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婧:政務公開要便民更要護民

據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對100家城市政府的政務公開的測評結果顯示, 各地在政務公開方面總體情況較好, 在重點領域資訊公開、規範執法資訊申請的條件設置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但也存在“有網站不互動”“有資料不共用”“有資訊不便民”等問題, 政務公開活動的品質、實效和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澎湃網 12月23日)

此次測評所顯示的互動少、資料不共用、資訊不便民等問題, 應當說在各地的公開工作中並不鮮見。 一些地方的政務公開並非以群眾需要為導向, 登錄官網, 公開的信息量雖大但乾貨太少,

特別是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財政資金安排等內容, 要麼語焉不詳、要麼艱澀難懂, 讓人不明所以。 群眾對政府工作的全面瞭解都談不上, 監督更是無處著手。 依申請公開的手續繁瑣、得到的回饋結果也往往不如人意, 政務公開的“最後一公里”,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 政務公開不是全面公開, 推進政務公開決不能以犧牲公民的隱私為代價, 政府所掌握的龐大的個人、商業資訊都不應當包含在政務公開範圍內。 前段時間, 多地高校官網暴露出的洩露學生個人資訊的事件正是給政務公開的各部門提了個醒, 政務公開不是隨意公開, 必須遵守邊界規則, 對涉及國家安全、個人資訊、商業機密等不宜隨意公開的資訊時,

應當慎之又慎。

政務公開的目的在於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 作為群眾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手段, 政務公開是否真正利於提升工作的透明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是否便民、利民, 提升群眾獲得感, 應當作為衡量政務公開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 要不斷提升政務公開的標準化和規範化, 厘清公開與保密的邊界, 既要防止以保密的理由對該公開的事項遮遮掩掩, 更要杜絕以政務公開的幌子隨意洩露他人隱私。 政務公開要便民, 利於群眾辦事創業, 更要護民, 拒絕做資訊洩露的源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