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安徽經濟回眸:“穩”有根基 “進”有動力

合肥高新區“中國聲穀”內, 入園企業超過150家, 跟進在談專案超過200個。 蕪湖長江二橋上, 建設者們正在安裝護欄, 清理橋面, 為即將通車進行“衝刺”。 江淮汽車總裝車間, 一台台電動汽車“踩”著生產節奏下線, 剛剛過去的11月份, 該公司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660輛, 比去年同期增長363.55%, 創下月度銷量新高。

時近年底, 全省經濟“脈搏”跳動有力, 經濟基本面充滿活力。 推動高品質發展, 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來, 我省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經濟發展穩的基礎不斷鞏固, 進的動能加快釋放,

好的態勢持續顯現,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交出了一份提氣的年度“成績單”。

穩:增速處於合理區間, 就業成為突出亮點

省統計局新近發佈資料顯示, 今年以來, 我省製造業一直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成為拉動工業增加值增長的“主引擎”。 11月份, 全省規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 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91.7%, 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9.1%。

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 製造業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度持續攀升, 為全省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夯實了根基和支撐。

今年以來, 我省著力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和競爭力, 更加注重優化存量資源配置, 強化創新驅動, 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 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

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平穩。 1月至11月, 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 比全國高2.2個百分點, 居全國第6位、中部第2位。 前三季度, 全省生產總值19811.4億元, 同比增長8.3%, 居全國第6位。

投資對穩增長發揮關鍵作用, 1月至11月, 全省固定資產投資26309.1億元, 同比增長10.6%。 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4975.8億元, 同比增長11.7%, 比全國高3.4個百分點。 進出口繼續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同比大幅增長27%, 較去年同期增速顯著擴大, 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更明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 鞏固了經濟穩定運行格局。 “三去一降一補”扎實推進, 大力化解過剩產能, 全省關閉1對、停產3對煤礦, 完成退出煤炭產能705萬噸/年的任務, 退出煉鐵產能62萬噸/年、煉鋼產能64萬噸/年。

商品房待售面積減少, 11月末為2080.9萬平方米, 比去年末減少320.5萬平方米。 去杠杆方面, 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 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降成本方面, 通過大力落實結構性減稅部署, 前三季度減稅規模達759.7億元, 同比增長34.2%。 同時, 降低企業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成本, 前三季度降低電力直接交易成本就達到36億元。 1月至10月, 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占收入比重為87.8%, 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補短板”力度持續加大, 我省出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及鐵路等9個領域專項規劃, 制定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補短板力度實施方案, 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引江濟淮加快建設。 前三季度億元以上重點專案新開工2419個、竣工935個。

1月至11月, 基礎設施投資5839.4億元, 增長25%。 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投資同比增長46.9%。 穩增長的目的是穩就業。 前三季度, 城鎮登記失業率3.06%, 是近年來最低位。 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3.6%, 提高0.27個百分點, 就業成為今年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

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創新創業活力增強

合肥飛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位於合肥市蜀山區的一棟寫字樓內, 看上去並不起眼, 卻已經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專門為飛行旅客服務的網上平臺。 該公司開發的“飛常准”APP下載量突破1億, 全國每5人乘坐航班就有1人在使用, 該公司在航空資料市場佔有率超過80%。

當前, 我省正在大力推進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奮力搶佔智慧經濟發展制高點。

今年以來, 我省強化科技創新, 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 大力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全省上下加快“三重一創”建設, 一體推進製造強省、創新型省份和技工大省建設, 加快構建技術和產業、平臺和企業、金融和資本、制度和政策創新體系, 並且在全國率先施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 一系列真招實措, 加快了新舊動能的轉換接續。

