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吳文飛:情景教學在古詩詞教學中的實踐

在語文教學中, 古詩詞這朵文學藝術的奇葩以其獨特的魅力, 獨佔一席之地。 但是, 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對古詩詞感興趣, 甚至有學生因為詩句的拗口、難理解而產生厭惡感。 教學中創設古詩詞教學情景, 能夠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調動學生品讀的興趣, 使學生融入詩詞的境界, 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 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 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 並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 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像, 使學生如聞其聲, 如見其人, 仿佛置身其間,

如臨其境。 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 “情景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 啟迪思維, 發展想像, 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起到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創設隋景, 進行情景教學的主要方法有:

(一)巧設導語, 創設情景

創設教學情景的方法很多, 而設計精妙的導語是最常見也是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別出心裁的導語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愉快地融入課堂學習。

曾經聽一位青年教師教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 她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告別了都市的高樓大廈、喧囂與繁華, 今天我們將一同去感受美好的鄉間生活。 緊接著, 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寧靜、閒適的鄉村風景圖,

圖上雅致、清新的田園生活, 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學生。 學生屏息凝視, 從那專注的眼神看出他們已經沉浸在畫面所描繪的情景之中。

可見, 設計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導語, 是培植審美心境的第一步。 而導語的情緒色彩應和詩詞的情感色彩聲氣暗通。 如果不能把握這個技巧, 學生將很難與教師同步, 甚至完全沒有教學效果。

(二)巧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創設情景

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 特別在創設情景這方面。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在於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 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

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優美的詩歌, 與作者所處時代、生活經歷、文化底蘊密切相關。 作為當代學生, 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教師採用多媒體手段提供有關時代背景的音像資料, 能夠生動地展示當時的歷史狀況、社會動態, 既為教學傳遞資訊、鋪墊知識, 又使學生更好地貼近作者、理解作者。 如學習杜甫的《兵車行》, 可採用多媒體先播放“安史之亂”的史實音像資料, 讓學生初步瞭解歷史, 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寶年間, 奸臣當道, 統治者窮兵黷武的社會現實, 看到長安混亂、百姓超期服兵役、田園荒蕪的淒慘景象。 設置這樣的背景情景, 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時空距離, 幫助學生與詩人思想情感相契合的心理情緒,

為學好此詩開了個好頭。

別林斯基說:“詩歌最不能容忍無形態的, 光禿禿的抽象概念必須體現在生動而美妙的形象中。 思想滲透于形象, 如同光亮滲透多面體的水晶一樣。 ”這正是中國歷代詩人、詞人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一首首好詩好詞創造了我國古詩詞一個重要特色, 就是“詩中有畫”, 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詩, 也是思想包盈於形象之中, 智慧閃爍於形象之上的, 我們不妨以此特色設置教學情景, 用豐富的色彩、優美的線條、整合的畫面, 將無形的詩詞形象變幻成有形的視覺形象, 在愉快的情境中, 在活躍的課堂氣氛裡, 領悟文字的內涵, 體會意境的高妙。 我在教授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時, 根據詩中“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的描寫, 在網上下載了有關的圖片, 上課時在多媒體上播放出來, 並配上優美的音樂, 學生一邊誦讀, 一邊欣賞畫面, 對詩歌的意境有更深層的瞭解。

(三)巧設問題, 創設情景

創設問題情景這一方法在啟發式教學中廣被採用, 這一點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地“拿來”。 實踐證明, 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巧設問題情景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調動起他們思維的積極性, 真正地發揮出學習主體的作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 學生在閱讀中會保持一種持久的愉悅的心境, 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 一箭雙雕, 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學習李煜的《虞美人》一詞,我提出了以下5個思考題: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麼希望它結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麼?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麼?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④為什麼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繫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麼特殊涵義?⑤說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藝術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由淺入深地設置這5個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跟課文的順序相符,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學生沉浸在對問題的思索中,踴躍地參與問題的討論。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地發揮了出來。

托爾斯泰說過:“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樂與詩詞結合,讓學生張開了想像的翅膀,擴大了思維的空間,自然就走進了詩詞的意境中去了。

(四)巧妙誦讀,創設情景

古詩詞的教學意義在於讓學生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熱愛並吸收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精華。古詩詞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志趣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誦讀古詩詞,對於深刻地理解作品,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都顯得至關重要。要讀出感情,首先必須準確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以及正確把握好停頓、節奏、重音、語調、速度等基本朗讀技巧,這樣,學生才有可能進入到原作品所具有的那種精神境界中去,即所謂“進入角色”。比如《蜀道難》中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作者大膽奇特的想像,只有通過反復誦讀,才能慢慢感悟。《登高》中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鏗鏘和諧的聲韻之美,感時傷懷、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品讀咀嚼,掩卷深思,歎惋無窮。朗讀李白的《將進酒》時,則要讀出作者大氣磅礴的豪邁之情,要用高亢、豪邁的語調,這樣的朗讀,才能打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進入到教學情景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詩詞要求“感受語言的優美”。“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而情景教學對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能夠巧妙地在課堂上實行情景教學,那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會是一件難事。良好的課堂情景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學生自然就會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明顯地突顯出來。

學習李煜的《虞美人》一詞,我提出了以下5個思考題: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麼希望它結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麼?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麼?③“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④為什麼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繫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麼特殊涵義?⑤說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藝術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由淺入深地設置這5個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跟課文的順序相符,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學生沉浸在對問題的思索中,踴躍地參與問題的討論。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地發揮了出來。

托爾斯泰說過:“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樂與詩詞結合,讓學生張開了想像的翅膀,擴大了思維的空間,自然就走進了詩詞的意境中去了。

(四)巧妙誦讀,創設情景

古詩詞的教學意義在於讓學生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熱愛並吸收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精華。古詩詞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志趣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誦讀古詩詞,對於深刻地理解作品,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都顯得至關重要。要讀出感情,首先必須準確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以及正確把握好停頓、節奏、重音、語調、速度等基本朗讀技巧,這樣,學生才有可能進入到原作品所具有的那種精神境界中去,即所謂“進入角色”。比如《蜀道難》中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作者大膽奇特的想像,只有通過反復誦讀,才能慢慢感悟。《登高》中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鏗鏘和諧的聲韻之美,感時傷懷、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品讀咀嚼,掩卷深思,歎惋無窮。朗讀李白的《將進酒》時,則要讀出作者大氣磅礴的豪邁之情,要用高亢、豪邁的語調,這樣的朗讀,才能打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進入到教學情景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詩詞要求“感受語言的優美”。“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而情景教學對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能夠巧妙地在課堂上實行情景教學,那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會是一件難事。良好的課堂情景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學生自然就會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明顯地突顯出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