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蘇聯洲際導彈發展30年,今天俄羅斯白楊導彈也是蘇聯遺產

蘇聯於1960年首次部署在發射陣地上的戰略洲際彈道導彈, 是在二戰後研製的近程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蘇聯在50年代末開始研製洲際導彈, 其原因是當時同美國對抗需要有能夠威脅對方領土的火箭部隊。

SS-6導彈

由柯洛廖夫設計局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彈道導彈“警棍”SS-6,於1957年8月3日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 並於1960年春裝備部隊擔任戰鬥值勤。 液體推進劑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長期貯存的缺點, 明顯地限制了SS-6的可靠性和作戰效能。 只有4枚這種導彈被用於擔任戰鬥值勤。 雖然SS-6從未成為有生存能力的作戰系統, 但其生產工藝不久被用來生產運載火箭, 利用這些運載火箭曾發射人造衛星(包括最初的3顆人造地球衛星)。

1961年開始第二代洲際導彈一一液體洲際導彈“鞍工”(SS-7)和“黑羚羊”(SS-8)的飛行試驗。 這兩種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最早的以可觀數量裝備部隊擔任戰鬥值勤的導彈。

SS-7於1962年首次部署在無防護的地面發射場上。 一年以後開始部署SS-8洲際彈道導彈——既配置在無防護的、也配置在經過防護加固的地面發射場上。 這種導彈的精度不夠高, 因為它是從地面上用無線指令信號對導彈進行控制, 容易被電子干擾設備干擾。 SS-7所用的液體推進劑可以長期貯存, 這就大大縮短了發射導彈所需的準備時間。 但總的來看, 無論是SS-7還是SS-8的作戰戒備程度仍然相當低。

SS-7和SS-8第二代洲際彈道導彈約有三分之二是配置在開闊的無防護的發射場上(每個發射場上配置2部發射裝置)。 這樣的配置方式雖然保證了迅速重新裝彈再發射的能力, 但發射場本身卻很容易受到敵方攻擊。 SS-8是在地下發射井中發射的,

這雖然提高了導彈的生存能力, 但1部發射裝置上集中部署3枚洲際彈道導彈, 卻使它們容易被摧毀, 裝彈技術和過程也比較複雜。

SS-8導彈

到1965年10月, 在發射陣地上已配置222枚SS-7和SS-8,其中大部分是SS-7。 到1979年, 根據限制戰略進攻武器臨時協定(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的條款,

所有這些導彈全部退役, 以便為部署新型潛射導彈留下餘地。

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有6種。 其中3種(SS-9、SS-11和SS-13)已派出擔任戰鬥值勤, 而其餘3種(SS-X-10, SS-X-14和SS-X-15)已停止生產。 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更高的精度, 並裝備有抗電子干擾系統。 導彈配置在彼此相距相當遠的加固地下井發射裝置上, 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它們的生存能力。

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中最早的一種是揚格利設計局研製的“懸崖”SS-9液體導彈。 SS-9的試驗始於1963〜1964年, 1966年開始裝備戰鬥部隊。 最初推測, SS-9將取代用來打擊面目標的SS-7,但結果它們被重新定向, 改為摧毀美國“民兵”洲際彈道導彈的加固地下井發射裝置。 據報導, 1969年初部署在丘拉坦姆的SS-9I型具有用低伸彈道發射的能力。

1966〜1972年間, 共計部署288枚各種型號的SS-9洲際彈道導彈。

1966年初蘇聯開始部署切洛梅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較小較便宜的“賽果”SS-11液體洲際彈道導彈。 這種洲際彈道導彈的部署速度高得令美國情報分析家們感到吃驚。 在1966〜1974年間, 共部署了1030枚SS-11導彈。 SS-11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能夠執行各種任務的導彈中的第一種。 看來, SS-11最初是瞄準美國空軍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的基地。 不久, 它改為攻擊美國的地面目標, 而後來則又用於攻擊西歐和歐亞大陸的目標, 這是因為蘇聯試圖研製機動固體遠端洲際彈道導彈而未獲成功的結果。

SS-13導彈

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中的最後一種導彈“野人”SS-13是蘇聯第一種大型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從一開始就規定,SS-13(1969年首次部署)將是機動式的,但因制導系統和火箭發動機工作複雜以及機動方案耗資很大,只好改為將導彈部署在地下井發射裝置中。總共只部署了60枚SS-13洲際彈道導彈。

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始於1965〜1966年,在1974〜1975年間部署三種大型液體洲際彈道導彈(SS-17,SS-18和SS-19。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更高的精度(由於採用彈上數位電腦和更完善的制導系統生產技術),裝有分導式多彈頭,可達到更高的生存率。

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中最大的導彈“魔鬼”SS-18,是準備用來替換SS-9的。1972年對帶有單彈頭的SS-18I型導彈進行了首次試驗。1974年末開始部署這種導彈。其餘兩種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液體導彈“鞭策者”SS-17和SS-19,其研製目的是用來替換SS-11。

SS-17于1972年用單彈頭進行首次試驗。SS-17的研製速度最初比SS-19還要快。給人的印象是,SS-17是一種更完善的導彈〔36〕。1974年4月,第一次對SS-19採用分導式多彈頭進行試驗。後來它成為蘇聯第一種被派去擔任戰鬥值勤的裝有分導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1973年8月,裝有分導式多彈頭的SS-185型洲際彈道導彈開始飛行試驗,而於1976年開始將其部署在經過改裝的以前專供SS-9使用的地下井中。

到1975年末,SS-17和SS-19已配置在以前SS-11所使用的經過重新改造的地下井中。裝有4個彈頭的SS-17執行以前由SS-7擔負的任務,而攜帶6個彈頭的SS-19,其任務則與以前的SS-11相同。同時還補充了分導式多彈頭的SS-18導彈。

