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兒子癡傻,兒媳卻懷胎產子,老婦心夠狠:“這個孽種不能留!”

狠心老婦捨棄孽種, 一群白狐來救命, 豈料18年後禍從天降

(作者原創, 謝絕抄襲搬運)

(男嬰, 圖文無關)

今兒要說的, 是個鄉野小故事,

在東北邊屯白狐嶺流傳已久。

白狐嶺, 地處深山老林之中, 嶺如其名, 時有白狐出沒。 早年間的一天, 當荷舞姑娘經過一片山坳時, 突然聽到不遠處的灌木叢裡, 斷斷續續傳出了幾聲微弱啼哭。

是小孩子的動靜!

很快, 荷舞看到了一個被破布胡亂裹著的小嬰兒。 是個男嬰。 瞅模樣, 當是剛出生不久, 細細的脖頸上還印著一圈痕印。

或許是臍帶繞頸, 導致窒息, 家人誤以為他夭折了, 便給丟進了山溝。 心念及此, 荷舞忙抱起他走上高處, 四下尋望。

此時, 半裡地外, 正有個老婦挎著提籃, 匆匆走向山嶺下的黑水屯。

一定是她丟棄的孩子。 荷舞邊喊邊追了上去:“老人家, 請等等, 孩子還活著呢!”

連喊幾聲, 那老婦聽見了, 收住腳回頭看來。 片刻功夫,

荷舞已追至近前, 欣喜說道:“他是你孫子吧?你瞧多可愛。 ”

“真還活著?”老婦接過男嬰, 道聲謝後掉身走遠。 荷舞剛要鬆口氣, 卻又禁不住心頭一咯噔——

坊間有話:老兒子大孫子, 老太太的命根子, 疼愛還來不及呢, 可老婦竟如扔狗崽子一般, 直接將男嬰摜進了提籃!

(故事配圖:白狐)

那日, 荷舞的預感很准。 接下來, 她偷偷跟上老婦, 見她躲躲閃閃, 又繞進一片人跡罕至的山坳, 再次扔掉了男嬰。

更令人驚心的是, 老婦還將破包硬生生塞進男嬰的嘴巴, 看架勢要憋死他!

以此推斷, 男嬰脖子上的印痕並非臍帶繞頸, 而是被老婦勒的。 為啥會這樣?這也太狠毒了。 就在荷舞萬分驚悸之中, 只聽呼啦啦一陣響, 數十上百隻白狐草狐從周遭躥出, 呲牙咧嘴, 吱呀嘶叫著直撲向那心狠老婦。

變故橫生, 老婦頓時嚇丟了魂, 跌跌撞撞往黑水屯跑。 說來也活該她倒楣, 一腳踩空摔趴在地, 腦門磕上亂石昏死了過去。

事到如今, 荷舞哪還敢送還男嬰, 便把他抱進一座山洞, 暫時棲身。 次日, 她去了屯子,

隱約聽人說, 那老婦的兒子是個傻子, 別說生養, 連行人道都不懂。 而兒媳是花了不菲聘禮娶進門的, 珠胎暗結產子, 自然是偷人的結果。 老婦又氣又恨, 斷然不會留下這個禍根孽種。

原來如此。 荷舞姑娘暗歎聲人心真可怕, 默默走遠。

(故事配圖:白狐洞)

長話短說。

恍惚一轉眼, 十六七年過去。 在荷舞的精心照顧下, 男嬰——荷舞給他起名叫仁義——已長成了身材壯實的大小夥子。 而這些年, 白狐嶺下的黑水屯也發生了不少事兒。

這頭一樁, 是那個狠心老婦被過路村民發現, 抬回家後癱瘓在炕, 強撐了六七年, 方才咽氣;又過幾年, 她的傻兒子也走丟了, 從此不知所蹤。

這第三樁, 老婦的兒媳, 也便是仁義娘改嫁, 終於和仁義的生父, 一個走南闖北收皮貨的山貨商走到了一起。 聽聞這事, 心地善良、通情達理的荷舞高興得淚光撲簌, 拉著仁義的手原原本本道出了他的身世。

“仁義, 你小時經常問我, 你是從哪兒來的?這回, 你也該回家和爹娘團聚了。 ”

“姑姑, 我不走。 ” 仁義雙膝一沉, 噗通跪了下去, “是你養大了我,我得孝順你。”

“好孩子,血濃於水,緣斬不斷。這世上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血緣親情。回家吧。”

“姑姑,你放心,我一定會常來看你的。我發誓!”

