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生個性太強怎麼教?多位優秀教師這樣支招

編者按:

在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 老師們難免會遇到個性很強的學生不服從管理的現象, 管嚴了, 孩子不耐煩;不管也不合適。

面對這樣的學生, 老師們應該怎麼辦呢?

遇上個性很強的孩子

全國優秀教師

個性很強的學孩子, 常常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入。 一個人與環境不相融, 一則可能是因為他超越了這個時代, 而這個時代未能及時發現他的價值;二則是純粹的不合拍, 無法與環境相適應。 所以, 一個與環境不相容的人, 可能最終改變了環境, 也可能被環境所淘汰。

個性很強的孩子, 容易走在這兩個岔口,

對此, 尤其需要教師清醒地面對, 一方面相信他們有內在的自我成長的動力、能力和秩序, 讓他們自由生長;另一方面, 進行智慧的引領, 讓他們真正以自由而不是野蠻的方式生長。

尊重個性差異

造化神奇, 萬物相殊, 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獨特性, 都有著其他事物無以比擬的神奇與魅力。 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推而廣之, 人之不齊, 人之情也。 “每一個”都是那樣的與眾不同, 他們都是世間的孤品, 都有自身獨特的需求和價值, 都帶著迷茫和不確定性在成長。

教育中, 如果“每一個”都能為我們所欣賞, 那麼“每一個”於我們都是“新”的。 猶如陽光之于樹木, 陽光給予光熱, 但不影響樹木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長, 而不是以陽光的意圖或方式在成長。

同時盡力成全他們的差異, 因材施教, “聖人施教, 各因其材, 小以成小, 大以成大, 無棄人也”。

所以, 對個性很強的孩子, 努力發現他們的特質, 發現他們的訴求, 幫他們實現自己的價值與華彩, 自由生長, 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負其質, 才是教育的終極關懷。

給予智慧的引導

自由生長, 不是野蠻生長, 後者, 遵從的是叢林法則。 教育中, 我常為孩子的“逆行”預留一條通道, 以免相互碰撞造成兩敗俱傷。 但是, 當一種個性妨礙到他自己的健康生長, 也妨礙到他人的生長, 這樣的個性就需要教師的智慧引導而不是聽任肆意。 否則, 不但他自己生活得僵硬, 也讓周圍的人沒有安全感。

比如一位孩子天資聰穎, 但冷傲輕慢, 常常嘲諷別人的智商,

同學們遠離他, 他認為同學對他羡慕嫉妒恨, 老師疏遠他, 他認為是老師駕馭不了自己。 對此, 我不動聲色地給他一塊玻璃, 問他看見了什麼?他說看到了對面的一切。 我再給他一面鏡子, 他說看到他自己。 我語帶雙關, 鏡子多了一層水銀, 只看到自己, 用玻璃卻看到了世界。 我又在他的眼鏡片上抹了一點灰塵, 讓他看我。 他說看不清楚, 而且看上去很髒。 我借機告訴他:“心靈也是一副眼鏡, 如果蒙了塵, 那麼看什麼都是髒的。 ”

時隔多年, 他回校看望我時, 說感謝我當初對他的聲聲棒喝, 讓他不敢放肆。 智慧的引導, 讓有個性的孩子擁有最基本的是非明辨能力, 就如同給一把利劍配上劍鞘, 既安全又有用武之地;在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能時,

也能注重與周圍人物的關係, 獨立而不孤立, 不是單薄的突兀, 而是厚實的存在。

播下美善的種子

蘇格拉底智慧地啟迪他的弟子:要使一塊天地不長雜草, 最好的方法是種上莊稼。

前面說的那位孩子特別喜歡搶答, 每每老師的問題一出, 他就報上答案, 以此顯示自己的非凡實力。 為著引導他在表現自己的同時也能顧及他人, 同時不傷及他的個性與銳氣, 我問他, 農田裡什麼樣的玉米會留到最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垃圾玉米。

