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骨折術後康復治療而言,只存在三種情況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採用保守治療石膏(支具)固定者, 遵循三階段康復治療原則。 骨折經臨床處理後即開始按RICE原則消腫(R休息制動、I冰敷、C加壓包紮、E抬高患肢)。 石膏(支具)內的小腿肌肉等長收縮(僅收縮肌肉, 不運動關節), 足趾屈伸運動, 及做膝、髖關節的全副活動度主動活動。 第一階段時由於要消腫, 病人常需臥床抬高患肢, 對於體弱者要增加床上保健操的內容。 第二階段時要鼓勵病人在石膏(支具)的保護下下床活動, 患肢不負重, 並加強肌力訓練, 防止肌肉過渡萎縮。

第三階段時骨折癒合、石膏拆除, 主要進行踝關節活動的恢復訓練, 可採用熱敷等各種理療方法與運動療法。

手術後用石膏(支具)固定者表明內固定僅能用於維持骨折塊復位後的位置, 但並不穩定, 其康復方案與上述保守治療者相同。

但固定時間較保守治療時間短。

手術後不用石膏固定者表明內固定足夠穩定, 可以允許早期不負重活動。 手術後當天即可開始肌肉的等長收縮, 疼痛減輕後即可開始踝關節的被動與主動活動度訓練, 肌肉的等張收縮, 以及足趾、膝、髖關節的主動活動。

術後1周左右可在支具保護下不地負重行走, 術後4周左右逐漸開始部分負重鍛煉, 術後8周左右開始完全負重行走。 由於踝關節得到早期活動, 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關節僵硬, 因此第三階段康復將大大簡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