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吳剛伐桂的傳奇

​靜靜的夜晚, 當我們遙望蒼穹, 那皎潔的明月, 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 多少年來, 它激起人們無數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情感。 如果你仔細看看,

美麗的嫦娥在富麗堂皇的月官裡翩翩起舞;官前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樹下, 強壯的吳剛在樹下暢飲著桂花酒, 還有一隻蹦蹦跳跳的兔子和一隻動作拙笨的蟾蜍陪伴著他們哩!

曾射落九個太陽的後羿為了長生不死, 從西王母那裡討了長生不老藥, 想留著同妻子嫦娥共用, 哪知嫦娥偷偷獨吞, 然後奔到月官。 那麼吳剛又是為了什麼而跑到了月球, 並且不斷的砍伐桂樹呢?這裡面, 也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吳剛, 也叫吳權, 是漢朝河西人。 吳剛本來是個庸俗的、無所事事的遊手妤閑之徒, 每天閑得難受, 吃喝玩樂, 生活很墮落。 有一天從外面胡鬧回來, 忽然茶不思, 飯不想, 枯坐了半日。 他的妻子緣婦來喚他吃飯,

他卻一拍大腿, 神使鬼差地說想到名山大川去學仙。 馬不停蹄, 說幹就幹, 吳剛馬上簡單地收拾了行囊, 帶了不多的盤纏, 揚長而去。

他到處尋求高士名僧, 拜師學藝。 然而經過數載的尋訪, 吳剛依然是一事無成, 他心灰意冷, 就裹了一腰樹葉, 光著腳蓬頭垢面, 打道回府了。 然而, 俗話說得好:“山中一日, 俗世一年。 ”家裡發生了多少變化呢?他心裡忐忑不安, 也就是“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吧。 經過多日的長途跋涉, 吳剛面容憔悴, 出現在自家門口。

可悲的是, 他的妻子緣婦, 在苦苦守候吳剛多年之後, 感覺沒有了希望, 就和鄉里伯陵相好上了, 並且生下了三個孩子。 自然是一個和和美美的幸福家庭。

吳剛推門進屋, 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

三個不大不小的孩子在庭院裡玩耍嬉戲, 緣婦在織布機前織布, 伯陵呢?在哼呲哼呲地劈材呢, 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在震驚之余, 吳剛感到了羞辱, 自己的老婆竟然和別人生了三個孩子!

不知道哪裡來的一股力量, 吳剛奪過伯陵劈材的斧頭, 老鷹抓小雞一般, 他就把那伯陵拎了起來, 又一腳踢翻, 迫其“雉頸”, 死狀極慘。 再看看活踹亂跳的三個孩子, 想想他們也是無辜的, 就頹然放下斧頭, 茫然四顧。 之後他雖然很生緣婦的氣, 但還是打算和她消停過日子。

然而炎帝很快就來找吳剛了, 不是請他做神仙, 而是問他罪。 原來吳剛殺死的姦夫不是別人, 正是炎帝的孫子伯陵。 為了懲罰吳剛, 天帝把他流放到了寂寞無人的月亮上面。

吳剛到了月亮之後, 感到寒意徹骨。 廣寒官上方飄出了幾絲冷氣, 地上是圓的突起, 仿佛人間的樹墩, 一個挨著一個, 連綿不盡, 一直到遠方。 這月球, 看上去很荒涼。 吳剛到月球不久就發現, 他工地旁邊有一座宮殿, 宮殿裡住了一個美麗的姑娘。 有一天他恍然大悟, 宮殿不就是人家說的廣寒官, 姑娘不就是人家說的嫦娥嗎。

被流放到月亮上的第一年, 風平浪靜, 波瀾不驚。 負責監管吳剛的神仙辛給了他一把斧子, 叫他去砍樹, 砍倒月桂的時候就可以回到人間。 吳剛仰頭看了看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樹, 眩暈感自視線的末端落下, 哪怕吳剛是學過仙術的人, 也望不到它的頂梢。 吳剛歎了口氣, 把斧子扔在一旁, 找塊乾淨地方睡覺去了。

