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立德樹人上動腦筋

高職教育是當代中國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技術技能勞動者的高等教育類型, 學生在校學習社會行業、職業崗位的職業知識, 學習社會各行業真實崗位勞動的技術技能, 以適應工業化、資訊化社會的基層勞動群體生存與發展需要, 為中國社會轉型與升級服務。

社會轉型與工業化升級同時進行的中國, 基層勞動群體有“存量培訓”與“增量教育”兩大需求, 高職院校有社會培訓和學歷教育兩大任務。 社會培訓更加關注技術技能培養, 學歷教育既要注重技術技能培養, 又有育人品德的功能。

高職院校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育人目的?武昌職業學院認為, 僅有教學院系遠遠不夠, 還必須有全新的專職育人機構設置。 按照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 武昌職院2017級文科新生全部進入社區——“三明書院”開始學校生活。

書院, 是學校設置的專門育人育德機構, 以完善教育抓手,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從“教育”這個概念上看, 就是“育”的內容;如果用老百姓的話說——“教育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人、成才”, 就是“成人”的教育內容;從許多高職院校“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提法看, 就是“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不少高職院校更注重“教”, 除思政課、學生管理外, 對“育”的部分沒有專門機構, 更沒有系統的育人設計。

西方發達國家名校和我國港臺大學有“通識”教育, 目前有不少高職院校也在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書院, 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教育機構名稱, 歐美、中國港臺和內地普通本科高校的現代書院, 都是以“通識教育”為主體的, 其出發點主要是解決專才變通才、文理通達。 高職院校的書院制不能照搬照抄歐美、中國港臺和內地普通本科高校的書院制, 只能聯繫高職學校和學生實際, 借鑒、仿效、改造、重構武昌職院書院制的理論與實踐。

武昌職院錄取的學生和全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大體一樣, 他們大多來自農村, 有許多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有“留守兒童”的經歷, 他們淳樸向善, 本質是好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 他們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自律與自覺程度等方面,

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要把他們培養成才, 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明書院開設八類課程:課堂教學——思政課、育體課;視頻課——專業通識課、職業核心能力課;網路課——社會通識課、中外文化通識課;體驗課——補質課、習慣課;講座課——形勢政策課、焦點熱點課;影視課——藝術欣賞課、美學、經典文化課;擇業課——職業傾向測評與職業生涯規劃課;創新與文明課——創新創業就業課, 人品、人格、禮儀等修養技術課。

上述各類課程都有具體內涵, 如“補質課”是針對學生節儉意識薄、吃苦精神差、被管理能力弱等特點設計出的事件體驗課;把“體育課”改成“育體課”, 育體首先要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上課、按時鍛練的習慣,

規律生活, 其次是學會飲食養體、運動健體、保健育體、避害保體, 再其次才是運動技能學習與練習。

八類課程不設知識目標, 只有興趣目標、激發目標、內驅目標、修身目標、從德向善目標等, 並為高職學生提出“被管理能力”概念。 而書院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驅動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自主約束、自主修養。

(作者系湖北省武昌職業學院董事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8日第10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