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頭條|大咖雲集杭州再議“網路重構”:試錯是必經之路

文 / 通信產業報(網) 譚倫

“對傳統運營商和現有設備製造商而言,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 生或死的抉擇。 ”在4月8日杭州舉行的H3C Navigate 2017新華三領航者峰會“網路重構”論壇上,

中國電信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借用了斯蒂芬•桑德斯的這句名言, 再次強調網路重構面臨的嚴峻形勢。 他直陳, 多數運營商對網路架構重構的必要性、緊迫性、全域性和決心依然不到位, 缺乏主動引領, 深度介入和徹底轉型的意識、決心和擔當。

這已經不是韋樂平第一次公開批評運營商對“網路重構”的懈怠, 在日前召開的CCBN峰會上, 他就表示運營商網路架構重構是一項“頂天立地”的戰略工程, 而現在既沒有頂天, 也沒有立地。 運營商只將SDN/NFV作為一項新技術, 沒有作為企業整體轉型的主線來抓。

韋樂平:運營商網路重構挑戰重重

之所以強調網路重構的形勢嚴峻, 或許來自于對於運營商運營環境與模式的熟稔。

韋樂平認為, 運營商現有網路重構工作面臨重重挑戰。

首先, 現有分層分域的組織架構必須扁平化和融合化。 他表示, 部門化、區域化組織架構不僅是端到端自動化運營最大障礙, 也是碎片化、部門化解決方案的溫床, 更是融合業務提供的最大障礙。

第二, 現有靜態的規劃建設模式必須改變。 韋樂平認為, 現有按年度的靜態的規劃建設模式要麼很容易失去市場機遇和使用者, 要麼可能導致網路的空閒。 運營商需要一種靈活、顆粒化和快速回應的網路架構來支援越來越難預測的網路容量需求。

第三, 現有高度依賴廠家的運營模式必須變革。 開放網路需要運營商能在代碼級上深度介入開發、測試、集成、維護直至業務提供全過程。

第四, 軟體化後的軟體價值和商業模式需要探索。

第五, 現有分離的網路和IT需要在組織和流程上融合。 CT和IT的深度融合導致存儲、計算和網路成為統一的資源, 分離的組織和流程是人為的割裂。

第六, 現有研發體系需要強化和重構,

開發要融入運營。

第七, 現有人才隊伍需要更新、重構、培訓。 現有網路工程師需要轉型, 起碼要有軟體思維。

第八, 重構成功唯有高層直接強勢介入和統一領導。 架構重構需要全體高層的直接乃至強勢介入, 僅僅靠現有職能部門和傳統思維很難成功。

地方運營商:確實對重構有困惑

韋樂平的論斷在地方運營商的口中得到了證實。 在此次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 來自上海、浙江、山東、江蘇的多位運營商負責人介紹了各自網路重構的推進情況。 其中, 江蘇電信網路發展部副主任陳晴提出對於網路重構的5大問:為什麼重構?如何重構?重構哪些?什麼時候重構?誰來重構?她表示, 這5大問題如果連地方運營商自己都沒弄清楚,

遑論執行推廣。 山東網建部副總經理張洪林與上海電信資訊網路部副總經理吳志明則對於重構試點設備何時能夠規模化推廣和部署表示了困惑。 浙江電信網發室主任謝磊表示, 在驗證完網路功能後, 在DC架構上引入哪些業務成為了新的難題。

總而言之,運營商希望能夠通過SDN/NFV的理念與技術,用通用IT設備來取代目前網路中的傳統網元,實現軟硬體深度解耦,實現統一硬體平臺+業務邏輯軟體的開放架構,一方面降低整體TCO,另一方面也能加速新產品的推出和業務創新。

但網路重構是一個系統工程,為達到以上目標,運營商在包括技術選型、規劃設計、集成驗證、部署、運維等方面面臨重重挑戰。

專家:要允許試錯

對此,中國移動研究院網路研究所專家黃璐現場指出,在SDN/NFV的規模化推廣方面,網路編排器會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他表示,自SDN/NFV在國內進行試點後,已經改造了很多領域的網路,但各個網路之間還是孤立的狀態,未來的網路如果無法協同起來,就很難實現理想中SDN/NFV的靈活、敏捷、開放等優點。而編排器將具備打通協同不同業務、領域網路的能力。

其次,未來運營商應該具備開源和軟體的能力。過去運營商傳統的做法是寫規範,然後產品實現,最後做規模集采。但未來的網路千變萬化,各種功能需求都在不斷變化,傳統模式雖然有穩定可預期的優點,但也有週期漫長的弱點,只有培養具備開源與軟體能力才能強化自身開發網路的能力。未來網路是軟體化、參照化的網路,不懂軟體,沒有開源和基礎的能力,不要說維護,連搭建都不可能,所以這一點在網路運營商的轉型裡也非常重要。

最後,黃璐強調,要允許試錯,過去的網路是先想好再做,而將IT思路引入到CT領域後,必須允許試錯,允許反覆運算和更新,這樣網路將在動態過程中得到優化,而不是在確認百分之百可靠後才去落地,那樣很難真正實現理想的下一代SDN/NFV的網路。開關,新聞隨時查看!

總而言之,運營商希望能夠通過SDN/NFV的理念與技術,用通用IT設備來取代目前網路中的傳統網元,實現軟硬體深度解耦,實現統一硬體平臺+業務邏輯軟體的開放架構,一方面降低整體TCO,另一方面也能加速新產品的推出和業務創新。

但網路重構是一個系統工程,為達到以上目標,運營商在包括技術選型、規劃設計、集成驗證、部署、運維等方面面臨重重挑戰。

專家:要允許試錯

對此,中國移動研究院網路研究所專家黃璐現場指出,在SDN/NFV的規模化推廣方面,網路編排器會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他表示,自SDN/NFV在國內進行試點後,已經改造了很多領域的網路,但各個網路之間還是孤立的狀態,未來的網路如果無法協同起來,就很難實現理想中SDN/NFV的靈活、敏捷、開放等優點。而編排器將具備打通協同不同業務、領域網路的能力。

其次,未來運營商應該具備開源和軟體的能力。過去運營商傳統的做法是寫規範,然後產品實現,最後做規模集采。但未來的網路千變萬化,各種功能需求都在不斷變化,傳統模式雖然有穩定可預期的優點,但也有週期漫長的弱點,只有培養具備開源與軟體能力才能強化自身開發網路的能力。未來網路是軟體化、參照化的網路,不懂軟體,沒有開源和基礎的能力,不要說維護,連搭建都不可能,所以這一點在網路運營商的轉型裡也非常重要。

最後,黃璐強調,要允許試錯,過去的網路是先想好再做,而將IT思路引入到CT領域後,必須允許試錯,允許反覆運算和更新,這樣網路將在動態過程中得到優化,而不是在確認百分之百可靠後才去落地,那樣很難真正實現理想的下一代SDN/NFV的網路。開關,新聞隨時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