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浪潮高端存儲服務內蒙古地稅,加速稅務資訊共用

浪潮高端存儲AS18000作為內蒙地稅業務的核心資料存儲平臺, 成為自治區規範稅收執法、優化納稅服務、管控稅收風險、加強資訊共用的“主引擎”、“大平臺”和“資訊池”, 驅動內蒙古稅務系統的良好運轉。

內蒙古地稅金稅三期工程, 涉及14個盟市級單位、28項稅費的征繳, 形成的資料大集中將使內蒙古地稅稅收管理資訊化系統背後的存儲經受巨大考驗。 現有的存儲顯然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最終, 內蒙古地稅通過採用浪潮高端存儲系統, 構建了高性能、高可擴展、高可靠的存儲架構, 來滿足現在及未來的需求。

內蒙金稅三期, 關鍵是稅務資料大集中

金稅三期工程屬國家級資訊系統工程, 是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工程融合稅收征管變革和技術創新, 可統一全國國地稅征管應用系統版本, 搭建統一的納稅服務平臺, 實現全國稅收資料大集中。

可以說, 金稅三期工程對於進一步規範全國稅收執法、優化納稅服務、實現“降低稅務機關征納成本和執法風險, 提高納稅人遵從度和滿意度”的“兩提高、兩降低”的稅收征管改革目標。

按照金稅三期工程的要求, 內蒙地稅需要整合各盟市的地稅資料, 實現稅務資訊大集中。 這個目標看起來簡單, 實現起來相當有挑戰。 因為據內蒙地稅資訊化相關人員介紹, 內蒙地稅轄14個盟市級單位、4個直屬派出機構、99個旗縣級地稅局、87個盟市級地稅局派出機構, 擔負著28項稅費的征繳工作。 多年來內蒙古全區地稅系統累計組織各項稅費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

這就意味著內蒙地稅的存儲系統需要經受巨大的考驗:對內蒙古地稅而言,

資訊系統的存儲資源需要支援現有虛擬化平臺上的日常辦公業務系統、徵收管理、外部資訊、行政管理等系統, 金稅三期上線後, 內蒙古各盟市地稅資料都將集中彙聚自治區地稅, 實現集中存儲、備份。

這首先要求內蒙地稅資料需要存儲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 價值萬億的稅收費用, 需要確保背後每一筆徵收記錄的資料可靠;其次, 整合各盟市稅收資料, 會帶來稅收資訊管理平臺使用者量的線性遞增, 對存儲系統的性能和可擴展性要求較高。

浪潮高端存儲, 三高挑大樑

在金稅三期項目招標過程中, 經過對多家廠商產品的測評比較, 內蒙古地稅發現浪潮高端存儲無論從性能還是可靠性方面都超過了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 更能滿足其業務需求。 並且, 浪潮在當地擁有一支十多名員工的運維團隊, 能夠針對內蒙古地稅的需求隨時做出應對。 因此, 內蒙古地稅果斷換掉了以前的存儲品牌, 選擇浪潮高端存儲來支撐整個金稅三期項目, 構建高性能、高可擴展、高可靠的存儲架構,

來實現結構化及非結構化資料的海量資料存儲, 滿足現在及未來的需求。

1化解地稅性能風暴

每月1號到15號, 是內蒙古地稅業務系統最繁忙的日子, 業務系統訪問量通常會攀升到平時的十幾倍, 大量使用者的湧入產生的資料很容易讓“高速路”產生擁堵。 實踐證明, 浪潮AS18000通過採用關鍵業務服務品質保障和存儲自動分層等技術, 通過高端存儲所具備的高速讀寫性能和關鍵業務性能保障特性充分滿足了內蒙古地稅征管平臺的業務需求, 讓用戶及時順利完成報稅資料的上傳、存儲, 以及和銀行對接, 並且非常易於管理。

2實現地稅資料雙活

由於地稅原來的存放裝置來自不同的廠家、採用了不同的型號,磁碟陣列劃分孤立、分散,沒有統一管理,造成磁碟陣列的浪費和資料的高風險性,以及管理上的不便和資源使用率的低下,使得管理者無法站在整個資訊系統資源的角度對其進行統籌規劃。

使用浪潮AS-V和AS18000聯合構建存儲虛擬化平臺後,內蒙古地稅能夠無縫接入現有的SAN環境,將SAN中的各種存放裝置整合成一個巨大的“存儲池”,通過透明管理模式,對原來的異構存儲資源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從而使得內蒙古地稅充分利用所有的存儲資源並可按需分配存儲空間、性能和功能,構建統一、合理的、高可擴展的存儲架構,以支援7x24小時業務不間斷運行,並讓遷移過程中的主機系統和應用不受影響,實現線上資料移轉。並且,內蒙地稅資訊系統的管理員也不必再關心後端存儲,只需專注於一套管理存儲平臺,完成如系統升級、建立和分配虛擬磁片、無停機遷移、擴充存儲空間等所有存儲管理操作,讓內蒙古地稅的存儲管理變得輕鬆簡單。

