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周大佬語錄|馬化騰:騰訊需要更多To B能力……

互聯網大佬的言論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作為互聯網資訊的一部分, 除了企業大事件值得記錄報導, 大佬的言論也需要整理記錄。 他們的講話代表了企業的發展方向, 也是他們個人經歷可以Mark的節點。 有時他們會被自己說過的話打臉, 有時一語成讖。 Bianews每週記錄大佬言論, 供大家翻閱查詢。

馬化騰:騰訊需要更多To B能力

在今年12月15日的2017騰訊員工大會上, 馬化騰在演講中指出, “在管理方面, 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 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 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性的梳理。

這一言論很容易讓人引發騰訊將加強對To B業務擴展的聯想。 除此之外, 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在這場內部大會上強調, “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 沒有To B的基因, 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 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 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 都是演化出來的。

點評:毫無疑問的是, 馬化騰與劉熾平在內部大會上有關To B業務的言論, 一定預示著騰訊將在這一領域進行更多佈局。

一直以來, 騰訊的核心資產都是基於QQ、微信建立起的用戶帳號體系, 其主要盈利模式也是通過廣告、遊戲等方式, 將這些使用者資源變現。 To B業務與用戶相距甚遠, 與其說騰訊沒有To B基因, 還不如說騰訊缺乏在To B領域的戰略積累。

不過, 圍繞傳統To C業務, 騰訊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與人才儲備, 這很可能成為騰訊開展To B業務時的戰略基礎。 在人口紅利放緩的當下, To B業務也許會成為騰訊擴張的新動力。

周鴻禕:創業者應該多穿紅衣服, 可以避免被黑

長期以紅色POLO衫示人的周鴻禕, 近日在出席黑馬成長營16期開營典禮時表示,

創業者應該多穿紅衣服, 臉色比較好看, 也不怕被黑。

在開營典禮上, 所有學員都身穿紅衣, 周鴻禕調侃稱, “現在滿城都是周鴻禕。 ”

點評:自從360美股退市以來, 周鴻禕似乎在江湖上銷聲匿跡, 直到近日360回歸A股。 江南嘉捷連報18個漲停板, 360創造了中概股回歸A股的新紀錄, 但周鴻禕的日子依舊不好過。

說穿紅衣不被黑的周鴻禕, 最近就被黑了。 在面對一名“92女生”對於360水滴直播的指控時, 360與周鴻禕的表態都顯得有些過度。 直接將對方定性為“黑公關”, 拿比特幣懸賞, 老周這次有點著急。

畢竟, 在360即將借殼上市的這個關鍵時間點,

周鴻禕容不得一點沙子。 在美股市場, 周鴻禕的一襲紅衣有些不合時宜, 但在A股則不然。 也許, 周鴻禕的紅衣, 能給回歸A股之後的360帶來一絲好運。

董明珠:相信與雷軍賭約會贏, 錢不錢不重要

2013年, 雷軍曾與董明珠立下賭約, 若小米五年後營業額無法超越格力, 則輸給董明珠一塊錢。 董明珠則霸氣回應稱, 要賭就賭10個億。

五年時間即將過去,董明珠近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相信自己會贏得這一賭約,“其實要錢不要錢真的不是太重要,更多是通過這一形式激勵大家,讓人們更有激情。”

點評:

從格力近年發佈的財報來看,公司營收與淨利潤不斷增長,格力如今在中國空調行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不過,由於始終沒能做起來的手機業務,董明珠近兩年在科技圈的風評可並不算好。

當年叱吒國產手機圈的“中華酷聯”,如今除華為外都已泯然眾人;小米與OV先後崛起殺進前五,在此之外的品牌,日子都不好過。市場上還有格力手機生長的空間嗎?難。

空調的業務越做越大,但格力卻隨時有觸頂的風險。在空調之外,格力為何偏要把資源投入到手機上呢?如今的手機界早已不像五年前一樣充滿變數,對於格力來說,應該有無數比手機更好的新業務點。

WeMedia李岩:未來資訊流將進化為“心智流”

在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上,WeMedia新媒體集團CEO李岩作為大會主辦方,在會場致開幕主題演講。李岩認為,使用者獲取內容資訊的方式已經由最初的導航流覽,變為了下拉刷新的資訊流模式。在未來,資訊流將進化為“心智流”。

何為“心智流”?李岩認為,“心智流”是一種基於使用者心智的資訊流模式:

當大家都變成資訊流之後,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用戶在某個需求、某個使用場景下打開、使用自己。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心智流。基於心智流舉兩個小例子,講安全套第一個想到杜蕾斯,講自媒體第一個想到的是WeMedia,這就是用戶心智。在未來,資訊流將進化為“心智流”。

“個體讓渡選擇權,演算法決定資訊食譜”。李岩認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會通過自己掌握的行為演算法,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給大家推送相關的資訊。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每個人都不用再糾結每天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會有越來越高級的演算法生成使用者每天需要的資訊食譜——“未來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都是演算法自動完成好了。”

