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人稱“一腳踏三省”!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 和湖北省相對應, 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 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 省會駐長沙市。 湖南東臨江西, 西接重慶、貴州, 南毗廣東、廣西, 北與湖北相連。 截止2015年, 湖南全省下轄122個縣(市、區)。 其中, 就花垣縣來說, 人口超30萬, 人稱“一腳踏三省”, 縣名大部分人讀錯了!

首先, 就花垣縣的“垣”字, 非常容易讀錯, 其正確讀音為(yuán)。 花垣縣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地理位置上, 花垣縣位於湖南省西部, 武陵山脈中段, 湖南、貴州、重慶三省市結合處, 人稱“一腳踏三省”、“湘楚西南門戶”。 花垣縣歷史悠久, 人傑地靈。 遠在5000多年前, 該地區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夏朝時期, 大禹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 今花垣縣一帶屬古荊州的範圍內。 春秋時期, 該地區屬強大的楚國。

到了戰國時期, 楚國在該地區設立黔中郡。 西元前221年, 秦始皇建立秦朝後, 該地區仍屬黔中郡。 西漢這一歷史階段, 今花垣縣一帶屬武陵郡。 三國時期, 魏蜀吳三家爭霸, 今花垣縣一帶先屬蜀漢,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 該地區成為東吳的疆域。 兩晉這一歷史階段, 今花垣縣一帶屬荊州武陵郡。

南北朝時期, 因為戰爭頻繁, 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隋朝到唐朝時期, 今花垣縣一帶屬黔中道。 宋朝建立後, 今花垣縣一帶分屬荊湖北路的辰州、澧州。

最後, 元朝時期, 該地區為湖廣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順宣慰司。

明朝置永順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 其餘為嶽、辰兩州地。 清朝時期, 湖廣行省分為湖北省和湖南省, 該地區屬湖南省。 1913年, 也即清朝滅亡後, 設永綏縣, 該地區屬之。 1953年9月, 永綏縣改名花垣縣。 轄地、治所不變。 截至2016年, 花垣縣下轄3鄉9鎮, 花垣縣總人口31.47萬人, 總面積1109.35平方公里。 鉛鋅礦探明儲量居湖南省第二、中國第三, 有“東方錳都”、“有色金屬之鄉”美譽。

文/情懷歷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