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劉俏:達成中國2035美好願景,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是關鍵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到2035年, 中國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口年齡在45歲以下的人口接近5億, 這是歐元區的人口總數。 中國勞動力人口裡面有3億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 他們的活力一旦激發出來, 會有一種什麼樣的勢能?

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做主題演講

實現中國2035美好願景

需要更平衡充分的增長

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總書記講到, 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我自己理解, 需要的不一定是更快的增長, 而是更充分更平衡的增長。

怎麼去理解、去定義“更充分更平衡”?我自己一直有一個比較簡潔的思考問題的框架。 我認為經濟增長由兩個東西驅動, 一個是投資率, 一個是投資資本收益率, 要找到二者之間有效的均衡。 其中, 最關鍵的核心指標就是投資資本收益率, 用經濟學來講, 叫全要素生產率。

80年代、90年代, 以及本世紀第一個10年, 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都是年均4%的, 進入第二個10年, 卻降到2.3%。 從這個角度來講, 未來中國經濟從粗放式的投資拉動到效益驅動、創新驅動的一個最大瓶頸是:未來投資資本收益率的來源是什麼地方?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

是達成目標的關鍵

過去一段時間創業創新做得非常不錯, 去年中國投入在研發上的GDP有2%的樣子, 但是真正要成創新型國家, 研發占GDP的比例應該到4%以上。 深圳是一個有活力的地方, 現在研發占GDP的4%-6%, 所以活力不斷。

另外, 研發本身分四個層次:使用者體驗、效率提升、工程、科學。

現在研發, 多的是發, 而不是研。 未來我們希望看到一些深度的科學原創, 轉化成好的體驗、產品、服務, 最終進化成非常優秀的商業模式, 進而提升我們的全要素生產率、投資資本收益率。

中國2035有兩大利好:

人口紅利和城市化紅利

生逢這樣一個時代, 作為中國人是蠻幸運的事情。

從人口來講, 雖然人口紅利消失了, 但是到2035年, 中國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口年齡在45歲以下的接近5億, 是歐元區的人口總數。 中國勞動力人口裡面有3億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 他們的活力一旦激發出來, 會有一種什麼樣的勢能?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架構必然會得到改變。

另外, 2035年會看到一個全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化過程。 我們會新增4億到5億的城市人口, 而其中有將近3億的人口是屬於遷徙人口, 從農村遷徙到城市。 一大批大型城市崛起, 未來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是無窮盡的。

這兩個利好合在一起, 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未來, 怎麼為中國的龐大的消費者, 為中國的崛起的消費實力提供產品和服務?答案就應該隱藏在現在!

精彩回顧

責編:姚美先

編審:劉志軍

精彩回顧

責編:姚美先

編審:劉志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