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蔬菜免費“體檢”不妨直接下沉到市場

12月18日訊 給蔬菜“體檢”, 僅需20分鐘就能知道是否農殘超標。 日前, 廣州市農業局舉辦農產品品質安全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邀請市民近距離參觀農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 並且將農產品免費送檢。 據介紹, 目前全市各區都有較大的定量檢測機構, 市民想要檢測, 可根據要檢測的樣品種類和檢測項目來選擇合適的機構。

與前些年相比, 現如今農產品品質安全檢測方面有了明顯進步。 主要體現在, 一者, “體檢”效率明顯提升, 只需20分鐘就可以給蔬菜做一次農殘檢測;二者, 費用直線下降, 此前檢測一把韭菜需要花5000元, 現在很多檢測專案免費了;三者, 檢測項目大幅擴圍, 農產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包括58種農藥殘留、近百項參數。 農產品品質安全檢測技術的提升, 對餐桌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保證作用。

檢測程式方面, 較之以往確實明顯提速了, 但市民在進入檢測程式之前的便利問題,

也應當想辦法化解。 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 市民如果不是居住地離檢測機構較近, 想必不會為了幾塊錢的菜, 而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往返檢測機構。 所以, 要讓蔬菜免費“體檢”發揮應有作用, 讓相關福利覆蓋到更多市民, 或許有必要讓檢測機構直接向市場下沉。

讓食品品質安全快檢站下沉進入市場, 並以開放式的姿態向市民免費開放, 可謂有益的嘗試。 一方面, 在方便市民送檢的同時, 相當於把市民吸納到了食品安全的監督隊伍中, 形成了共治共用的局面。 市民出於對食材安全的考慮, 但凡有時間, 基本上都會考慮送檢, 從而對市場的食材經營者起到震懾作用, 有利於淨化市場, 一旦市場得到了淨化,

市民送檢的頻率便會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 市場監管力量畢竟有限, 做到對各種商品逐一檢測恐非易事, 而通過市民在快檢站的分散檢測, 可以彌補市場監管的缺漏與遺失。

這方面, 上海已有嘗試。 去年2月, 上海首個食品快速檢測開放站在浦東錦德市場對外開放, 可對常用食材進行農殘、甲醛、三聚氰胺、瘦肉精等民眾關注的20個專案參數檢測, 快檢中若發現不合格樣品, 將由政府監管部門追本溯源和抽樣複檢, 並根據結果依法處置。 這一做法, 就是讓食品快檢實驗室下沉, 直接開進農貿菜市場裡, 方便買菜市民現場送檢。

鑒於曾經的食品安全環境, 食品安全快檢站進入市場, 符合供給側改革的方向。 目前,

市民在這一方面的需求, 需得到更充分有效的滿足。 同時,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進步, 歸根結底是科技進步的結果。 而科技進步的成果, 不僅可以用來為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更應開放式地為普通民眾服務, 從而實現社會共用科技進步的成果。 以此來看, 蔬菜免費“體檢”全面向市場下沉, 必能使得公共利好最大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