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激烈,魯能一位置有9人可勝任,新老結合考驗李霄鵬的調配

12月22日, 中國足協在武漢召開了武漢足球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 足協官員公佈了新賽季U23新政執行方案, 其中最核心的兩條如下:1、中超球隊在參與足協旗下的賽事中, 每隊每場登場外援最多三人次, U23球員登場人次不得少於外援登場人次;2、每場比賽每隊至少有一名U23球員先發出場。 足協的這兩項規定, 意在幫助年輕球員成長, 足協並未強行限制U23球員的登場時間, 這也給部分球隊留下了“鑽空子”的機會。 U23新政的出現, 對魯能來說堪稱幸福的煩惱。 魯能並不缺U23球員, 甚至多到需要瘦身, 然而魯能缺乏頂尖的U23球員。

在U23新政下, 魯能的多名老兵勢必會受到影響。 如何通過競爭激發老兵和新人, 如何合理分配老兵和新人的出場狀況, 非常考驗李霄鵬。

U23新政之下

年輕球員迎來春天

下賽季中超U23球員累計登場人次不少於外援人次, 並且至少一名U23球員首發, 這是否意味著,

隨著新政策的頒佈, 屬於年輕球員的春天真的來了?言之尚早。 而且, 小將早早被換下的一幕仍然可能頻繁出現。

按照新政的要求, 外援每場登場人次, 最多仍然為3個人。 因此, 如果一支球隊希望在比賽中派出三外援, 那麼也就意味著必須派出同樣人次的U23球員, 而且還要為U23球員留出一個首發名額, 這無疑將大大增加U23球員的出場機會和時間。 舉個例子, 某隊的首發配置是三外援和一個U23球員, 那麼在接下來的3個換人名額當中, 主教練起碼還要再派上兩個U23球員, 才算不違背足協的規定。 這明顯是對中超上賽季多隊“應付”U23政策而出的狠招, 將U23出場名額與外援掛鉤, 各隊主帥就算再不想鍛煉新人, 恐怕也不行了。

目前來看, 新政的出臺肯定會對一些球隊造成影響。 比如江蘇蘇寧, 雖然外援水準很高, 但是U23球員能用的並不多。 如果下賽季卡佩羅還想依靠拉米雷斯、特謝拉等洋槍打天下, 他就必須在出場名單中安插更多U23球員;再比如魯能這樣U23儲備豐富但品質平庸的球隊, 也可能都會造成一些困擾。 而對另一些球隊來說, 影響微乎其微, 比如河南建業, 就算沒有新政, 他們也完全可以派出三外援+三名U23球員首發的陣容出來。

當然, 任何規定都有漏洞。 這次足協沒有規定之前引起極大爭議的“至少一名U23球員自始至終都要在場上”的硬性規定, 這就等於各隊理論上仍然可以在開場不久就將U23球員換下。 例如開場就用三名外援換下三名U23球員,

或者將三外援和三U23球員都首發出場, 再用其他球員將U23立刻換下。 不過相比今年, 各隊這樣操作會很收斂, 因為畢竟每場只能有3個換人名額, 無論哪個主教練, 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也就等於變相增加了U23球員的比賽時間。

總而言之, 下賽季U23球員在新政的保護之下, 登場人次和時間激增, 已經是可以預料的未來。 像中超這樣涉及範圍如此之大、規定如此嚴格的保護年輕球員的政策, 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獨樹一幟, 但也並非首創, 例如德國丁級聯賽就有規定, 每場必須有6名德國24歲以下球員出場, 都是為了保護本國年輕球員。

U23新政之下

魯能競爭趨於慘烈

U23新政是年輕人的機會,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得到了“保送”比賽的機會, 尤其是在魯能這樣U23球員人員過剩的俱樂部。 即便是每場比賽登場三名U23球員, 魯能也會有大量的U23球員作壁上觀。 此外在U23球員機會增加的狀況下, 魯能大量的輪轉邊緣球員處境將極為尷尬。 若無意外, 在未來的一個月中, 部分魯能的U23球員和大量非U23球員, 將暫別魯能,尋找出路。