與此同時,基於存儲雙活技術實現在前端業務資料寫入時即時保存到兩套存儲上,從而保證在一套存儲宕機的情況下,自動將業務切換到另一套存儲上,保障了應用持續穩定的運行。AS18000存儲系統還支援快照、克隆、複製等多種資料保護手段,使其整體系統可用性達到99.99999%,保證了各種情況下資料的安全性。

3彈性擴展,滿足未來3-5年需求

對內蒙古地稅而言,資訊系統的存儲資源需要支援現有虛擬化平臺上的日常辦公業務系統、徵收管理、外部資訊、行政管理等系統,金稅三期上線後,內蒙古各盟市地稅資料都將集中彙聚自治區地稅,實現集中存儲、備份;預計2年內資料量將增加至300TB,5年內將增加到500TB,現有系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採用了AS18000存儲系統後,由於其靈活、可擴展的模組化架構使整個平臺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伸縮性,各控制器間負載均衡,全域共用緩存最大24TB,系統最大容量可擴容至60PB,充分了滿足內蒙古地稅現在乃至未來3~5年的存儲需求。

實現國地稅業務、流程、服務、資料的四個統一

“金稅三期資訊化建設的難點,是20多年來首次將地稅部門納入稅收資訊一體化建設,實現國地稅業務、流程、服務、資料的四個統一,這對存儲的性能與可靠性提出巨大挑戰。在內蒙古地稅“金稅三期”的建設中,我們選擇浪潮AS18000迎接這一挑戰,擔當主存儲大任。系統自上線應用以來,其性能、可靠性經受住了嚴格考驗,成為金稅三期工程中稅務部門IT系統實現自主可控的又一成功範例。”內蒙古地稅IT負責人對於浪潮高端存儲的應用效果給與了充分肯定。

2實現地稅資料雙活

由於地稅原來的存放裝置來自不同的廠家、採用了不同的型號,磁碟陣列劃分孤立、分散,沒有統一管理,造成磁碟陣列的浪費和資料的高風險性,以及管理上的不便和資源使用率的低下,使得管理者無法站在整個資訊系統資源的角度對其進行統籌規劃。

使用浪潮AS-V和AS18000聯合構建存儲虛擬化平臺後,內蒙古地稅能夠無縫接入現有的SAN環境,將SAN中的各種存放裝置整合成一個巨大的“存儲池”,通過透明管理模式,對原來的異構存儲資源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從而使得內蒙古地稅充分利用所有的存儲資源並可按需分配存儲空間、性能和功能,構建統一、合理的、高可擴展的存儲架構,以支援7x24小時業務不間斷運行,並讓遷移過程中的主機系統和應用不受影響,實現線上資料移轉。並且,內蒙地稅資訊系統的管理員也不必再關心後端存儲,只需專注於一套管理存儲平臺,完成如系統升級、建立和分配虛擬磁片、無停機遷移、擴充存儲空間等所有存儲管理操作,讓內蒙古地稅的存儲管理變得輕鬆簡單。

與此同時,基於存儲雙活技術實現在前端業務資料寫入時即時保存到兩套存儲上,從而保證在一套存儲宕機的情況下,自動將業務切換到另一套存儲上,保障了應用持續穩定的運行。AS18000存儲系統還支援快照、克隆、複製等多種資料保護手段,使其整體系統可用性達到99.99999%,保證了各種情況下資料的安全性。

3彈性擴展,滿足未來3-5年需求

對內蒙古地稅而言,資訊系統的存儲資源需要支援現有虛擬化平臺上的日常辦公業務系統、徵收管理、外部資訊、行政管理等系統,金稅三期上線後,內蒙古各盟市地稅資料都將集中彙聚自治區地稅,實現集中存儲、備份;預計2年內資料量將增加至300TB,5年內將增加到500TB,現有系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採用了AS18000存儲系統後,由於其靈活、可擴展的模組化架構使整個平臺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伸縮性,各控制器間負載均衡,全域共用緩存最大24TB,系統最大容量可擴容至60PB,充分了滿足內蒙古地稅現在乃至未來3~5年的存儲需求。

實現國地稅業務、流程、服務、資料的四個統一

“金稅三期資訊化建設的難點,是20多年來首次將地稅部門納入稅收資訊一體化建設,實現國地稅業務、流程、服務、資料的四個統一,這對存儲的性能與可靠性提出巨大挑戰。在內蒙古地稅“金稅三期”的建設中,我們選擇浪潮AS18000迎接這一挑戰,擔當主存儲大任。系統自上線應用以來,其性能、可靠性經受住了嚴格考驗,成為金稅三期工程中稅務部門IT系統實現自主可控的又一成功範例。”內蒙古地稅IT負責人對於浪潮高端存儲的應用效果給與了充分肯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