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追夢尼羅河——我和皮划艇的非洲之旅(四)告別前的思考

(四)告別前的思考

攝影:Martin

短短的十天就這麼過去了。

事實上, 我並沒有把自己看成是什麼探險家或者職業的皮划艇運動員。

我感覺自己日常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像是一個小白領:天天騎著小黃車去上班;下班後匆匆忙忙回家,

做飯, 陪陪家人……第二天又是如此。

快離開白尼羅河的時候, 我突然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來到這裡?這趟旅程跟我平時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初來的時候, 我曾經有一個很愚蠢的想法, 我想回去告訴中國的朋友:現在我們的影響範圍已經完完全全超越了中國領土了!

現在我們在影響著全世界的河流。 我們在世界上協助很多發展中國家建立他們的基礎設施, 包括水電站, 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我們要慎重, 因為不是每一個項目都是有利於長遠利益的好項目。

2013年德國公司在世界銀行出資下建的布加哥利水電站, 在白尼羅河上並沒有提升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品質。 烏干達電網的覆蓋率只有20%, 而在這個片區當中, 只有10-15%的人買得起電。

因為在烏干達, 水電比其他電要貴很多。 水電開發並沒有解決當地用電難的問題, 反而導致了當地一系列的就業問題, 也增加了血吸蟲病和瘧疾的病發率,

因為這些病毒更容易發育於大壩所造成的靜水區。

而中國正在幫當地建設的伊辛巴水電站則會淹沒白尼羅河上游很重要的自然保護區, 而且建設後的頭十年至十二年期間, 這個水電站的電都是向肯亞和周邊的國家賣出, 而不是支持當地的居民。

在高速發展中, 我們通常看到的是收穫的新事物, 卻往往看不到我們付出的代價。

這種為“發展”而不斷付出的代價正在徹底地改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我們不僅僅在遺失傳統的知識, 傳統的生機, 以及自然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各個生態功能;我們也在丟失一個讓城市孩子在大自然真相中成長的機會, 他們只能直接經歷我們人工堆砌的環境中成長。

這才是可怕的。

因為隨著我們失去接觸自然的機會, 我們會離真相越來越遠。 我們的決策將會越來越偏離自然的軌道。

這次來烏干達, 我感覺到非常幸運。 這個旅程中我所看到的事物, 所寫到的東西, 所住過的地方, 所有我在河邊見過的人, 在短短的一年內都將會消失, 或遷離。 所以我是幸運的, 因為在他們依然存在的時候見過。

或許這個世界最終將因為種種原因而滅亡, 我相信其中的一個原因會跟我前面所描述的有關係。 我們可能擋不住這些力量。 但是我希望在世界滅亡的時候, 我可以牽著她的手, 而不是在水泥和玻璃的辦公室裡和她道別。

最後, 我懇求讀到這篇日記的每一個您:請走出家門, 看看這個世界,

清清楚楚有意識地留意她的變化。

只有看清楚了, 您才有行動的動力和權利。 看清楚了, 您才有可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每一條消逝中的河流或河谷, 每一個新的工程項目, 都是一個新的機會, 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重新思考我們與地球的理想狀態是什麼。

本文作者

文大川

Travis Winn 文大川,漂流中國創始人、國際漂流專家;與父親兩代人專注于中國西部自然江河探索超過三十年,個人探索並見證中國江河變遷十七年

感謝關注: Patagonia 1973;聆聽戶外人的故事;分享環保人的理念;品味創業者的歷程!

本文作者

文大川

Travis Winn 文大川,漂流中國創始人、國際漂流專家;與父親兩代人專注于中國西部自然江河探索超過三十年,個人探索並見證中國江河變遷十七年

感謝關注: Patagonia 1973;聆聽戶外人的故事;分享環保人的理念;品味創業者的歷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