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巨人時代教育老闆跑路 曾被媒體質疑“忽悠人”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近日, 北京巨人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老闆被爆跑路。 通過該公司參加自考的多名學員表示, 他們原本希望在此提升學歷, 目前恐怕無法達成。

老闆“消失”了

12月15日, 零下7度的北京, 寒風凜冽, 位於東四環與百子灣路的黃金交匯處的北京金長安大廈前, 人們裹緊衣服步履匆匆。

兩天前的下午, 北京巨人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一員工稱, “老闆卷款跑路, 公司員工已經數月未發工資”。 在獲知自己學習的機構老闆“跑路”的學員們趕到巨人時代公司所在的北京金長安大廈時, 發現該公司大門緊鎖, 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不少辦公傢俱散落在辦公室裡。

在四百多人的維權群中, 有不少學員辦理的是貸款繳納學費。 根據學員趙女士提供的資訊, 報名時巨人工作人員推薦他們使用網貸平臺繳納學費。 “不收利息, 只是每個月給網貸平臺還款1500元就可以了”,

趙女士覺得這樣付學費壓力小、挺划算就聽取了巨人工作人員的建議。

趙女士報名的是天津某大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學費共計22800元, 報名時趙女士繳納了4000元, 剩下的部分使用了網貸平臺, 現在仍然每月還款1500元。 2016年3月分至今從未上過課, 只參加過幾門課程的考試。

據學員介紹, 巨人時代的學歷教育分為三種類型:升專科、升本科, 以及專本套讀學歷, 學費最低一萬, 最高可達五六萬。 自考、遠端、電大三種學歷獲得途徑中, 自考獲得的學歷證書最有含金量, 報名的人數也最多。

早有跡象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 早在2016年8月份, 《京華時報》就報導過巨人時代的虛假宣傳問題。 京華時報記者以學員身份諮詢時,

新思路招生人員介紹說:還有5個內部名額, 包過, 學員只需要平時做幾份作業, 參加一下考試, 來年6月份拿到專科學歷證書, 來年年底就可以獲得本科證書。 據當時報導中稱, 北京新思路學校“換名”後成為了巨人時代。

也是在半年前, 在國內多家論壇網站中就有不少聲討帖直指巨人時代是“忽悠人”、“漫天要價”。 而就在此次跑路事件發生不久之前, 這家宣稱“學員滿意度高達98%”的名師教學培訓機構還在招生。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梳理發現, 網上用戶反映的問題主要有: 1、虛假宣傳, 機構工作人員對考生宣稱“包過”, “背背題就能過”。 2、服務差, 退款困難。 這個是學員們重點反映的問題。 在退款時, 普遍遭遇拖延, 以及被扣掉20%-30%學費的現象。

據媒體報導, 涉嫌虛假宣傳, 不重視教學, 靠押題、讓學生背書等方式通過考試;艱難的退費, 退費時動輒扣除學員幾千元“押金”, 巨人時代被指“劣跡斑斑”。

12月中旬, 搖搖欲墜的“巨人”, 在北京的寒風之中轟然倒塌。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通過工商登記資料發現, 巨人時代教育公司成立於2001年, 工商局登記的法定代表人是陳繼春, 註冊資本300萬元, 目前主要經營自考、遠端、電大等學歷教育專案, 曾因“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材料”受到行政處罰500元。

目前, 該公司官網已無法打開。 看法新聞記者嘗試撥打工商登記的手機號碼, 均無人應答。

專家:應嚴肅對待晉升學歷考試

在巨人時代維權群中, 可以看到這一用戶群體對學歷的渴望:“好一點的企業哪有不看學歷的。 ”“現在很多企業招聘門檻就是本科以上學歷, 硬性門檻就阻斷了我們求職的道路。 ”

看法新聞記者詢問多名學員發現, 他們選擇這類教育機構進行培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作人員對其宣稱“包過”, “背背題就能過”。

“我們這個行業很多人都在推自考保過、替考,學員不用學習如何如何。在北京最近幾年還曝光了好幾家所謂的保過機構。最誇張的是我們有些對手,一年換六個名字,對他來說無所謂,一個品牌做砸了之後再換個名字,但它影響的是整個行業。”一名教育圈內知名人士在接受媒體報導時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對於有意願提升學歷的學員而言,應該嚴肅對待考試,不應該摻雜虛偽虛假的東西。

儲朝暉表示,現在參加成人高考的人有所減少,所以這一類這一類培訓機構近期總體呈下滑趨勢,的確在走下坡路。

“並非所有機構都不可信,但是下滑趨勢會影響一些機構業務的開展”。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找培訓機構,還是盡可能多方瞭解,不能一概而論。但是這種情況確實要注意到一個人基本事實,即有些機構可能會出現狀況,應該加以防範。

對於教育培訓行業存在的財務隱患,業內人士認為,工商行政部門、稅務部門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帳戶異常的企業,應及時發現問題,開展整頓行動。互聯網金融監管行業應繼續加大對網貸平臺的監管力度,防止網貸平臺與其他企業違規合作的情況發生。有關行業協會、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需加大對金融消費者尤其是借款人的教育和保護的力度。

“背背題就能過”。

“我們這個行業很多人都在推自考保過、替考,學員不用學習如何如何。在北京最近幾年還曝光了好幾家所謂的保過機構。最誇張的是我們有些對手,一年換六個名字,對他來說無所謂,一個品牌做砸了之後再換個名字,但它影響的是整個行業。”一名教育圈內知名人士在接受媒體報導時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對於有意願提升學歷的學員而言,應該嚴肅對待考試,不應該摻雜虛偽虛假的東西。

儲朝暉表示,現在參加成人高考的人有所減少,所以這一類這一類培訓機構近期總體呈下滑趨勢,的確在走下坡路。

“並非所有機構都不可信,但是下滑趨勢會影響一些機構業務的開展”。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找培訓機構,還是盡可能多方瞭解,不能一概而論。但是這種情況確實要注意到一個人基本事實,即有些機構可能會出現狀況,應該加以防範。

對於教育培訓行業存在的財務隱患,業內人士認為,工商行政部門、稅務部門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帳戶異常的企業,應及時發現問題,開展整頓行動。互聯網金融監管行業應繼續加大對網貸平臺的監管力度,防止網貸平臺與其他企業違規合作的情況發生。有關行業協會、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需加大對金融消費者尤其是借款人的教育和保護的力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