》......, 徜徉在詩的海洋畫的世界裡, 使一知半解的我領略了竹的四季常青、清雅高潔、氣度不凡又虛懷若谷。

老屋房東頭的那一大片竹林, 枝葉繁茂, 清新翠綠。 漫步于竹林之中, 如入夢幻虛空, 癡迷沉醉。 小時候, 在冬春青黃不接的時節, 竹筍便成了填飽肚子的好東西。 冬季在土中竹鞭節上生長著肥大的“冬筍”, 可採掘食用, 非常鮮嫩。 春季突出地面的“春筍”, 鮮嫩的亦可采下做菜, 十分清香。 竹筍雖多, 但因其刮油性寒, 但那時人們腸胃中缺少油水不可多食, 於是, 便將嫩筍做成筍乾(經過切片、過開水、曬乾)慢慢享用。 這些竹筍, 其香脆的口感, 柔韌的品質, 而且富含粗纖維, 有助腸胃、清心解熱之功效, 現在是餐桌世界的一道佳餚, 很多人對它情有獨鍾。

在老家, 房前屋後的綠化可能就是一片竹林, 就連荒野深山中都可見到有很多竹,

這竹子在山村是隨處都可相逢。 竹林一年四季常青, 充盈著青春、蓬勃, 特別是春季, 節節生長延綿蔥綠生命的竹子, 如少女一般, 展示著亭亭玉立的美。 盛夏, 竹葉茂盛濃陰清涼。 秋季, 竹子蒼綠挺拔。 寒冷的冬天, 竹子迎風傲雪的風骨更加讓人愛憐敬佩。

我與竹子一起成長, 竹子隨處可見, 我卻還沒有真切認識竹、理解竹。 其實, 竹在於默默奉獻的精神, 她一身是寶, 奉獻人類。 竹更在於忠誠的品格, 她永遠忠誠於季節, 四季常青永不褪色!

愛竹, 我更愛她默默奉獻和忠誠的精神品格, 這種情感愈久彌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