我說答案是最好的玉米, 因為要做種子, 所以留到最後。 並告訴他, 老師們眼裡, 他就是一個種子選手, 希望他壓軸發言。 孩子開心離去。 此後, 他用心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

以免自己的發言與他人重複, 以此努力做“留到最後的玉米”。

我還精心挑選了一冊日記本送給這位元孩子, 帶有密碼鎖。 日記, 是一種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是一片自在的迷你王國, 在這片王國裡, 自己是絕對的主人。 事後孩子跟我說, 雖然那個日記本帶有密碼鎖, 但他的心鎖瞬間被打開了。

一個教師, 通過深深耕耘, 開墾出一片柔軟的土地, 播撒下良善的種子, 然後等待它們生根發芽, 抽枝展葉, 開花結果, 是一種莫大的善。

樂當靜默的綠葉

教師, 在學生面前該是怎樣的角色?我的答案是:引導者、陪伴者和陪襯者。 所以在教育過程中, 我有時站在學生的前面, 適時點撥, 指點迷津, 此時是一個引導者;有時站在他們的身邊, 促膝長談,樂於傾聽,抵達他們的心靈,此時是一個陪伴者;有時站在他們的身後,藏巧於拙,樂於示弱,以疼愛的眼神追隨,此時是一個陪襯者。

與個性很強的孩子的初交鋒,我會展示自己的強大,讓對方收起輕慢之心。但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長,幫助他們變得強大,而不是顯示自己的聰明和才華。行進在教育之路上時我們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無論多麼強大的教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成長。所以,在個性尖銳的孩子慢慢收起身上的尖刺時,我也漸漸降低自己,向他示弱,當他的“背景”,襯托他的美好。

師生之間,有如蹺蹺板之兩端,你若示弱他便強大。把兩者按恰當的比例搭配好,才是進退有度的優雅與從容,也是教育藝術的魅力。它要求教師藏巧于拙匿采於隱,這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遇上個性很強的孩子,可以幫助我們深切體會到教育的難度,就是那種對天性、對生命、對心智的完善責任,這需要教師的深謀,也需要教師的遠慮。

如何管理個性很強的學生

眾多資深教師的金點子

@行動至誠

一是總體寬容。個性是普遍存在的,沒有個性就沒有自我,也沒有共性。個性就像人的體形一樣千差萬別,教育就應該量體裁衣,“長善救失”,每一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發展的義務和權利,教師要善於“成人之美”。

二是格物歸因。先按欣賞、接納、忽視、疏遠、排斥五個“心靈間距”把學生歸類,然後問“我為什麼這樣”,按照體、智、德、美四個維度歸因。當然可在此基礎上細分,只求真實而精准地找准“特定學生的特定個性”。

三是厚愛化之。《大學》曰:“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改變自我的心態、眼光、言語、行為,分類厚愛,讓“特定個性學生”從內心覺得“老師對我真好”。

四是持續五化。持續造化浩然正氣,持續美化自我內心,持續強化賞識長處,持續弱化嘲諷缺點,持續優化溝通方式。以此修己身而使“近者悅而遠者來”。

五是求得幫助。就如同一個醫生不能包治百病,一名教師也不能包化百心。所以要謀求團隊合作各善所長,強調相信時間靜待花開。是的,教師要思考“除我之外,我能找什麼人在什麼時機幫我一把”,從而實現教育目的。

@六月風

1.投其所好,拉近師生關係。觀察其喜歡什麼,多與其聊聊感興趣的話題,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

2.迂回戰術,千萬不能硬來。個性“硬”的學生,一旦與之發生衝突,硬來隻會僵化問題,所以可以暫時放一放,待大家冷靜後再處理;

3.不妨示弱,袒露自己心聲。其實個性強硬的孩子有時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才裝得強硬,內心還是很柔軟的,所以教師只要與其真心相待,收起師道尊嚴,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希望得到援助,常常會收到好的效果;

