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州黎平:萬人“非遺”文化巡遊魅力四射

12月18日下午, 2017中國侗年暨第八屆黎平·中國侗文化旅遊節“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巡遊在黎平縣舉行, 巡遊盛況空前、場面壯觀,

古城萬人空巷、熱鬧異常, 吸引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和各族群眾分享中國侗年“非遺”文化盛宴。

黎平位於黔湘桂三省交匯的侗疆腹地, 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縣, 侗文化元素最為齊全、保存最為完整, 是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地, 承載著最為集中、底蘊最厚、傳承最廣、保護最好的侗文化, 被稱作“侗鄉之都”。

近年來, 黎平縣大力實施文化引領戰略, 著力搶佔侗文化制高點,

積極開展縣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收集、整理、申報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豐碩成果, 擁有1項世界級、6項國家級、21項省級、12項州級、53項縣級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5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3名省級專案代表性傳承人, 17名州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473名縣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黎平縣大力實施非遺民族文化進課堂工程, 開辦全縣性侗族大歌師資培訓班, 壯大民族文化師資隊伍;先後編輯出版了《侗族大歌》《侗戲》《侗族琵琶歌等黎平縣“非遺”系列叢書和《教你唱侗歌》音樂光碟;相繼在岩洞鎮銅關村、永從鎮九龍村、永從鎮中羅村、岩洞鎮述洞村等村寨開辦侗族大歌傳習所, 在洪州鎮平架村、小寨村,尚重鎮西迷村,岩洞鎮新洞村開辦侗族琵琶歌傳習所,在龍額鎮登曬村、茅貢鎮臘洞村開辦侗戲傳習所;組建岩洞農民侗族、銅關侗族、九龍侗族、中羅侗族等大歌隊及平架琵琶歌隊、仁義侗族大歌隊、尚重琵琶歌隊、十八寨花腔歌隊、地捫侗戲隊等;組建萬人侗族大歌合唱團,縣直單位(部門)、鄉鎮(街道)、村(居)均成立了侗族大歌合唱團。

全縣形成了全民學侗族大歌、唱侗族大歌、傳承侗族大歌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升了侗都黎平 ? 頤養勝地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本次“非遺”文化巡遊有蘆笙隊、侗族大歌隊、學生合唱團哆耶隊、琵琶歌隊 、祭薩·月也·侗款、侗戲、牛腿琴歌、侗族節日展示、蓮花鬧、笛子歌、侗族刺繡、侗族武術、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等10多個方陣,巡遊活動精彩多目、亮點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黎平縣委宣傳部 劉秀鸞 龍再謀 楊光平 林世禎 楊代富 楊秀銀 那志奎 姚進忠)

在洪州鎮平架村、小寨村,尚重鎮西迷村,岩洞鎮新洞村開辦侗族琵琶歌傳習所,在龍額鎮登曬村、茅貢鎮臘洞村開辦侗戲傳習所;組建岩洞農民侗族、銅關侗族、九龍侗族、中羅侗族等大歌隊及平架琵琶歌隊、仁義侗族大歌隊、尚重琵琶歌隊、十八寨花腔歌隊、地捫侗戲隊等;組建萬人侗族大歌合唱團,縣直單位(部門)、鄉鎮(街道)、村(居)均成立了侗族大歌合唱團。

全縣形成了全民學侗族大歌、唱侗族大歌、傳承侗族大歌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升了侗都黎平 ? 頤養勝地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本次“非遺”文化巡遊有蘆笙隊、侗族大歌隊、學生合唱團哆耶隊、琵琶歌隊 、祭薩·月也·侗款、侗戲、牛腿琴歌、侗族節日展示、蓮花鬧、笛子歌、侗族刺繡、侗族武術、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等10多個方陣,巡遊活動精彩多目、亮點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黎平縣委宣傳部 劉秀鸞 龍再謀 楊光平 林世禎 楊代富 楊秀銀 那志奎 姚進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