第二天, 一覺起來, 吳剛感覺精力充沛, 吳剛的氣剛好運行了一個小周天, 吳剛哦了一聲, 又沉吟片刻, 回去拾了斧子, 走到月桂面前抬手便砍了一斧。 當斧頭從月桂傷口處抽出來的同時, 斧痕發出奇異的白光, 旋即癒合。 愚公移山的故事, 吳剛也是知道的。 他想:千里長堤, 潰於蟻穴。 我一天哪怕只是砍下去一點點, 那麼即使是再粗大的桂樹, 也總有被砍倒的一天。 這樣他一邊想一邊伐, 一天、一個月、一年又一年。 他一斧下去, 樹的皮和幹應之豁然而開, 而未等斧頭劃老, 口子已倏然而合盡。

那棵高五百丈的樹無疑象徵著不可抗拒、不可推翻的權威、秩序和傳統。 這樣以來, 吳剛老是不斷地砍, 桂樹老是不斷地癒合, 吳剛就只好日夜不停地、無休止地在月中伐桂了。 吳剛雖年輕力壯,但伐桂樹卻遙遙無期。吳剛開始很氣憤,同時心裡痛苦得要死。心理學家說:如果人長時問地處在痛苦之中,而這種痛苦又無法改變,那麼他就會愛上這種痛苦。這話也許是有道理的吧。鐵斧揮劈,樹創隨合,吳剛漸漸從中體會到許多樂趣,悟出了好些哲理。這也許就是苦中作樂吧。他常常自娛自樂,唱到:

“鏗鏗,鏗鏗,且伐且樂……”

“鏗鏗,鏗鏗,且樂且歌……”

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道在人間,還沒有桂樹,他就把桂樹傳到人間。

古時候在杭州的兩英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酒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中年漢子,看樣子是個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慈心大發,也不管別人怎麼議論她,把他背回家裡,先灌熱湯,又喂了半杯酒,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仙酒娘子為難了,因為常言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裡,別人會說閒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於點頭答應,留他暫住。

果不出所料,關幹仙酒娘子的閒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後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一白髮老人,挑著一擔乾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乾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日,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上哪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螢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來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要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榮光。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使他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官裡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灑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當年,吳剛的妻子緣婦由於內心負疚,便叫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飛往月亮,陪伴他們名義上的爸爸,度過那漫長無盡的清冷歲月。他們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不詳。從殳開始,製作箭靶;鼓、延開始製造鐘、磬,制定作樂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廣寒官時常仙樂飄飄。明皇漫遊月官的時候把這些樂曲記錄下來,回到人間,創作了《霓裳曲》。傳說唐明皇漫遊月官的時候,吳剛還接見了他呢?只不過當時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頭已經生滿了黑鏽,破舊的衣袖也沒因為沒有人縫補而破爛不堪。

吳剛雖年輕力壯,但伐桂樹卻遙遙無期。吳剛開始很氣憤,同時心裡痛苦得要死。心理學家說:如果人長時問地處在痛苦之中,而這種痛苦又無法改變,那麼他就會愛上這種痛苦。這話也許是有道理的吧。鐵斧揮劈,樹創隨合,吳剛漸漸從中體會到許多樂趣,悟出了好些哲理。這也許就是苦中作樂吧。他常常自娛自樂,唱到:

“鏗鏗,鏗鏗,且伐且樂……”

“鏗鏗,鏗鏗,且樂且歌……”

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道在人間,還沒有桂樹,他就把桂樹傳到人間。

古時候在杭州的兩英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酒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中年漢子,看樣子是個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慈心大發,也不管別人怎麼議論她,把他背回家裡,先灌熱湯,又喂了半杯酒,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仙酒娘子為難了,因為常言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裡,別人會說閒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於點頭答應,留他暫住。

果不出所料,關幹仙酒娘子的閒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後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一白髮老人,挑著一擔乾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乾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日,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上哪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螢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來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要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榮光。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使他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官裡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灑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當年,吳剛的妻子緣婦由於內心負疚,便叫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飛往月亮,陪伴他們名義上的爸爸,度過那漫長無盡的清冷歲月。他們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不詳。從殳開始,製作箭靶;鼓、延開始製造鐘、磬,制定作樂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廣寒官時常仙樂飄飄。明皇漫遊月官的時候把這些樂曲記錄下來,回到人間,創作了《霓裳曲》。傳說唐明皇漫遊月官的時候,吳剛還接見了他呢?只不過當時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頭已經生滿了黑鏽,破舊的衣袖也沒因為沒有人縫補而破爛不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