4.環境影響,營造溫暖氛圍。如果學生置身在一個團結溫暖的班集體裡,慢慢也會改變其個性,多為他人著想。

@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葫蘆娃

面對“個性”很強的學生,還需“打太極”。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叛逆現象。根據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青春期(12-18歲)的學生處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階段,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衝突感到困擾和混亂,因此他會試圖通過違規、頂撞、對抗的錯誤方式來彌補自己的“認識衝突”。面對這些個性鮮明的學生,教師要學會“打太極”。

首先,讓優等生上課“碰壁”。個性鮮明的學生往往不滿足于老師或教材給定的答案,他們的思維活躍,會提出一些觀點突出但有失偏頗的問題,有的問題甚至會讓老師感到難堪。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去探索這個問題,在學生的研究過程中,自然會發現自己的觀點漏洞,“碰壁”之後的過程,學生既得到了老師的恰當關注,自己的精力也有了合適的聚焦,認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其次,對後進生課下“懷柔”。對於後進生不服管理的問題,要在課下的時候走進學生的內心。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先不要急於懲罰學生補全作業,嘗試與學生攀談,瞭解是忘記帶課本了?本子用完了?沒聽清楚作業要求?當老師走進學生生活深處,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的難處,並致力於幫學生一起改變習慣時,學生就能從老師這裡得到關愛,會更加信任老師,進而慢慢改變行為。

@小數點

1.“唐僧式說教”。相信學生都不喜歡聽老師給自己說教,但是做錯事就得懲罰,給他做半小時的說教相信他一定受不了,下次也會注意。

2.兩個人的小秘密。可以和對方做朋友,和他有小秘密,比如你今天做了錯事,但是另一方面做的很好,所以不懲罰你。舉左手代表他不會,舉右手代表可以答出來。

3.發掘他的優點。有個性可能代表他想引起別人的注意,那就給他表現的機會。

@Alice紀

對於個性很強的學生,根據我以往的教育經驗,我會採取以下辦法:一、溝通瞭解;二、挖掘閃光點;三、製造成功的機會;四、引導自我教育。

@freedom

對待“個性”很強的學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由於受遺傳基因、成長環境、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的個性“與眾不同”,有的表現為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鮮有和同學、老師交流;有的表現為特立獨行,以自我為中心......

作為教師,應靜下心來,認真分析他們的“個性”,盡最大努力將他們的“個性”轉化為他們的優勢,為他們“私人定制”教育教學活動,給他們展示的空間。同時,應主動和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需求,問計於他們,在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的對接處設計教學活動,從而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學習。

@布魯

一是“比強”:這裡的強不是針尖對麥芒,就事論事激化矛盾,而是利用老師有而對方沒有的來打動或說收服他/她,可以是學識,可以是品性,也可以是某個出眾的技能。

二是“比弱”:弱不是縱容遷就,而是先隱忍,觀察,分析……找到機會,一舉擊破。你是百煉鋼,我化繞指柔。

@黑煤瓊子

個性發展是每個學生的特性,對待“個性”很強的學生不應該以棄管或是壓抑學生本身個性的做法,而是正確認識他們的個性發展。主要方式有:尊重個性,發展特長每一個學生的人格都需要被尊重,學會挖掘他們身上的發光點,加以鼓勵支持,使他們獲得滿足感,運用言語激勵,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些個性強的學生只是為了吸引注意,教師應該以正確的語言與他們交談,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委以任務,及時表揚,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琪琪

1.和學生做朋友。往往很多“個性”學生,都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當他們做出某些“異類舉動”,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調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以暴制暴”。其次,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可以在課下單獨談心,問清原因。安撫情緒,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制定計劃或者用“小秘密”的方式,在保護未成年人的同時,也讓他們放下對老師的芥蒂,信賴老師。

2.進行不定期家訪。家庭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很大,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家庭氛圍和生活狀況,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在發現“個性”行為的學生後,要適時跟家長聯繫,瞭解學生在家的具體情況。找出原因,和家長一起共同幫助學生改正。

3.換位思考。開展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跟老師角色互換,體會教師工作的不易。寓教於樂,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幫助學生。