就這樣,仁義下了山,回了家,淚眼汪汪認下了親生爹娘,一家人終得團圓。如果你以為這個故事到此會圓滿收場,那就大錯特錯了——

(故事配圖:仙狐)

轉過年,一天,仁義和親爹帶著三五夥計,悄悄摸上白狐嶺,來到了他住了十七八年的山洞前。

他不是報恩的,而是捉狐的!

一個吆喝,封洞的封洞,點火的點火,股股濃烈毒煙,頃刻間全送進了洞內。

恰是在這個洞裡,仁義從小長到了大。陪著他玩耍,解他寂寞的,是一群群可愛靈動的白狐。但不久前,生父生意陷入困境,急需一批上好毛皮來救場。不然,難脫傾家蕩產之災。“爹,我知道哪兒有好毛皮。”猶豫再三,仁義終還是吐露了白狐洞的所在。

很快,火滅了,煙散了,洞內,被熏死的狐屍縱橫堆疊,足足有數百隻!

我們發財了,生意有救了!就在仁義父子狂喜之際,忽聽一聲悲鳴裂空響起。

是荷舞回來了。只見她定定地、死死地瞪著仁義,卻倍感陌生,仿佛從未認識過。而仁義則看得真真切切,在揪心的悲泣聲中,姑姑荷舞突然縱身躍起,化作一隻白狐撞向了洞壁。

荷舞是一隻修煉得頗有些道行的仙狐!可再有道行,終抵不過欲望人心。既然抵不過,那就一起埋葬了吧。

頃刻,山洞轟然坍塌,變成了一座偌大墳塚……

(完)

(本號主打百姓故事,鄉野故事,奇趣故事,誠盼您的支持和關注。)

“是你養大了我,我得孝順你。”

“好孩子,血濃於水,緣斬不斷。這世上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血緣親情。回家吧。”

“姑姑,你放心,我一定會常來看你的。我發誓!”

就這樣,仁義下了山,回了家,淚眼汪汪認下了親生爹娘,一家人終得團圓。如果你以為這個故事到此會圓滿收場,那就大錯特錯了——

(故事配圖:仙狐)

轉過年,一天,仁義和親爹帶著三五夥計,悄悄摸上白狐嶺,來到了他住了十七八年的山洞前。

他不是報恩的,而是捉狐的!

一個吆喝,封洞的封洞,點火的點火,股股濃烈毒煙,頃刻間全送進了洞內。

恰是在這個洞裡,仁義從小長到了大。陪著他玩耍,解他寂寞的,是一群群可愛靈動的白狐。但不久前,生父生意陷入困境,急需一批上好毛皮來救場。不然,難脫傾家蕩產之災。“爹,我知道哪兒有好毛皮。”猶豫再三,仁義終還是吐露了白狐洞的所在。

很快,火滅了,煙散了,洞內,被熏死的狐屍縱橫堆疊,足足有數百隻!

我們發財了,生意有救了!就在仁義父子狂喜之際,忽聽一聲悲鳴裂空響起。

是荷舞回來了。只見她定定地、死死地瞪著仁義,卻倍感陌生,仿佛從未認識過。而仁義則看得真真切切,在揪心的悲泣聲中,姑姑荷舞突然縱身躍起,化作一隻白狐撞向了洞壁。

荷舞是一隻修煉得頗有些道行的仙狐!可再有道行,終抵不過欲望人心。既然抵不過,那就一起埋葬了吧。

頃刻,山洞轟然坍塌,變成了一座偌大墳塚……

(完)

(本號主打百姓故事,鄉野故事,奇趣故事,誠盼您的支持和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