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6大房企前兩月銷售額同比增長73%

儘管今年前兩月是傳統的銷售淡季, 但面對調控壓力, 百強房企成績依然矚目, 銷售門檻似乎在進一步提升。 不過, 強勢銷售是否可延續下去, 還有待觀察。

(上圖為16大標杆房地產企業)

近期, 中原地產對16家標杆房企進行了統計, 隨後發現上述公司的1-2月銷售業績為2617.3億, 比去年同期的1511.9億上漲73%。

“大部分房企上半年因有2016年的銷售結轉資料, 從資金面上看較為寬裕, 但如果調控持續至2017年的下半年, 在2016年拿地較多的企業風險將明顯增加。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

銷售業績增加的同時, 行業集中度也在進一步提升。

諮詢機構克而瑞統計發現, 2017年1-2月, TOP10房企的銷售金額門檻為185億元, 與去年一季度相比, 僅一步之遙。 而其他分段(如TOP30房企、TOP50房企)的銷售金額門檻也與TOP10的情形類似, 今年一季度同比上升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 TOP10房企的面積門檻高於去年一季度,

差額達11萬方, 龍頭房企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 2017年前兩月, 50強房企中有16家房企的銷售額同比翻番, 增幅50%以上的也達17家。

記者還注意到, 萬科與恒大地產等兩大公司也在繼續保持領跑。

前兩月, 萬科的銷售額為866.3億元, 同比增幅108.14%, 恒大銷售額是684.1億元, 同比增長87.58%。

雖然開年2個月的銷售額差距已達182.2億元, 但在與萬科的“耐力”比拼中, 恒大可能選擇了主動換擋。 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也表示, 公司過去20年圍繞規模迅速發展, 去年銷售已達3734億元, 體量非常龐大。 從今年起, 恒大將在保持規模適度增長的基礎上更注重效益, 實施“規模+效益”的發展戰略。

克而瑞分析發現, 從這些房企的業績提升原因來看, 主要得益於前期佈局安排合理, 抓住了市場視窗, 在市場上行時有充分的貨源供應。 如碧桂園, 在去年突飛猛進的基礎上開年就取得亮眼成績, 連續兩個月坐上銷冠寶座。 作為後起之秀的龍湖、魯能和旭輝, 今年也顯示了兇猛的衝勁。 中梁、俊發等房企則憑藉三四線城市深耕,

業績也有突破。

張大偉認為, 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地價格較高, 這種情況下對未來房價上漲的預期非常高, 而調控又導致房價上漲難度非常大。 隨著資金成本的逐漸增加, 對於2017年來說, 各種融資管道壓力逐漸增加, 房企資金鏈的風險逐漸積累, 因此前面的良好銷售不宜樂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