點評:人工智慧的出現給內容分發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內容越來越聚合,使用者也會越來越“懶”。“心智流”的出現,也許意味著頭部資源會越來越集中。當使用者想要獲取某一內容或服務時,也許只會想到某一個平臺,再由這一平臺上的人工智慧輔助決策。

這對於用戶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對於第二梯隊中的平臺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好消息。

梅花創投吳世春:投資只給錢是一種恥辱

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在出席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時表示,對於投資人,投後比投前更重要,投資者與創始人應該保持朋友關係。如果投資機構只能為創業者提供錢的幫助,是一種恥辱。

在解讀中國商業發展時,吳世春認為,雖然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但中國現在湧現出了三大新紅利:消費紅利、技術紅利與國運紅利,新的機會依然存在。

點評:陪創業者一起成長,這句話作為投資人來說,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他們所遇到的,確實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對於投資人來說,在人脈、資源上為創業者提供更多幫助,也是對創業者負責、對資金方負責的一種體現。

熊貓資本李論:一二線城市模式在三四線同樣適用

熊貓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論在出席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時表示,與美國等國家不同,在中國一二線城市被證明行得通的商業模式,在三四線城市同樣適用。

現在中國所有的巨頭們都面臨一個焦慮點,很容易發現和開發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但是對於中國三四線甚至再下沉的用戶獲取和轉化缺乏有效手段。其實中國都是“屌絲”,只分為有錢的“屌絲”和沒錢的“屌絲”。大家的消費習慣相同,一二線行得通的商業模型在三四線依然使用。

點評:只有真正走到四五線城市以及鄉鎮,才能感受到互聯網在這裡的式微。然而,現在來看,中國四五線城市、鄉鎮與一線城市在互聯網產品上的差距,很多時候更像是時間差距,而非空間差距。

智慧手機、微信、網購早已下沉到中國廣泛的農村市場,移動支付目前也已經在三四線城市紮根。中國目前的財富階層差距還沒有帶來思想上的分野,將一二線城市的模式複製到更基層的市場,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六間房劉岩:2018年將成IP大年

互聯網行業老兵、六間房創始人兼CEO劉岩在出席週五的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時表示,內容為王還是管道為王,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在2017年,內容管道之間的二元競爭出現了新變化,IP出現了,開啟了三元競爭。

劉岩認為,2018年將成IP大年,有了強勢IP,內容與管道都不重要。UGC時代即將過去,未來屬於PGC。

點評:內容與管道之爭,早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一直存在。近年來流量偶像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也許內容與管道確實都不重要,IP才是關鍵。

但問題是,頭部IP往往註定只會屬於少數人,對於沒有實力獲得大IP的人,如何才能在新時代獲得機會?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團王慧文:為什麼美團看起來老是樹敵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近日出席億歐創新者年會時表示,很多人質疑美團點評樹敵過多,經常開展,實際上是因為美團處於整個中國互聯網競爭最慘烈的圈子中。

王慧文將中國互聯網分為三個圈子,以騰訊、百度為代表,供給和履約都線上上的A類公司,以阿裡、京東為代表,供給線上下,以SKU為中心的B1類公司;以及以美團、滴滴、攜程為代表,供給線上下,以Location為服務核心的B2類公司。

王慧文認為,美團所處的B2類圈子,是2012年以來中國互聯網競爭最激烈的圈子,包括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都處於這一圈子之中。這一圈子起步晚、核心能力交叉嚴重,所以競爭激烈。

點評:以團購為核心,外賣為增長點,靠酒店甚至打車擴張的美團點評,招黑體質十分明顯。美團所處行業的特性或許註定美團一定會樹敵招黑,但不可能放棄擴張的美團也別無選擇。

其實不止是美團,近年來被譽為TMD的中國互聯網新秀中,另兩家公司——滴滴與今日頭條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滴滴如今看似在出行領域形成壟斷,卻缺乏走出去的機會;今日頭條坐穩了資訊用戶端的位置,不斷蠶食內容分發行業對手的份額,但走出內容分發的圈子,依然很難。

看似樹敵過多的美團背後折射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今美團等小巨頭們的擴張,能否繼續撼動BAT的位置嗎?無論是與否,這一問題的答案都將影響中國互聯網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走向。

五年時間即將過去,董明珠近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相信自己會贏得這一賭約,“其實要錢不要錢真的不是太重要,更多是通過這一形式激勵大家,讓人們更有激情。”

點評:

從格力近年發佈的財報來看,公司營收與淨利潤不斷增長,格力如今在中國空調行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不過,由於始終沒能做起來的手機業務,董明珠近兩年在科技圈的風評可並不算好。

當年叱吒國產手機圈的“中華酷聯”,如今除華為外都已泯然眾人;小米與OV先後崛起殺進前五,在此之外的品牌,日子都不好過。市場上還有格力手機生長的空間嗎?難。

空調的業務越做越大,但格力卻隨時有觸頂的風險。在空調之外,格力為何偏要把資源投入到手機上呢?如今的手機界早已不像五年前一樣充滿變數,對於格力來說,應該有無數比手機更好的新業務點。

WeMedia李岩:未來資訊流將進化為“心智流”

