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68歲老人的英雄情結:有人溺水,他毫不猶豫地跳入寒江……

68歲的吉化公司有機合成廠退休職工遲文徽, 是個行事低調的人。 如果不是有網友把他寒江救人的視頻傳到網上, 也許他至今還只是一位乘公車有人會主動給他讓座的普通老年人。

2016年11月6日清晨, 遲文徽像往常一樣在松花江邊晨練。 突然聽見有人喊:“有人落水了, 快救人啊!”他循聲望去, 只見江中漂浮著一個穿紅色羽絨服的女子。 來不及多想, 他邊跑邊脫去厚重的外套。 “老爺子, 江水涼呀, 你能行嗎?”後面的人追著他喊, 可他好像沒聽見似的, 瞅准目標, 一個翻身越過護欄, 縱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之中,

奮力向溺水者遊去, 10米、20米、30米, 直到抓住溺水者, 然後又艱難地帶其遊回岸邊。 只短短的十幾分鐘, 67歲的遲文徽拼著性命完成了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 事後, 凍得手腳發紫的遲文徽沒有一絲後怕, 只是遺憾那個女子因為溺水時間過長, 未能搶救過來。

談及這段經歷, 遲文徽說:“我打小就學習黃繼光、董存端、邱少雲, 後來又把雷鋒、王傑、歐陽海、金訓華當成學習的榜樣。 見義勇為、捨己救人這些英雄情結早已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到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

是的, 遲文徽說得沒錯。 這麼多年, 每到緊要關頭, 他都會挺身而出, 盡現骨子裡的英雄本色。

1970年, 舒蘭霍倫河發生特大洪水, 在當地當知青的遲文徽為了給生產隊搶回被洪水沖走的木頭,

把繩子系在腰間跳進濁浪滔天的河裡, 與洪水搶木頭。 真的是在“鬼門關”邊上走了一遭。 1980年, 吉林重型機械廠鑄造車間油桶失火, 在該車間當天車操作工的遲文徽不顧個人安危, 駕駛天車用鐵鬥一鬥一鬥地抓起沙子再開到熊熊燃燒的大火上方, 用沙子壓住火勢, 直到把火撲滅。 “如果這些油桶一旦爆炸, 那咱就被點‘天燈’了。 ”事後, 他樂呵呵地自嘲。 2011年, 已經退休的遲文徽在松花江邊游泳時, 發現有人掉進江中的沙坑, 他不由分說, 第一個潛到七八米深的沙坑底部尋找溺水者。 一次次地下潛, 讓他精疲力竭, 上岸時整個人癱倒在地, 很長時間都站不起來。

遲文徽說, 自己是那種容易“衝動”的人,

看到別人遇到難處, 總想著要伸出手去幫上一把, 否則自己內心會感到愧疚。 在平時, 讓遲文徽“衝動”的事兒還有許多。

2010年1月下旬的一天下午, 天氣非常寒冷。 遲文徽在路上行走時, 剛好遇到一位年近80歲的老婦人摔倒在路邊, 雙腿不能活動。 遲文徽見此情景想送老婦人去醫院救治, 可老婦人堅持要回家。 遲文徽便背著老人將其送到家中。 等把老人安頓好了, 遲文徽已累得滿身是汗。 事後, 老婦人的家屬通過多方打聽, 找到遲文徽, 還拿出300元酬金表示感謝, 卻被遲文徽婉言拒絕了。

記者手記:

貝多芬曾經說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 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遲文徽就是這樣一位品行善良與高尚的人。 當他不斷撐開自己生命寬度的時候,

手中的玫瑰自然也就送予他人。 在他看來, 大家好, 才是真的好。 他身上那種難能可貴的精神, 源自於他熱愛生活、善待他人, 且內心充滿陽光的本色。

策劃:姜忠孝

作者:毛東風

編輯:于悅

吉林日報社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