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寫作方法|高考作文的文體選擇有什麼講究?

除了詩歌, 高考作文可以選用各種文體寫作, 其目的是讓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到最大可能的發揮。 長於描述, 用記敘文;長於說理,

用議論文;長於介紹, 寫說明文;長於抒情, 散文隨筆;另闢蹊徑, 則寓言、劇本、訪談、新聞任你揮灑。 高考、中考時, 經常在作文要求中寫明“文體不限”, 不料, 有人以為不限文體就是不講究文體, 於是既不像議論文, 又不像說明文, 既不是散文, 又不是記敘文的“四不象”作文不斷出現, 還美其名曰“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但正是這樣的誤區, 讓不少同學考場失分慘重。

為何高考中記敘性文體得高分的少?

對高中生而言, 學好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等文體, 充分瞭解和熟練運用“規矩”是走向自由揮灑的必由之路。 當然, 筆者並不認為文體變異都是不諳文體知識, 不會運用各種文體寫作。 許多優秀作文都飛翔著善變的精靈。 只是,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

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味求變, 結果很可能事與願違。 “變”的前提是對傳統文體的諳熟, 靈活中藏著規律, 感性中透著理性。

這裡有必要特別提一下記敘文。 實際上, 文體分類中並無記敘文一說。 它只是中學語文的教學文體, 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記敘性文體的基本寫法, 能夠恰當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手法寫人記事抒情言志。 每年高考作文中也確實有同學用記敘性文體寫作, 但得到高分的少之又少。

高考不接受這種文體嗎?

其實, 考綱中做了規定, 不僅對議論性文體各類卷細分了上中下等, 還對記敘文等主要文體作出了不同於議論文的評價標準。 如議論文要求“中心突出”, 主題比較顯豁, 而符合一類卷標準的記敘文則要求“感情真摯, 寓意深刻、有回味”。 還規定了寫人記事的作文要“情節生動, 描寫生動形象”。 但大多數考場記敘文或主題過於顯豁, 點題之句往往畫蛇添足;或情節單一, 不合情理;或缺乏描寫(尤其是細節、動作描寫), 似清湯寡水, 淡而無味;另有一些則雲遮霧罩,

中心組十幾個老師看十幾遍都不明就裡, 含蓄過頭成了晦澀難懂。 所以, 選用文體必揚己所長, 才能所向披靡。

如何練就高分文體?

有一法可資借鑒:文體溝通, 一題多用。 亦即以同一題目寫不同文體的作文。

【例如】“枯葉蝴蝶”為題, 寫記敘文和寫議論文表現方式大相徑庭;寫說明文則目的各異。

因為是一題多寫, 對命題所指事物及其內含瞭解得比較深刻全面, 從而又豐富了各種文體的寫作材料。 不僅如此, 因為瞭解得深刻全面, 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也隨之增強了。

編輯:心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