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改善交通出行 優化教育資源 提升生態環境 強化社會保障 西青民心工程順民意暖民心

今年以來, 西青區新一屆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把實施民心工程作為重中之重。 截至目前, 在全區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 民心工程整體進展非常順利, 20項民心工程59個子項有56個已完成, 其餘3個子項正在辦理工程後期驗收等收尾工作, 年內能夠全部完成任務。 這些民心工程的實施, 讓西青群眾的生產生活水準得到了極大改善, 民心工程的實施,順了民意、暖了民心。

西青區今年的民心工程, 由去年的10大類擴展到20大類,

確定了59個子項, 全年投入由去年的51.6億元增加到88.3億元, 增長71%, 重點涵蓋生態環境、交通出行、社區管理、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

交通出行得到新改善。 全區打通了3條斷頭路, 新建了6條道路, 對重點道路、重點區域進行綜合整治, 進一步解決街鎮間的交通瓶頸。 截至目前, 全區公交線路達到72條, 運營車輛達到800餘部, 實現了鎮域間的微循環。 同時組織實施了22條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據交管部門初步統計, 截至目前, 全區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17.4%。

教育資源得到新優化。 全年投入近5億元, 新建了6所幼稚園、5所小學和2所中學, 確保每個街鎮都建成1所公辦中心幼稚園和1所普惠性幼稚園, 使全區近6000名學齡兒童從中受益。

同時, 開展“明廚亮灶”工程, 並在學校食堂內安裝監控設施, 解決孩子家長普遍關心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

生態環境得到新提升。 全區對35蒸噸及以下燃煤供熱鍋爐全部“清零”, 對3.8萬戶實行了煤改電、煤改燃工程, 關停整改“散亂汙”企業近2000家, 截至11月底, 全區優良天數達到209天, 環境綜合指數排在全市前列。 連續開展了對京滬高鐵、南曹線, 以及榮烏高速、津淄公路沿線等百姓關注的熱點區域的衛生清整、基礎設施建設、市容園林等專項整治行動, 全區林木綠化率達到30%以上, 綠化面積近30萬平方米, 水質狀況穩步提升。

文化服務得到新拓展。 在堅持舉辦燈展、秧歌花會展演、文藝大舞臺等經典文化活動同時, 先後推出第三屆群眾文化藝術節、文化大講堂、書香西青全民閱讀等大一批特色品牌,

聯動開展文化活動3300餘場次。 建成了建築面積2391平米的西青圖書館南部館區以及侯台綠化體育廣場、王穩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書香驛站等一批基層文化活動陣地, 使群眾文化活動有去處、有空間。

就業培訓得到新提高。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全區新增就業39494人, 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561人, 超額完成全年計畫任務。 啟動了新一輪“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畫”, 累計培訓各類人員7000人, 其他困難群體就業率達到90%以上。

社會保障得到新強化。 全區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860元, 五保救助標準提高到20640元/人。 對戶籍失獨家庭發放救助金35萬元, 為8000餘戶殘困戶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284萬元。

在繼續為殘疾人辦好十件實事工作中, 籌建了市級殘疾人培訓基地, 培訓殘疾人400多人, 使117名殘疾人正式上崗;依託“助殘平臺”, 為全區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通訊補貼辦理等多項服務, 受益殘疾人達1.4萬, 群眾綜合滿意率達97%。

十九大報告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既盡力而為, 又量力而行,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 一年接著一年幹。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西青區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民心工程的最高標準, 啟動了2018年20項民心工程項目立項工作。 在立項前, 區政府首次面向區黨代表徵集意見建議, 新開通天津·西青微信公眾號管道, 與廣大網友互動交流,

同時, 通過區網信辦、信訪辦、人民網留言、8890熱線等主動搜集了一批百姓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線索, 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2018年民心工程將進一步擴大民生供給, 內容涵蓋教育、文化、醫療、安全、環境等諸多方面, 既突出優化教育供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兩個重點, 夯實安全、保障、服務三大體系, 又著手辦好家門口的菜市場和早點鋪、公共出行、公共設施等百姓關心的四件“小事”, 滿足多樣化需求, 內容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