@淖

對於個性很強的孩子,充分的尊重是很重要的。可以跟孩子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對他的一些優點加以肯定,在得到學生信服的基礎上再對他提出要求,這樣就會使我們的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胡青笑

對於“個性”很強學生的管理,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包容其“個性”而不是強制其改變“個性”。個性就其本身來說沒有好壞優劣之分,但我們作為教育者面對學生很強的“個性”應在包容的基礎上,創設或利用各種場合充分引導其“個性”的發揮,做到“人盡其‘才’”。

促膝長談,樂於傾聽,抵達他們的心靈,此時是一個陪伴者;有時站在他們的身後,藏巧於拙,樂於示弱,以疼愛的眼神追隨,此時是一個陪襯者。

與個性很強的孩子的初交鋒,我會展示自己的強大,讓對方收起輕慢之心。但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長,幫助他們變得強大,而不是顯示自己的聰明和才華。行進在教育之路上時我們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無論多麼強大的教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成長。所以,在個性尖銳的孩子慢慢收起身上的尖刺時,我也漸漸降低自己,向他示弱,當他的“背景”,襯托他的美好。

師生之間,有如蹺蹺板之兩端,你若示弱他便強大。把兩者按恰當的比例搭配好,才是進退有度的優雅與從容,也是教育藝術的魅力。它要求教師藏巧于拙匿采於隱,這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遇上個性很強的孩子,可以幫助我們深切體會到教育的難度,就是那種對天性、對生命、對心智的完善責任,這需要教師的深謀,也需要教師的遠慮。

如何管理個性很強的學生

眾多資深教師的金點子

@行動至誠

一是總體寬容。個性是普遍存在的,沒有個性就沒有自我,也沒有共性。個性就像人的體形一樣千差萬別,教育就應該量體裁衣,“長善救失”,每一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發展的義務和權利,教師要善於“成人之美”。

二是格物歸因。先按欣賞、接納、忽視、疏遠、排斥五個“心靈間距”把學生歸類,然後問“我為什麼這樣”,按照體、智、德、美四個維度歸因。當然可在此基礎上細分,只求真實而精准地找准“特定學生的特定個性”。

三是厚愛化之。《大學》曰:“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改變自我的心態、眼光、言語、行為,分類厚愛,讓“特定個性學生”從內心覺得“老師對我真好”。

四是持續五化。持續造化浩然正氣,持續美化自我內心,持續強化賞識長處,持續弱化嘲諷缺點,持續優化溝通方式。以此修己身而使“近者悅而遠者來”。

五是求得幫助。就如同一個醫生不能包治百病,一名教師也不能包化百心。所以要謀求團隊合作各善所長,強調相信時間靜待花開。是的,教師要思考“除我之外,我能找什麼人在什麼時機幫我一把”,從而實現教育目的。

@六月風

1.投其所好,拉近師生關係。觀察其喜歡什麼,多與其聊聊感興趣的話題,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

2.迂回戰術,千萬不能硬來。個性“硬”的學生,一旦與之發生衝突,硬來隻會僵化問題,所以可以暫時放一放,待大家冷靜後再處理;

3.不妨示弱,袒露自己心聲。其實個性強硬的孩子有時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才裝得強硬,內心還是很柔軟的,所以教師只要與其真心相待,收起師道尊嚴,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希望得到援助,常常會收到好的效果;

4.環境影響,營造溫暖氛圍。如果學生置身在一個團結溫暖的班集體裡,慢慢也會改變其個性,多為他人著想。

@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葫蘆娃

面對“個性”很強的學生,還需“打太極”。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叛逆現象。根據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青春期(12-18歲)的學生處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階段,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衝突感到困擾和混亂,因此他會試圖通過違規、頂撞、對抗的錯誤方式來彌補自己的“認識衝突”。面對這些個性鮮明的學生,教師要學會“打太極”。

