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看完此文,你敢發到朋友圈麼?

旅遊原本是高興的事, 卻因為一些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不良行為, 讓國人形象受損, 中國遊客出境游中屢屢出現的一些不文明行為, 以及違反所在國法規的個別行為一時成為中外輿論的熱點, 他們有的不懂出境文明旅遊常識, 有的缺少社會公德意識, 有的欠缺文明禮儀修養, 令中國國家形象蒙羞。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 改變中國出境遊客形象。

1、不隨處拋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吐口香糖

很多客人在外面旅遊的時候隨心所欲, 為了自己方便, 卻噁心了別人。 毫無疑問, 隨處丟垃圾、隨意吐痰、吐口香糖無疑是我們在出行和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為。 媒體曾多次曝光該類惡習, 去年在通州舉辦的北京草莓音樂節, 三天吸引遊客25萬人次, 而觀眾離場後, 現場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2、遵守時間

不管是團隊出遊還是自由行, 記得遵守時間, 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讓別人給你買單, 一次帶團中的一個女孩, 讓全部客人等她一個人30分鐘之久。 通知好的8點鐘集合, 結果8點35鐘才到, 而且竟然一點歉意都沒有, 還對導遊說:“你看我化(妝)得怎麼樣?漂亮嗎?”, 她的漂亮都是建立在全部人等待的基礎之上, 守時是一個人的素養問題。

3、不在非吸煙區吸煙, 污染公共空間

吸煙有害健康, 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覷, 自己吸煙很放鬆, 但讓人口密集之處, 特別是是室內等封閉空間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煙, 實在缺乏公德, 在有的歸家違法吸煙規定, 可是違法的喲。

4、注重自身服飾、不在公共場所袒胸露肉

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 酒足飯飽後在剔牙, 特別是在夏季, 在旅遊景點遊客打赤腳、赤膊坦胸, 實在有礙瞻觀;當眾剔牙、打嗝等行為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5、上廁所要衝水, 要講衛生

不沖洗廁所, “腦補”相關畫面總讓人作嘔。 但是, 在旅遊景區、車站、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公廁內, 這種現象屢禁不止。 “來也匆匆, 去也衝衝”的提示語往往被置若罔聞。

6、遵守當地法規,尊重當地宗教習俗

廟宇、教堂等宗教場所,是具有神聖和莊嚴氛圍的場所。在宗教場所參觀時遊客打鬧、說笑以及隨意拍照的行為,不僅破壞了這種嚴肅的氣氛,更是對信教群眾的極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習俗和信仰,是起碼的禮貌。

7、乘坐交通工具遵守秩序,不爭搶座位、不相互擁擠

在地鐵或者公交巴士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請形:擁堵在車門外的乘客們在車門打開瞬間一哄而上,直接沖向車廂的空座,我們不排除不少人會讓座給老人、孕婦和孩子,但如此爭搶和彼此推搡擁擠,實在有失風度,更有失尊嚴,讓陌生之間喪失了基本的敬意。

8、買票、候車排隊遵守秩序,插隊、加塞

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龍王別院候車點,遊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加塞被工作人員制止,惱怒成羞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

9、不在景區內隨意攀爬、不亂摸亂畫,不破壞景區花草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編譯報導,一名華人女子因涉嫌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等多處華盛頓國家地標景點建築上潑油漆,已遭警方逮捕,被以控破壞公共財物罪名。

說到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踐踏草坪、折損花木等行為,我們身邊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從萬里長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國遊客負面形象的“黑色”標籤;每年櫻花節,諸如武漢大學校園就會飽受遊客們高校游之苦,櫻花被各種折損,“櫻花節”成“櫻花劫”。

10、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

在洛杉磯通往聖達戈的5號州際公路旁一處觀賞海鳥的景點,一名中國女遊客下車後大呼小叫地沖到前面左拍右拍,兩名男伴作勢驅趕鳥兒,然後抓拍眾鳥驚飛的場景。

肯亞有專門接待中國遊客的當地導遊透露,在馬賽馬拉過河時有中國遊客對著河馬怪叫,甚至趁司機不備,拿起手中廢棄物就丟向河馬,甚至連草叢中的獅子也不放過。還有當地導遊表示,中國遊客不顧勸告,夜裡走出房間給河馬拍照,這種做法其實很危險,一旦激怒野生動物,可能威脅全車人的安全。

文明出遊好像一直是個頭疼的事情,不管是在家門口旅遊,還是出國旅遊,大家都還是得有起碼的約束,要不然在家裡是丟人,出境後就是丟的國家的形象了。

傳播正能量,從自身開始,發到朋友圈,讓我們一起,改變中國遊客形象。

6、遵守當地法規,尊重當地宗教習俗

廟宇、教堂等宗教場所,是具有神聖和莊嚴氛圍的場所。在宗教場所參觀時遊客打鬧、說笑以及隨意拍照的行為,不僅破壞了這種嚴肅的氣氛,更是對信教群眾的極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習俗和信仰,是起碼的禮貌。

7、乘坐交通工具遵守秩序,不爭搶座位、不相互擁擠

在地鐵或者公交巴士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請形:擁堵在車門外的乘客們在車門打開瞬間一哄而上,直接沖向車廂的空座,我們不排除不少人會讓座給老人、孕婦和孩子,但如此爭搶和彼此推搡擁擠,實在有失風度,更有失尊嚴,讓陌生之間喪失了基本的敬意。

8、買票、候車排隊遵守秩序,插隊、加塞

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龍王別院候車點,遊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加塞被工作人員制止,惱怒成羞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

9、不在景區內隨意攀爬、不亂摸亂畫,不破壞景區花草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編譯報導,一名華人女子因涉嫌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等多處華盛頓國家地標景點建築上潑油漆,已遭警方逮捕,被以控破壞公共財物罪名。

說到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踐踏草坪、折損花木等行為,我們身邊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從萬里長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國遊客負面形象的“黑色”標籤;每年櫻花節,諸如武漢大學校園就會飽受遊客們高校游之苦,櫻花被各種折損,“櫻花節”成“櫻花劫”。

10、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

在洛杉磯通往聖達戈的5號州際公路旁一處觀賞海鳥的景點,一名中國女遊客下車後大呼小叫地沖到前面左拍右拍,兩名男伴作勢驅趕鳥兒,然後抓拍眾鳥驚飛的場景。

肯亞有專門接待中國遊客的當地導遊透露,在馬賽馬拉過河時有中國遊客對著河馬怪叫,甚至趁司機不備,拿起手中廢棄物就丟向河馬,甚至連草叢中的獅子也不放過。還有當地導遊表示,中國遊客不顧勸告,夜裡走出房間給河馬拍照,這種做法其實很危險,一旦激怒野生動物,可能威脅全車人的安全。

文明出遊好像一直是個頭疼的事情,不管是在家門口旅遊,還是出國旅遊,大家都還是得有起碼的約束,要不然在家裡是丟人,出境後就是丟的國家的形象了。

傳播正能量,從自身開始,發到朋友圈,讓我們一起,改變中國遊客形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