在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上,WeMedia新媒體集團CEO李岩作為大會主辦方,在會場致開幕主題演講。李岩認為,使用者獲取內容資訊的方式已經由最初的導航流覽,變為了下拉刷新的資訊流模式。在未來,資訊流將進化為“心智流”。

何為“心智流”?李岩認為,“心智流”是一種基於使用者心智的資訊流模式:

當大家都變成資訊流之後,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用戶在某個需求、某個使用場景下打開、使用自己。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心智流。基於心智流舉兩個小例子,講安全套第一個想到杜蕾斯,講自媒體第一個想到的是WeMedia,這就是用戶心智。在未來,資訊流將進化為“心智流”。

“個體讓渡選擇權,演算法決定資訊食譜”。李岩認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會通過自己掌握的行為演算法,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給大家推送相關的資訊。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每個人都不用再糾結每天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會有越來越高級的演算法生成使用者每天需要的資訊食譜——“未來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都是演算法自動完成好了。”

點評:人工智慧的出現給內容分發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內容越來越聚合,使用者也會越來越“懶”。“心智流”的出現,也許意味著頭部資源會越來越集中。當使用者想要獲取某一內容或服務時,也許只會想到某一個平臺,再由這一平臺上的人工智慧輔助決策。

這對於用戶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對於第二梯隊中的平臺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好消息。

梅花創投吳世春:投資只給錢是一種恥辱

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在出席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時表示,對於投資人,投後比投前更重要,投資者與創始人應該保持朋友關係。如果投資機構只能為創業者提供錢的幫助,是一種恥辱。

在解讀中國商業發展時,吳世春認為,雖然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但中國現在湧現出了三大新紅利:消費紅利、技術紅利與國運紅利,新的機會依然存在。

點評:陪創業者一起成長,這句話作為投資人來說,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他們所遇到的,確實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對於投資人來說,在人脈、資源上為創業者提供更多幫助,也是對創業者負責、對資金方負責的一種體現。

熊貓資本李論:一二線城市模式在三四線同樣適用

熊貓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論在出席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時表示,與美國等國家不同,在中國一二線城市被證明行得通的商業模式,在三四線城市同樣適用。

現在中國所有的巨頭們都面臨一個焦慮點,很容易發現和開發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但是對於中國三四線甚至再下沉的用戶獲取和轉化缺乏有效手段。其實中國都是“屌絲”,只分為有錢的“屌絲”和沒錢的“屌絲”。大家的消費習慣相同,一二線行得通的商業模型在三四線依然使用。

點評:只有真正走到四五線城市以及鄉鎮,才能感受到互聯網在這裡的式微。然而,現在來看,中國四五線城市、鄉鎮與一線城市在互聯網產品上的差距,很多時候更像是時間差距,而非空間差距。

智慧手機、微信、網購早已下沉到中國廣泛的農村市場,移動支付目前也已經在三四線城市紮根。中國目前的財富階層差距還沒有帶來思想上的分野,將一二線城市的模式複製到更基層的市場,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六間房劉岩:2018年將成IP大年

互聯網行業老兵、六間房創始人兼CEO劉岩在出席週五的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時表示,內容為王還是管道為王,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在2017年,內容管道之間的二元競爭出現了新變化,IP出現了,開啟了三元競爭。

劉岩認為,2018年將成IP大年,有了強勢IP,內容與管道都不重要。UGC時代即將過去,未來屬於PGC。

點評:內容與管道之爭,早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一直存在。近年來流量偶像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也許內容與管道確實都不重要,IP才是關鍵。

但問題是,頭部IP往往註定只會屬於少數人,對於沒有實力獲得大IP的人,如何才能在新時代獲得機會?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團王慧文:為什麼美團看起來老是樹敵

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近日出席億歐創新者年會時表示,很多人質疑美團點評樹敵過多,經常開展,實際上是因為美團處於整個中國互聯網競爭最慘烈的圈子中。

王慧文將中國互聯網分為三個圈子,以騰訊、百度為代表,供給和履約都線上上的A類公司,以阿裡、京東為代表,供給線上下,以SKU為中心的B1類公司;以及以美團、滴滴、攜程為代表,供給線上下,以Location為服務核心的B2類公司。

王慧文認為,美團所處的B2類圈子,是2012年以來中國互聯網競爭最激烈的圈子,包括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都處於這一圈子之中。這一圈子起步晚、核心能力交叉嚴重,所以競爭激烈。

點評:以團購為核心,外賣為增長點,靠酒店甚至打車擴張的美團點評,招黑體質十分明顯。美團所處行業的特性或許註定美團一定會樹敵招黑,但不可能放棄擴張的美團也別無選擇。

其實不止是美團,近年來被譽為TMD的中國互聯網新秀中,另兩家公司——滴滴與今日頭條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滴滴如今看似在出行領域形成壟斷,卻缺乏走出去的機會;今日頭條坐穩了資訊用戶端的位置,不斷蠶食內容分發行業對手的份額,但走出內容分發的圈子,依然很難。

看似樹敵過多的美團背後折射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今美團等小巨頭們的擴張,能否繼續撼動BAT的位置嗎?無論是與否,這一問題的答案都將影響中國互聯網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走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