全省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先進製造業“一號工程”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快速推進, 雙方合資企業最近獲得商務部批准並領取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營業執照》, 雙方合作開發的首款新能源汽車產品正在不斷進行改進完善, 將于明年投放市場。 1月至11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1%,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9.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1%,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25%左右。服務業作為我省三次產業中的“短板”,正在逐步拉長,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占經濟總量規模達42.3%,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成長,1月至11月,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274.8億元,增長37.3%,拉動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1.5個百分點;“互聯網+旅遊”為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前三季度全省旅遊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1.8%。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持續迸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以來,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量子資訊科學國家實驗室創建積極推進,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截至9月底,全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7.3件,同比增長15.9%。 “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工商登記“七十一證合一”改革啟動,出臺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實施意見,推行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大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1月至11月,全省共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3.9萬戶,同比增長20.6%。平均每月新登記市場主體的數量是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倍。市場主體的活力積涓成流,彙聚成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主引擎”。

好:品質效益提升,民生保障加強

望江縣鴉灘鎮麥元村村民陳德娥,今年置辦了三台縫紉機,在自己家裡開了小型服裝加工廠,專門承接外地服裝企業的來料加工。每件可賺取3元加工費,一天正常能加工30多件,掙到100元錢。這個農村家庭也因此多了一份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

經濟運行穩健,百姓致富有路,這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全省經濟運行好的態勢更加明顯,這既體現在經濟運行的品質效益持續提升上,更表現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推動高品質發展,體現在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的重要導向上。1月至10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1%,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15.2%。受中高端製造業、新興服務業和能源原材料行業稅收快速增長帶動,1月至11月,全省財政收入增長11.7%,比全國高3.3個百分點。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財政收入結構也持續優化,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為71.3%,高於去年同期2.7個百分點。 隨著財力的增強,民生保障力度持續加大。前三季度財政民生支出占總支出比重達84.1%,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城鎮職工養老等六項保障參保人數完成年度計畫。前三季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35.2萬套,開工率105.9%。前三季度城鎮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3%和8.9%,比上半年分別提高0.2個和0.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截至9月底,全省到戶產業扶貧項目覆蓋率達89.2%,更多貧困群眾有了更穩定的增收來源。(胡旭)

將于明年投放市場。 1月至11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1%,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9.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1%,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25%左右。服務業作為我省三次產業中的“短板”,正在逐步拉長,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占經濟總量規模達42.3%,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成長,1月至11月,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274.8億元,增長37.3%,拉動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1.5個百分點;“互聯網+旅遊”為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前三季度全省旅遊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1.8%。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持續迸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以來,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量子資訊科學國家實驗室創建積極推進,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截至9月底,全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7.3件,同比增長15.9%。 “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工商登記“七十一證合一”改革啟動,出臺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實施意見,推行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大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1月至11月,全省共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3.9萬戶,同比增長20.6%。平均每月新登記市場主體的數量是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倍。市場主體的活力積涓成流,彙聚成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主引擎”。

好:品質效益提升,民生保障加強

望江縣鴉灘鎮麥元村村民陳德娥,今年置辦了三台縫紉機,在自己家裡開了小型服裝加工廠,專門承接外地服裝企業的來料加工。每件可賺取3元加工費,一天正常能加工30多件,掙到100元錢。這個農村家庭也因此多了一份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

經濟運行穩健,百姓致富有路,這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全省經濟運行好的態勢更加明顯,這既體現在經濟運行的品質效益持續提升上,更表現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推動高品質發展,體現在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的重要導向上。1月至10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1%,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15.2%。受中高端製造業、新興服務業和能源原材料行業稅收快速增長帶動,1月至11月,全省財政收入增長11.7%,比全國高3.3個百分點。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財政收入結構也持續優化,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為71.3%,高於去年同期2.7個百分點。 隨著財力的增強,民生保障力度持續加大。前三季度財政民生支出占總支出比重達84.1%,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城鎮職工養老等六項保障參保人數完成年度計畫。前三季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35.2萬套,開工率105.9%。前三季度城鎮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3%和8.9%,比上半年分別提高0.2個和0.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截至9月底,全省到戶產業扶貧項目覆蓋率達89.2%,更多貧困群眾有了更穩定的增收來源。(胡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