先來看看魯能眼下這波能力較強的U23球員。邊後衛位置有劉洋、陳哲超、李海龍,中場中路球員有陳科睿、姚均晟,劉軍帥可以打後腰和中後衛,邊前衛位置有曹盛、魏敬宗,此外還有99年的希望之星郭田雨,這還沒算段劉愚等球員。魯能U23球員人員過剩,是不爭的事實,為了爭奪一隊的位置,魯能U23球員競爭將趨於慘烈,上述部分球員,註定有人會在這個冬天暫時離開。

新賽季的魯能,在李霄鵬的率領下,在盡可能爭取好成績的目標趨勢下,註定不會打全華班,三名外援先發出戰,仍將是絕大多數比賽的配置。在三名外援出場的情況下,加上王大雷、蒿俊閔、戴琳、王彤這幾名球員的位置非常穩定(並非說他們不需要競爭,以他們現有的能力和敬業精神,其餘同位置球員很難在短期超過他們),以及至少一名U23球員先發,魯能的8名登場球員,在絕大多數比賽中是確定的,換句話說,魯能其餘多數球員,都要為另外3個先發名額競爭。一旦魯能在先發中派上3名U23球員,魯能非U23球員的競爭將更加慘烈。

魯能陣中受新政影響最大的球員,要屬93/94年齡段尚未站穩腳跟的球員。成源、崔巍、王炯等人都還沒站穩腳跟,他們的處境將非常困難,離開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U23新政之下,魯能競爭最激烈的位置要屬左後衛和後腰位置。魯能可打左後衛的球員有鄭錚、宋龍、陳哲超、劉洋、薑嘉俊,可打後腰的有蒿俊閔、王彤、金敬道、劉軍帥、陳科睿、姚均晟、周海濱、李微、崔鵬,在U23新政之下,魯能如此人員配置,讓這些球員中的部分人員,註定在接下來離隊。

新賽季,魯能還有十名本土80後球員。王大雷、蒿俊閔、戴琳、鄭錚的位置最穩定,張弛、宋龍是常規輪轉球員,周海濱、李微、劉震理、崔鵬的位置則趨於尷尬。在U23新政之下,這批球員都有離隊的風險,這也是大勢所趨,畢竟給年輕人成長的機會,老隊員定有人要做出犧牲。

將暫別魯能,尋找出路。

先來看看魯能眼下這波能力較強的U23球員。邊後衛位置有劉洋、陳哲超、李海龍,中場中路球員有陳科睿、姚均晟,劉軍帥可以打後腰和中後衛,邊前衛位置有曹盛、魏敬宗,此外還有99年的希望之星郭田雨,這還沒算段劉愚等球員。魯能U23球員人員過剩,是不爭的事實,為了爭奪一隊的位置,魯能U23球員競爭將趨於慘烈,上述部分球員,註定有人會在這個冬天暫時離開。

新賽季的魯能,在李霄鵬的率領下,在盡可能爭取好成績的目標趨勢下,註定不會打全華班,三名外援先發出戰,仍將是絕大多數比賽的配置。在三名外援出場的情況下,加上王大雷、蒿俊閔、戴琳、王彤這幾名球員的位置非常穩定(並非說他們不需要競爭,以他們現有的能力和敬業精神,其餘同位置球員很難在短期超過他們),以及至少一名U23球員先發,魯能的8名登場球員,在絕大多數比賽中是確定的,換句話說,魯能其餘多數球員,都要為另外3個先發名額競爭。一旦魯能在先發中派上3名U23球員,魯能非U23球員的競爭將更加慘烈。

魯能陣中受新政影響最大的球員,要屬93/94年齡段尚未站穩腳跟的球員。成源、崔巍、王炯等人都還沒站穩腳跟,他們的處境將非常困難,離開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U23新政之下,魯能競爭最激烈的位置要屬左後衛和後腰位置。魯能可打左後衛的球員有鄭錚、宋龍、陳哲超、劉洋、薑嘉俊,可打後腰的有蒿俊閔、王彤、金敬道、劉軍帥、陳科睿、姚均晟、周海濱、李微、崔鵬,在U23新政之下,魯能如此人員配置,讓這些球員中的部分人員,註定在接下來離隊。

新賽季,魯能還有十名本土80後球員。王大雷、蒿俊閔、戴琳、鄭錚的位置最穩定,張弛、宋龍是常規輪轉球員,周海濱、李微、劉震理、崔鵬的位置則趨於尷尬。在U23新政之下,這批球員都有離隊的風險,這也是大勢所趨,畢竟給年輕人成長的機會,老隊員定有人要做出犧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