SS-18導彈

到1979年,已部署100枚SS-17洲際彈道導彈、約200枚SS-18和200多枚SS-19.儘管對運載工具的數量進行了裁減(從1607個減少到1398個),但隨著裝有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投入使用,彈頭數卻大大增加了。1977年開始對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的得到改進和精度更高的改進型——SS-17III型、SS-18IV型和SS-19III型進行飛行試驗。到1984年底,在已部署的SS-17和SS-19中絕大多數是改進型SS-17III型和SS-19III型。1985年底基本上完成了SS-18IV型的部署計畫。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約有二分之一是配置在“超級加固”的地下井中。

第五代洲際彈道導彈中的第一種導彈是機動式單彈頭“鐮刀”SS-25,1985年秋開始裝備戰略火箭部隊。第二種洲際彈道導彈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解剖刀”SS-24,在1977年9月至12月之間開始裝備部隊。這兩種洲際彈道導彈都是固體的,這就意味著它們具有很高的戰鬥準備程度和作戰效率,並極大地減少了技術維修工作量和與貯存相關的複雜性。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的大量部署,可視為在蘇聯戰略火箭部隊的構成中發生了與70年代末導彈裝備分導式多彈頭一樣的重大變化。部署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也耗費了數目可觀的資金,因為用於建立機動導彈作戰用永久性基地的費用明顯地超過將導彈配置在地下井中所需的費用。

1982年10月26日開始對SS-24洲際彈道導彈進行飛行試驗。蘇聯聲稱,該洲際彈道導彈是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允許發展的唯一的一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1983年2月8日和5月4日,對SS-25導彈進行了飛行試驗。美國確認,SS-25是第二種新型的洲際彈道導彈——它破壞了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的條款。1984年1月,美國指控蘇聯不遵守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蘇聯卻堅持認為,SS-25是條約允許的SS-13導彈的改進型。

SS-25導彈就是我們今天非常熟悉的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

SS-13導彈

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中的最後一種導彈“野人”SS-13是蘇聯第一種大型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從一開始就規定,SS-13(1969年首次部署)將是機動式的,但因制導系統和火箭發動機工作複雜以及機動方案耗資很大,只好改為將導彈部署在地下井發射裝置中。總共只部署了60枚SS-13洲際彈道導彈。

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始於1965〜1966年,在1974〜1975年間部署三種大型液體洲際彈道導彈(SS-17,SS-18和SS-19。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更高的精度(由於採用彈上數位電腦和更完善的制導系統生產技術),裝有分導式多彈頭,可達到更高的生存率。

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中最大的導彈“魔鬼”SS-18,是準備用來替換SS-9的。1972年對帶有單彈頭的SS-18I型導彈進行了首次試驗。1974年末開始部署這種導彈。其餘兩種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液體導彈“鞭策者”SS-17和SS-19,其研製目的是用來替換SS-11。

SS-17于1972年用單彈頭進行首次試驗。SS-17的研製速度最初比SS-19還要快。給人的印象是,SS-17是一種更完善的導彈〔36〕。1974年4月,第一次對SS-19採用分導式多彈頭進行試驗。後來它成為蘇聯第一種被派去擔任戰鬥值勤的裝有分導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1973年8月,裝有分導式多彈頭的SS-185型洲際彈道導彈開始飛行試驗,而於1976年開始將其部署在經過改裝的以前專供SS-9使用的地下井中。

到1975年末,SS-17和SS-19已配置在以前SS-11所使用的經過重新改造的地下井中。裝有4個彈頭的SS-17執行以前由SS-7擔負的任務,而攜帶6個彈頭的SS-19,其任務則與以前的SS-11相同。同時還補充了分導式多彈頭的SS-18導彈。

SS-18導彈

到1979年,已部署100枚SS-17洲際彈道導彈、約200枚SS-18和200多枚SS-19.儘管對運載工具的數量進行了裁減(從1607個減少到1398個),但隨著裝有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投入使用,彈頭數卻大大增加了。1977年開始對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的得到改進和精度更高的改進型——SS-17III型、SS-18IV型和SS-19III型進行飛行試驗。到1984年底,在已部署的SS-17和SS-19中絕大多數是改進型SS-17III型和SS-19III型。1985年底基本上完成了SS-18IV型的部署計畫。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約有二分之一是配置在“超級加固”的地下井中。

第五代洲際彈道導彈中的第一種導彈是機動式單彈頭“鐮刀”SS-25,1985年秋開始裝備戰略火箭部隊。第二種洲際彈道導彈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解剖刀”SS-24,在1977年9月至12月之間開始裝備部隊。這兩種洲際彈道導彈都是固體的,這就意味著它們具有很高的戰鬥準備程度和作戰效率,並極大地減少了技術維修工作量和與貯存相關的複雜性。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的大量部署,可視為在蘇聯戰略火箭部隊的構成中發生了與70年代末導彈裝備分導式多彈頭一樣的重大變化。部署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也耗費了數目可觀的資金,因為用於建立機動導彈作戰用永久性基地的費用明顯地超過將導彈配置在地下井中所需的費用。

1982年10月26日開始對SS-24洲際彈道導彈進行飛行試驗。蘇聯聲稱,該洲際彈道導彈是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允許發展的唯一的一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1983年2月8日和5月4日,對SS-25導彈進行了飛行試驗。美國確認,SS-25是第二種新型的洲際彈道導彈——它破壞了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的條款。1984年1月,美國指控蘇聯不遵守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蘇聯卻堅持認為,SS-25是條約允許的SS-13導彈的改進型。

SS-25導彈就是我們今天非常熟悉的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