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手錶上的這個地方,竟然越大越美!

陀飛輪主題大家已耳熟能詳, 歷史的來龍去脈以及各種技術變種已經成為表迷和品牌的熱門話題, 能生產陀飛輪的品牌不少, 但是完全自主設計的擒縱及旋轉框架(很重要的部件, 關切到準確性)的廠商卻屈指可數, 除了幾家炙手可熱的頂級品牌, 格拉蘇蒂原創的陀飛輪也極富特色。

資深表迷都習慣直接稱呼這個品牌“格拉蘇蒂”, 事實上, 這個源自1845年的德國品牌正式名稱是:格拉蘇蒂原創Glashuette Original。 可以這麼說, 除了特別的外觀設計、扎實的用料, 品牌相信自己的“原創”基因, 也是其傲居頂級製錶行列的原因所在。 如今我們談到格拉蘇蒂原創, 怎麼能少了陀飛輪這塊“敲門磚”呢?正如在格拉蘇蒂原創歷史資料中看到:“源自1845年, 在173年的歷史中從未間斷過製錶, 貢獻了多項推動世界鐘錶發展史的重要發明, 包括飛行陀飛輪、雙盤同軸大日曆……”對於格拉蘇蒂原創,

陀飛輪, 是繞不開的話題。

對格拉蘇蒂原創陀飛輪最早的印象, 來自於一枚“手錶-懷錶”兩用表款46-12, 搭配鏤空Cal.46陀飛輪機芯, 讓人眼前一亮, 是之前未有過的設計, 可謂“原創”。

格拉蘇蒂原創Julius Assmann 4, 是一款“手錶-懷錶”兩用表款

早期的陀飛輪都是經典的寶璣式, 即有一條固定框架的鋼制夾板。 而且陀飛輪發明伊始, 並不是外露的, 整個機構都隱藏在背面, 美觀度並不是重要的考量點, 所以幾乎所有早期陀飛輪懷錶, 在正面都是看不見的。 1920年, 格拉蘇蒂製錶大師Alfred Helwig通過移除陀飛輪上方夾板, 讓陀飛輪結構完全暴露出來, 業內稱為“飛行陀飛輪”(Flying Tourbillon, 也叫浮動陀飛輪)。

這項改進看似簡單, 但僅在陀飛輪底座之下固定顯然是一種失重結構。 因此, Alfred Helwig將為陀飛輪提供動力的齒輪從之前的第三輪轉為第四輪, 安裝于陀飛輪下方並加固。 擒縱小齒輪從陀飛輪下方伸出並與第四齒輪嚙合, 牢牢固定在底部夾板上。 陀飛輪的旋轉導致擒縱小齒輪嚙合第四輪, 從而讓擒縱輪通過擒縱叉出發擺輪的振盪。 整個陀飛輪部件, 由72個人手精心修飾的零件構成, 僅僅重0.2克!這有些難以想像的輕盈不止是讓陀飛輪在運轉時更美, 其實也是對實用精准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不說可能會被大家忽略的一個細節是,陀飛輪框架不是傳統的將金屬切割打磨製成,而是用金銀絲細工打造。金銀絲細工是金匠工藝的一種,即通過揉合固定金絲或銀絲後軋製、纏繞成需要的形態,以增加觀賞性。

後來,格拉蘇蒂原創將全新改進的“飛行陀飛輪”設計發揚光大,運用到陀飛輪手錶中,在本來有限的錶盤上,陀飛輪終於能毫無阻礙地展現以供欣賞。Alfred Helwig也被視為格拉蘇蒂製錶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至今,他的名字仍讓格拉蘇蒂原創製錶學校倍感榮耀。

格拉蘇蒂製錶大師Alfred Helwig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款是議員系列陀飛輪94-03,簡潔的兩針設計,羅馬數字刻度,6點位是著名的飛行陀飛輪,12點位是醒目的大日曆,也是品牌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格拉蘇蒂原創的飛行陀飛輪都使用了手工時代頂級鐘錶才有的標識——鑽石蓋石,不難想像當陀飛輪旋轉起來時,鑽石所折射出的熠熠光彩。

格拉蘇蒂原創議員系列陀飛輪94-03

幾乎所有格拉蘇蒂原創的飛行陀飛輪都使用了手工時代頂級鐘錶才有的標識——鑽石蓋石

對於專業表迷來說,陀飛輪框架的設計是品牌的“第二標誌”,比如江詩丹唐的馬爾他十字框架、歐米茄的Logo框架,亦或是寶璣“禁欲系”的傳統三輪輻框架,都極力做到“一眼可辨”。雖然格拉蘇蒂原創的框架沒有標誌的體現,但它符合了陀飛輪最重要的兩個審美特點:“大”和“懸”。顧名思義,陀飛輪在二維上所占錶盤面積要“大”,“懸”的話,就不是所有陀飛輪都能做到。我認為作為一種可觀賞的“儀器”,超薄並不適合陀飛輪,一定要凸顯出機械的美感,框架、擺輪、遊絲、擒縱等部分層層疊疊,恰如其分地旋轉運作,是需要有一定三維上的空間的,很少有品牌會兩者兼顧,而格拉蘇蒂原創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需要一枚可玩可賞又有故事可講的飛行陀飛輪,格拉蘇蒂原創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其實也是對實用精准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不說可能會被大家忽略的一個細節是,陀飛輪框架不是傳統的將金屬切割打磨製成,而是用金銀絲細工打造。金銀絲細工是金匠工藝的一種,即通過揉合固定金絲或銀絲後軋製、纏繞成需要的形態,以增加觀賞性。

後來,格拉蘇蒂原創將全新改進的“飛行陀飛輪”設計發揚光大,運用到陀飛輪手錶中,在本來有限的錶盤上,陀飛輪終於能毫無阻礙地展現以供欣賞。Alfred Helwig也被視為格拉蘇蒂製錶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至今,他的名字仍讓格拉蘇蒂原創製錶學校倍感榮耀。

格拉蘇蒂製錶大師Alfred Helwig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款是議員系列陀飛輪94-03,簡潔的兩針設計,羅馬數字刻度,6點位是著名的飛行陀飛輪,12點位是醒目的大日曆,也是品牌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格拉蘇蒂原創的飛行陀飛輪都使用了手工時代頂級鐘錶才有的標識——鑽石蓋石,不難想像當陀飛輪旋轉起來時,鑽石所折射出的熠熠光彩。

格拉蘇蒂原創議員系列陀飛輪94-03

幾乎所有格拉蘇蒂原創的飛行陀飛輪都使用了手工時代頂級鐘錶才有的標識——鑽石蓋石

對於專業表迷來說,陀飛輪框架的設計是品牌的“第二標誌”,比如江詩丹唐的馬爾他十字框架、歐米茄的Logo框架,亦或是寶璣“禁欲系”的傳統三輪輻框架,都極力做到“一眼可辨”。雖然格拉蘇蒂原創的框架沒有標誌的體現,但它符合了陀飛輪最重要的兩個審美特點:“大”和“懸”。顧名思義,陀飛輪在二維上所占錶盤面積要“大”,“懸”的話,就不是所有陀飛輪都能做到。我認為作為一種可觀賞的“儀器”,超薄並不適合陀飛輪,一定要凸顯出機械的美感,框架、擺輪、遊絲、擒縱等部分層層疊疊,恰如其分地旋轉運作,是需要有一定三維上的空間的,很少有品牌會兩者兼顧,而格拉蘇蒂原創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需要一枚可玩可賞又有故事可講的飛行陀飛輪,格拉蘇蒂原創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