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好豬的36計——乳仔豬部分有十計

大家覺得養豬的門檻低嗎?人人都會養豬?實際上把豬養好是不容易的, 把豬養賺錢就更難。 養豬工作是由無數的細節構成的, 系統的養豬技術資料汗牛充棟, 接下來豬OK小編將從養豬生產中選擇了 36 個關鍵點分別做闡述, 這部分是乳仔豬部分(包含十個關鍵點)。

秘笈一:教料槽多好處大現在的很多豬場都開始利用產床, 但是在產床上安排的教料槽大都是1個, 圓形或長條形的, 有幾個採食位。 根據試驗, 如果在產床上靠近保溫區一方放2個圓形教料槽、在另一側放1個圓形教料槽, 可以明顯提高教料的速度和增加採食量, 在20日齡可以提高窩採食量12.6%左右, 但是環境溫度必須保證在20℃以上。

秘笈二:效益5度產房乳豬轉入保育房1周內, 保育房的溫度要比乳豬原來在產房的環境溫度高5℃, 我們稱之為效益5度。 如果你的乳豬轉群還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特別是在秋、冬、春季節, 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秘笈三:斷奶標準如何合理確定斷奶時間呢?很多養豬朋友在確定斷奶時間的問題上搖擺不定, 也找不到依據。 有的豬場是根據季節、溫度或豬好養不好養來確定斷奶時間的。 個人認為, 斷奶時間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

一是母豬的膘情, 達到中等膘情甚至中等膘情以上才可以斷奶;

二是乳豬的體重, 建議在6kg以上才可以斷奶, 但是如果產房和保育房條件好, 也可以適當提前;

三是乳豬的採食量, 建議乳豬日採食量達到或超過日增重的水準才可以斷奶, 可能一般豬場做不到, 但乳豬的日採食量至少達150g以上才可以斷奶。

由這三個條件來確定合理的斷奶時間才是合理的。

特殊情況下, 母豬通過增加餵料量和餵料次數, 但還是不能保證膘情的情況下, 我們一般是保母不保仔, 保大不保小。

如果一個自繁自養豬場產房乳仔豬的腹股溝淋巴結大多很健康, 看不到發青、發紫、腫大等情況, 就基本可以判斷本場豬群抵抗力很好, 豬群的環境壓力小, 豬群的健康狀況好, 無論是計畫防疫還是藥物預防或治療, 效果會很好。

我們做飼料的朋友有一句話, 再好的飼料也有人說不好, 再差的飼料也有人說好, 那麼差別在哪裡呢?就是豬群的健康水準。 如果管理得當, 豬很健康, 就是差一些的飼料也會有很好的表現。

秘笈五:成功教料我們要求乳豬在15日齡前必須學會吃料, 否則就無法談及早期斷奶, 更沒有辦法實現預期目標體重。

可是很多養豬朋友卻感到非常的困難, 常見的說法是母豬奶水太好, 小豬沒有饑餓感, 或者說在教料槽中投料了, 小豬就是不吃等等。

其實如果滿足了以下條件, 乳豬很快就會學會吃料:

一是教料槽的位置必須在母豬和保溫區之間, 是乳豬出入經常路過的地方;

二是教料槽的數量要多;

三是教料槽處要很光亮, 黑暗的地方乳豬不去;

四是教料槽處要很暖和, 溫度低了乳豬也不去;

五是飼料要新鮮, 適口性好, 不管乳豬吃還是不吃, 天至少更換3次;

六是對本窩中最壯的1頭仔豬強制餵料, 利用乳豬的模仿習性, 可以加快全群學習速度。

秘笈六:保育房與漏糞板現在很多養豬朋友把保育房做成100%的漏糞地板,

這樣其實不是很好, 原因是在這樣的保育房出來的苗豬在育肥棚裡糞尿定位難度相對會大一些。 建議新建豬場, 在保育房建設時, 考慮到糞尿定位好對育肥生產的重要意義, 最好做成2/3或1/2的漏糞地板, 還可以節約一些成本。

秘笈七:豬轉群也要“練苗”農民朋友在用塑膠扣棚做蔬菜或棉花營養缽育苗、或者在水稻扣棚育秧的時候, 移栽前都要先定時通風換氣, 後慢慢延長時間, 直至撤去塑膠棚後數天, 才開始大田移栽, 這個過程叫練苗。 其實這個道理同樣也適用於養豬, 保育豬(30kg左右)是在保育房裡長大的, 為了讓他們及時安全轉群進入育肥棚舍, 也要提前做“練苗”, 讓他們早點適應外面的自然氣候, 這在秋、冬、春季顯得尤為重要。

秘笈八:斷奶料供應斷奶關過得好不好,與斷奶後的給料計畫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斷奶前仔豬是自由採食的,料槽裡可以隨時加滿飼料,但是斷奶後1周內,一定要做到少量多餐,減少每一餐的量,增加餵料次數,從而增加仔豬的日採食量。有的養豬朋友在斷奶後採取適當限料的措施,儘管仔豬安全斷奶了,但是由於營養不足而嚴重放緩了斷奶仔豬的生長速度,從而延長了出欄時間,得不償失。

秘笈十:腹腔補液加溫乳仔豬拉稀是最常見的疾病,其實拉稀的病因不管是什麼,對於乳仔豬來講,脫水是最需要關注的,還有就是體溫下降。所以在乳仔豬拉稀治療上,腹腔補液是最常用的技術措施,而且在補液前,一定要對補液做加溫處理,並要準確把握豬的體溫。但是很多養豬朋友在做腹腔補液時沒有對補液加溫,特別是對體溫很低的乳豬,這樣做很可能出現補液結束後豬馬上死亡的情況。

以上就是《養好豬的36計--乳仔豬部分有十計》的全部內容,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豬OK網。責任編輯:阿林

秘笈八:斷奶料供應斷奶關過得好不好,與斷奶後的給料計畫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斷奶前仔豬是自由採食的,料槽裡可以隨時加滿飼料,但是斷奶後1周內,一定要做到少量多餐,減少每一餐的量,增加餵料次數,從而增加仔豬的日採食量。有的養豬朋友在斷奶後採取適當限料的措施,儘管仔豬安全斷奶了,但是由於營養不足而嚴重放緩了斷奶仔豬的生長速度,從而延長了出欄時間,得不償失。

秘笈十:腹腔補液加溫乳仔豬拉稀是最常見的疾病,其實拉稀的病因不管是什麼,對於乳仔豬來講,脫水是最需要關注的,還有就是體溫下降。所以在乳仔豬拉稀治療上,腹腔補液是最常用的技術措施,而且在補液前,一定要對補液做加溫處理,並要準確把握豬的體溫。但是很多養豬朋友在做腹腔補液時沒有對補液加溫,特別是對體溫很低的乳豬,這樣做很可能出現補液結束後豬馬上死亡的情況。

以上就是《養好豬的36計--乳仔豬部分有十計》的全部內容,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豬OK網。責任編輯:阿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