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澳網 你真的瞭解多少?

回顧澳網2017 費德勒在第100場澳網比賽, 第5次捧起諾曼杯, 獲得第18個個人大滿貫單打冠軍。 之後說:“當我們在你(納達爾)的網校見面時, 我想我們誰都沒想到我們會在澳網的決賽中相遇。 然而現在我們站在這決賽的舞臺上, 我為你感到開心, 而我以這樣的方式回歸哪怕輸了都開心。 網球是項艱難的運

在賽後頒獎典禮上, 儘管納達爾難掩失敗落寞, 但也是大度祝賀費德勒奪冠, 而費德勒也感慨沒想到能與納達爾會師到今年澳網決賽, 兩位天王英雄相惜, 為球迷呈現一場經典決戰, 賽後頒獎也是互相致敬對方。

歷史沿革

1904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網球機構官員決定成立澳大拉西亞草地網球協會負責籌辦每年一屆的澳大拉西亞錦標賽。

澳大拉西亞錦標賽最初是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的主要城市之間輪流舉行, 是澳洲網球的一種交流方式。

1922年, 紐西蘭退出澳大拉西亞草地網球協會成立成立了紐西蘭網球協會, 比賽從此固定在澳大利亞舉行。

1924年, 國際草地網球協會(ITLF)正式確認澳大拉西亞錦標賽為大滿貫賽事。

在1968年網球獲得職業化後, 澳大利亞網球錦標賽就被列為了四大公開賽之一。

1969年, 澳網正式進入公開賽時代, 比賽名稱也被正式更改為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2005年, 澳網度過了其百年生日。

場地介紹

比賽進入公開賽時代後, 比賽曾在布里斯班、悉尼和墨爾本和三個城市舉辦過, 這一球場建於1927年, 並能夠容納8500名觀眾。

1988年, 費林德斯公園網球中心正式建成啟用並替代了較小的庫揚球場成為了比賽場地。

1996年, 維多利亞州州長傑弗·肯內特決定將場地更名為墨爾本公園。

後在2000年為紀念“羅德 拉沃爾”

第二大球場海信球場(Hisense Arena)建於2000年, 能容納10, 500名觀眾並安裝有可關閉的頂棚。

第三大球場原名一號球場, 在2003年為紀念瑪格麗特被命名為“瑪格麗特考特球場”

第100屆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在一場史詩般的經典男單對決過後在羅德拉沃爾 球場圓滿落幕, 沒有比這樣再完美的結局了。

獎金積分

比賽男子單打與女子單打項目的獎金數額相同。 2014年比賽的總獎金為33, 000, 000澳大利亞元, 單打冠軍可以獲得265萬澳元的獎勵。

參賽積分

參加比賽的選手根據出局的輪次獲得不同的排名積分, 積分累計入ATP和WTA的排名系統中。

澳網2017 費德勒在第100場澳網比賽, 第5次捧起諾曼杯, 獲得第18個個人大滿貫單打冠軍之後說:“當我們在你(納達爾)的網校見面時,

我想我們誰都沒想到我們會在澳網的決賽中相遇。 然而現在我們站在這決賽的舞臺上, 我為你感到開心, 而我以這樣的方式回歸哪怕輸了都開心。 網球是項艱難的運動, 它沒有 ...展開全文c

在賽後頒獎典禮上, 儘管納達爾難掩失敗落寞, 但也是大度祝賀費德勒奪冠, 而費德勒也感慨沒想到能與納達爾會師到今年澳網決賽, 兩位天王英雄相惜, 為球迷呈現一場經典決戰, 賽後頒獎也是互相致敬對方。

在賽後頒獎典禮上, 儘管納達爾難掩失敗落寞, 但也是大度祝賀費德勒奪冠, 而費德勒也感慨沒想到能與納達爾會師到今年澳網決賽, 兩位天王英雄相惜, 為球迷呈現一場經典決戰,

賽後頒獎也是互相致敬對方。

在賽後頒獎典禮上, 儘管納達爾難掩失敗落寞, 但也是大度祝賀費德勒奪冠, 而費德勒也感慨沒想到能與納達爾會師到今年澳網決賽, 兩位天王英雄相惜, 為球迷呈現一場經典決戰, 賽後頒獎也是互相致敬對方。

冠軍獎盃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冠軍名字被永久刻在冠軍獎盃上。 男子單打比賽的冠軍被授予“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 這個獎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19世紀初傑出的澳大利亞網球運動員諾曼·布魯克斯, 他是第一位奪得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的非英國籍選手, 並在1911年奪得了澳網冠軍。 獎盃1934年首次被頒發給男子單打比賽冠軍, 當年的冠軍是弗雷德·佩里。

女子單打的冠軍獎盃為“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 獎盃是由新南威爾士網球協會捐贈,並為了紀念1933年去世的達芙妮·阿克赫斯特。出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阿克赫斯特曾經5次奪得澳網冠軍。獎盃1934年首次頒發給女子單打比賽冠軍,當年的獲獎者為澳大利亞選手瓊·哈蒂根。

中國戰績

2006年 我國選手鄭潔、晏紫奪得女雙冠軍。

2008年 我國選手孫甜甜和塞爾維亞選手澤蒙季奇奪得澳網混雙冠軍。

2010年 我國選手李娜和鄭潔雙雙闖入澳網女單四強,雖然最終止步於半決賽,但是創造了歷史。

2011年 我國選手李娜決賽不敵克裡斯特爾斯,遺憾獲得亞軍。

2013年 我國選手李娜決賽不敵阿紮倫卡,再次遺憾獲得亞軍。

2014年 我國選手李娜決賽戰勝齊布林科娃,獲得女單冠軍。

編輯:王芸秋 曹丹

出品人:陳萍

獎盃是由新南威爾士網球協會捐贈,並為了紀念1933年去世的達芙妮·阿克赫斯特。出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阿克赫斯特曾經5次奪得澳網冠軍。獎盃1934年首次頒發給女子單打比賽冠軍,當年的獲獎者為澳大利亞選手瓊·哈蒂根。

中國戰績

2006年 我國選手鄭潔、晏紫奪得女雙冠軍。

2008年 我國選手孫甜甜和塞爾維亞選手澤蒙季奇奪得澳網混雙冠軍。

2010年 我國選手李娜和鄭潔雙雙闖入澳網女單四強,雖然最終止步於半決賽,但是創造了歷史。

2011年 我國選手李娜決賽不敵克裡斯特爾斯,遺憾獲得亞軍。

2013年 我國選手李娜決賽不敵阿紮倫卡,再次遺憾獲得亞軍。

2014年 我國選手李娜決賽戰勝齊布林科娃,獲得女單冠軍。

編輯:王芸秋 曹丹

出品人:陳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