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枯河村引來“金鳳凰” 村民就近就業增收脫貧

“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 要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產業是關鍵。 近日, 記者來到泗縣屏山鎮枯河村, 昔日的貧困村, 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 平坦的水泥村道、便利的農田水利系統、火熱建設中的百畝大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談起村裡的變化, 村民們都說:“這都是因為咱村攀了‘高親’”。

今年以來, 枯河村以發展農村經濟為支撐, 著力打造“有產業”的新鄉村。 今年9月, 枯河村成功引來了“金鳳凰”——康奈鞋業。 該企業將鞋面生產線拉進了村, 並成立“康奈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杏燦說。

培育新風尚脫貧致富信心足

泗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 青壯勞動力多是外出務工, 留下的婦女、老人延續著“半閑半做”的懶散生活方式。 如今, 到工廠務工成為了新選項, 文化小廣場豐富了村民生活, 致富路上更有奔頭。

在現場, 記者看到, 康奈鞋業(宿州)有限公司泗縣加工廠的隔壁是一家小賣店, 店面正對著枯河小學, 店外搭建了一座高約三米、占地二三十平方的鐵棚。 “以前, 有些家長送完孩子後, 就到小賣店裡打牌打發時間。 現在不這樣了, 一些家長到旁邊的加工廠打工掙錢了。 ”韓雲說。 採訪中, 接學生的家長告訴記者, 以前小賣店門口的牌桌是座無虛席、熱鬧非常, 現在小賣店的牌局已經組織不起來, 牌桌也不見了蹤影。

“打牌是為打發時間。 農村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

閑下來了不打牌幹什麼?可打牌總有輸贏, 紅臉的、吵架的都不少見, 反倒讓大家心裡不痛快。 那些都上不得檯面, 哪能和我們在這扶貧工廠上班比, 我們掙錢八小時、跳舞一小時, 工作娛樂兩不誤, 日子過得既充實又樂呵。 ”村民喬玉蘭深有感觸地說。

枯河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潘勇說:“引進康奈鞋業是村裡發展產業打響的第一炮。 村民們工作有了, 民風正了, 心氣順了, 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現在全村上下齊心協力謀發展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家家忙創收, 人人爭上進, 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勁頭更足了”。

拂曉新聞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