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設備巡檢中的“望、聞、問、切”四字法?

要真正落實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 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 就必須在事故發生之前, 發現事故苗頭, 消除事故隱患。 如何在事故發生前,

發現事故苗頭, 是巡檢人員極關注的問題, 也是巡檢人員須探索的課題。 巡檢人員在設備巡檢過程中, 嚴格按照安全規程, 用高度的責任感和“望、聞、問、切”的巡檢方法, 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任何設備事故的發生, 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都要經歷從設備正常、事故隱患出現再到事故發生這三個階段。 從設備正常到出現事故隱患的漸變過程, 是個量變的集聚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設備的量變都由具體特徵表現出來。 例如高壓管道爆裂, 必定有個洩漏、變形的過程, 表現是漏氣、外形改變、振動, 同時發出異常聲響, 氣慢慢地越漏越大, 響聲越來越響, 管壁變薄、鼓包, 這是個量變的過程, 此時如果巡檢人員視而不見,
不以為然, 或發現、處理不及時, 管道就會爆破, 事故就可能發生。 使用“望、聞、問、切”四字法來進行巡檢, 就可以及時發現量變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必然反映出來的特徵, 在設備事故發生質變前進行處理, 積極預防質變, 防止事故的發生。

(1)望。 就要作到眼勤。 在巡檢設備時, 巡檢人員要眼觀八路, 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 從設備的外觀發現跑、冒、滴、漏, 通過設備甚至零部件的位置、顏色的變化, 發現設備是否處在正常狀態。 防止事故苗頭在你眼皮底下跑掉。

(2)聞。 要做到耳、鼻勤。 巡檢人員要耳聽四方, 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發現設備的氣味變化, 聲音是否異常, 從而找出異常狀態下的設備, 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3)問。

要做到嘴勤。 巡檢人員要多問, 其一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問也是個用腦的過程, 不用腦就會視而不見。 其二是在交接班過程中, 對前班工作和未能完成的工作, 要問清楚, 要進行詳細的瞭解, 做到心中有數;交班的人員要交待清楚每個細節, 防止事故出現在交接班的間隔中。

(4)切。 要做到手勤。 巡檢人員對設備只要能用手或通過專門的巡檢工具接觸的, 就應通過手或專用工具來感覺設備運行中的溫度變化、震動情況;在操作設備前, 要空手摹擬操作動作與程式。 手勤切忌亂摸亂碰, 引起誤操作。

“望、聞、問、切”四字法, 是通過巡檢人員的眼、鼻、耳、嘴、手的功能, 對運行設備的形狀、位置、顏色、氣味、聲音、溫度、震動等一系列方面, 進行全方位監控,

從上述各方面的變化, 發現異常現象, 做出正確判斷。 “望、聞、問、切”四字法, 是一個系統判斷的方法, 不應相互隔斷, 時常是綜合使用。 巡檢人員只要充分做到五勤, 調動人的感觀功能, 合理利用“望、聞、問、切”四字法, 就可以發現事故前的設備量變, 及時處理, 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