首先,讓優等生上課“碰壁”。個性鮮明的學生往往不滿足于老師或教材給定的答案,他們的思維活躍,會提出一些觀點突出但有失偏頗的問題,有的問題甚至會讓老師感到難堪。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去探索這個問題,在學生的研究過程中,自然會發現自己的觀點漏洞,“碰壁”之後的過程,學生既得到了老師的恰當關注,自己的精力也有了合適的聚焦,認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其次,對後進生課下“懷柔”。對於後進生不服管理的問題,要在課下的時候走進學生的內心。學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先不要急於懲罰學生補全作業,嘗試與學生攀談,瞭解是忘記帶課本了?本子用完了?沒聽清楚作業要求?當老師走進學生生活深處,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的難處,並致力於幫學生一起改變習慣時,學生就能從老師這裡得到關愛,會更加信任老師,進而慢慢改變行為。

@小數點

1.“唐僧式說教”。相信學生都不喜歡聽老師給自己說教,但是做錯事就得懲罰,給他做半小時的說教相信他一定受不了,下次也會注意。

2.兩個人的小秘密。可以和對方做朋友,和他有小秘密,比如你今天做了錯事,但是另一方面做的很好,所以不懲罰你。舉左手代表他不會,舉右手代表可以答出來。

3.發掘他的優點。有個性可能代表他想引起別人的注意,那就給他表現的機會。

@Alice紀

對於個性很強的學生,根據我以往的教育經驗,我會採取以下辦法:一、溝通瞭解;二、挖掘閃光點;三、製造成功的機會;四、引導自我教育。

@freedom

對待“個性”很強的學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由於受遺傳基因、成長環境、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的個性“與眾不同”,有的表現為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鮮有和同學、老師交流;有的表現為特立獨行,以自我為中心......

作為教師,應靜下心來,認真分析他們的“個性”,盡最大努力將他們的“個性”轉化為他們的優勢,為他們“私人定制”教育教學活動,給他們展示的空間。同時,應主動和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需求,問計於他們,在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的對接處設計教學活動,從而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學習。

@布魯

一是“比強”:這裡的強不是針尖對麥芒,就事論事激化矛盾,而是利用老師有而對方沒有的來打動或說收服他/她,可以是學識,可以是品性,也可以是某個出眾的技能。

二是“比弱”:弱不是縱容遷就,而是先隱忍,觀察,分析……找到機會,一舉擊破。你是百煉鋼,我化繞指柔。

@黑煤瓊子

個性發展是每個學生的特性,對待“個性”很強的學生不應該以棄管或是壓抑學生本身個性的做法,而是正確認識他們的個性發展。主要方式有:尊重個性,發展特長每一個學生的人格都需要被尊重,學會挖掘他們身上的發光點,加以鼓勵支持,使他們獲得滿足感,運用言語激勵,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些個性強的學生只是為了吸引注意,教師應該以正確的語言與他們交談,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委以任務,及時表揚,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琪琪

1.和學生做朋友。往往很多“個性”學生,都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當他們做出某些“異類舉動”,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調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以暴制暴”。其次,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可以在課下單獨談心,問清原因。安撫情緒,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制定計劃或者用“小秘密”的方式,在保護未成年人的同時,也讓他們放下對老師的芥蒂,信賴老師。

2.進行不定期家訪。家庭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很大,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家庭氛圍和生活狀況,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在發現“個性”行為的學生後,要適時跟家長聯繫,瞭解學生在家的具體情況。找出原因,和家長一起共同幫助學生改正。

3.換位思考。開展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跟老師角色互換,體會教師工作的不易。寓教於樂,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幫助學生。

@淖

對於個性很強的孩子,充分的尊重是很重要的。可以跟孩子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對他的一些優點加以肯定,在得到學生信服的基礎上再對他提出要求,這樣就會使我們的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胡青笑

對於“個性”很強學生的管理,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包容其“個性”而不是強制其改變“個性”。個性就其本身來說沒有好壞優劣之分,但我們作為教育者面對學生很強的“個性”應在包容的基礎上,創設或利用各種場合充分引導其“個性”的發揮,做到“人盡其‘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