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讓農村老人窮死在終點站上

農民最大的心願無非兩個:讓孩子考個好大學, 找份好工作;老了能安度晚年, 不給兒女增加負擔。 這兩個心願也折射出城鄉之間的主要差距:教育資源配置不均,

嚴重向城市傾斜;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很不完善, 養兒防老仍是多數農民的選擇。

一、別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有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重點大學農村生源比例不斷下滑, 北京大學的比例降到10%左右, 清華大學的比例也不到20%, 與農村人口占社會人口45%以上的比例嚴重不符。

前年熱播的《虎媽貓爸》, 就是對這種「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實再現。 趙薇飾演的虎媽畢勝男, 為了女兒能上重點小學, 花光積蓄賣掉豪宅, 而搬入破舊學區房居住。

農村兒童就沒有這樣的好爸媽,

他們多在鄉鎮小學上學, 屬於「小鎮兒童」, 在綜合素質培養上明顯不及城裡。 有的孩子還成了「留守兒童」, 常年與外出務工爸媽分開, 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成長。 他們的教育, 父母無暇過問, 老人要麼放任自流要麼無所適從, 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學校身上。

小編出身農村, 當年有幸考上大學跨過龍門。 可最近十年來, 村裡考上大學的孩子並不見多, 考上名牌大學的更沒有。 小編的兩個侄女, 都去讀了中專, 她們的未來之路如何不知道, 但在起跑線上是妥妥得輸了。

農村孩子也是祖國的花朵, 多希望教育資源, 如陽光普照、雨露均沾, 讓這些花朵茁壯成長!

二、別讓農村老人窮死在終點站上!

當城裡老人考慮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中該選擇哪種方式時, 當許多退休老人開啟出遊度假之行時, 許多農村老人仍在田間地頭忙活, 直到幹不動的那一天止。

隨著農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高, 兒女不贍養老人的現象在農村越來越少。 但靠兒養老, 不能真正解決農村老人「老有所依」問題, 關鍵還是要有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 能讓老人領到足以安度餘年的養老金。

有經濟基礎的地方政府,可以對農村老人的社會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給予補貼,加大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並規範農村養老保險市場發展。

如果有一天,農村老人領到的養老金,跟城市退休老人相差不多時,他們的福祉才算真正到來,他們才可以放心地含飴弄孫,享受晚年生活。

解決農村的教育、養老問題,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希望有一天,農村地區幼有所學,學得好;老有所靠,靠得住。

有經濟基礎的地方政府,可以對農村老人的社會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給予補貼,加大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並規範農村養老保險市場發展。

如果有一天,農村老人領到的養老金,跟城市退休老人相差不多時,他們的福祉才算真正到來,他們才可以放心地含飴弄孫,享受晚年生活。

解決農村的教育、養老問題,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希望有一天,農村地區幼有所學,學得好;老有所靠,靠得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