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肚子上住著4個神奇穴位,艾灸後,你就會煥發新生!

《靈樞·經脈》說:“灸則強食肉”。 說明灸的效果超過食用鮮美的山珍海味, 能夠促進機體生長發育。

灸法之所以能保健, 主要是因為它能溫補助陽,

溫益脾腎, 並且艾灸優點是療效快, 每次施灸時間短, 適合在家裡自我保健。

中醫認為, 常灸肚臍下的關元和氣海穴, 可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效。 近代研究也表明, 艾灸能激發人體正氣, 提高抗病能力, 起到保健強身作用。

“治未病”思想

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這就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 而且要防病。 而艾灸就是中醫防病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我們應該灸哪些穴位來進行養生保健呢?

關於保健穴,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記載, 總結起來就是常灸關元、神闕和氣海, 雖不能保長生不老, 但也能讓您益壽延年。

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穴

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 我們首先來講講神闕穴。 神闕穴其實就是我們的肚臍眼, 從文字上來看, “神闕”就肯定是個非常重要的穴位, 因為在中國只有最重要的才會封之為“神”。

艾灸神闕穴可以治療中風虛脫、四肢厥冷、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五淋、婦女不孕等疾病。

有人覺得老拿著艾條手臂會很累, 您也可以用智慧艾灸儀來做艾灸。 使用艾灸盒時, 首先要選好部位, 以調節適合的溫度。 還可以根據需要增減溫度。

延年益壽之關元和氣海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地方。

關元穴的作用和神闕穴有點像, 都是溫中補陽的穴位。 但神闕穴溫中的作用更強, 適合治療胃腸疾患, 而關元穴補腎陽的作用更強。 很多年輕女性有月經不調的煩惱, 也可以通過灸關元穴來調理。

氣海穴, 從它的名字我們就能體會到, 這個穴是全身的氣聚集的地方, 所以氣海是個補氣特別好的穴位。

虛脫、形體羸瘦、髒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證都可以艾灸氣海。

灸氣海不光可以治療氣虛, 還可以治療氣逆, 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氣亂, 比如有些人老打嗝(呃逆), 就是氣亂的表現。

取穴時可以用橫指同身寸取穴(一定用本人的手), 首先把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 以中指橫紋為標準, 這四指的寬度為3寸。 關元穴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氣海穴了。

脾胃不好灸中脘

中脘穴的位置在上腹部,此穴在臍上四寸的位置。找此穴的方法是先找到胸骨下端,然後找到胸骨柄下端和肚臍連接線的中點,即為此穴。

艾灸中脘穴有什麼功效呢?

艾灸中脘穴可以保養脾胃,還可以通腹降氣。中脘穴的位置和胃離的很近,所以這個穴位主要可以治療一些脾胃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等。

此外對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

艾灸肚子的注意事項

艾灸時,首先要注意不要燙傷皮膚。另外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一定要護住剛灸完的位置。因為剛灸完的地方會很熱,毛孔是打開狀態的,注意不要吹冷風,碰冷水。

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寒氣就很容易進入到體裡,這樣反而達不到治療的目的了。

⊙注:本公眾號為中醫健康知識交流共用平臺。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供交流學習使用(非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脾胃不好灸中脘

中脘穴的位置在上腹部,此穴在臍上四寸的位置。找此穴的方法是先找到胸骨下端,然後找到胸骨柄下端和肚臍連接線的中點,即為此穴。

艾灸中脘穴有什麼功效呢?

艾灸中脘穴可以保養脾胃,還可以通腹降氣。中脘穴的位置和胃離的很近,所以這個穴位主要可以治療一些脾胃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等。

此外對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

艾灸肚子的注意事項

艾灸時,首先要注意不要燙傷皮膚。另外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一定要護住剛灸完的位置。因為剛灸完的地方會很熱,毛孔是打開狀態的,注意不要吹冷風,碰冷水。

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寒氣就很容易進入到體裡,這樣反而達不到治療的目的了。

⊙注:本公眾號為中醫健康知識交流共用平臺。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供交流學習使用(非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