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腦這一輩子,攢了多少“突變”?丨兩篇Science共同關注

本文轉載自“BioArt”。

隨著時間的推移, DNA複製可能出現錯誤, 轉錄或其他過程也可能出現問題, 就會導致人體內的細胞產生突變。 但要了解體細胞突變的本質和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鑲嵌)卻很難,

直到近年來技術有所進步, 人們從單個細胞或少數克隆體內提取少量DNA, 就足以進行基因組測序。

當前, 體細胞突變分析技術蒸蒸日上, 腦成為研究人員的新寵, 因為腦不像皮膚、腸道等其他器官, 細胞每日都會更替, 腦中的神經元一旦在胎兒時期長成, 基本上就能伴隨一個人終生。 這樣一來, 神經元的體細胞突變就會影響到腦功能、行為, 以及未來患病的可能性。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Flora Vaccarino(文章作者之一)說, 神經元突變的確會影響精神分裂症、自閉症以及穢語症等病因不明疾病的發展。

不過, 在研究以上疾病的病理之前, Vaccarino說, “我們想知道突變有多普遍, 什麼時候出現。

會不會有某些階段對體細胞變異特別敏感?這就是我們研究的目的。 ”

Vaccarino的小組採集了三例死亡胎兒(12周, 17.5周, 21周)的前腦細胞, 對其進行基因組測序。 為避免人工干擾, 他們沒有採用通常的PCR, 而是利用胎兒神經元本身的複製能力, 用細胞長出的小克隆體採集到足量的DNA進行測序。

他們發現, 每個細胞平均包含200到400個單核苷酸變異(SNVs), 大部分隨機分佈在基因組上, 少量存在於脾細胞中, 這表明SNVs在中胚層和神經外胚層組織分離之前——即胚胎原腸胚形成之前——就已經產生了。

確定了不同年齡階段胎兒腦細胞DNA的變異數量, 以及細胞分裂的平均速度, 該小組計算出神經元發育的過程中每個細胞平均每次分裂會發祥5.1次突變。

Gage稱,

神經元發育過程中突變率上升並不奇怪。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 “在胚胎階段保護基因組要比後面已分化時保護更緊要”, 因為在胚胎階段, 受變異影響的細胞要多得多。 不過這只是一個說得通的理論, “仍然有待驗證。 ”

第二項研究採集了15例死亡大腦的神經元,

年齡從4歲到82歲不等。 由於此時的神經元已經喪失了複製能力, 不可能再培育克隆體, 研究小組直接從每個細胞中提取DNA並複製, 以供測序。

文章作者, 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Christopher Walsh稱, 他們發現嬰兒的單個神經元“開始就有約600處突變”, “突變每兩周積累一處, 所以當一個神經元存活80年之後, 大約會積累2400處突變。 ”“大致上, 我們的研究跟Vaccarino的研究正好接得上。 ”

第二項研究還觀察了兩例DNA修復酶缺陷引發神經變性的患者的腦細胞, 發現它們的SNVs是同年齡控制組的2.5倍。

“大約有百分之一的突變可能是功能性的, 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 它們會破壞一個蛋白”, Walsh說, “所以當你到八十歲的時候, 大約有千分之一的神經元已經被敲除了一個基因”。

因此, 對於年齡增長導致的認知衰退來說, 突變累積可能是一個“合理的模型”。

Walsh的研究小組還注意到SNVs的種類會隨年齡而改變, 氧化損傷引起的SNVs顯然在老年人當中更為普遍。 過去曾有文獻也提到過腦的老化可能和氧化損傷有關, Walsh的研究結果正好與之契合, “所以我非常高興, 吃了好多藍莓, 喝了好多紅酒。 ”

McConnell說, 現在我們不僅要弄清突變是否關乎一個人罹患特定的神經疾病, 更重要的是, 還要弄清這些突變在發育過程中的作用——也許它們其實是建立腦內細胞多樣性的重要條件?他說:“此類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能夠指導我們去理解體細胞突變的實際作用。 ”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s.view/articleNo/51118/title/Thousands-of-Mutations-Accumulate-in-the-Human-Brain-Over-a-Lifetim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