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NBA三雙數據大貶值 籃板和助攻拿得越來越輕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拿三雙不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 甚至成為了貶義詞。

去年, 韋少成為繼奧斯卡·羅伯特森之後首位拿到賽季三雙的球員。 雖然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但同時也亮起了紅燈:三雙已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 甚至開始貶值。

資料顯示:自2015-16賽季以來, NBA球員共拿到267次三雙。 而此前的十年, 總三雙數為337次。 換言之, 賽季平均三雙數從33.7次激增至近115次。

這意味著什麼?當然, 我們要考慮到韋少的加成作用, 它起到了因果和關聯效應, 但我們不應把這兩者混為一談。 即使把韋少的81次三雙刨除在外,

其他43名NBA球員也拿到了186次三雙, 折算出的賽季平均三雙數依然有78.9次, 還是達到了2015-16賽季前十年水準的兩倍。 所以結論是:NBA正發生一些重大改變, 韋少只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雖然NBA的得分水準略有上升, 但並非真正原因。 絕大多數的三雙都集中在得分、籃板和助攻上,

所以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自1983-84賽季以來, 只有129名球員因為得分沒有過十而未能拿到三雙。 另外, 有13名球員拿到超過500次的得分、籃板兩雙, 14名球員拿到了超過200次的得分、助攻兩雙。

所以這裡的邏輯很簡單, 過多的三雙受益於助攻或籃板。

NBA近來的趨勢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如果你關注一下平均數據, 會發現進攻籃板率呈顯著下降趨勢。

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嗎?或者說, 它與三雙增加有關係嗎?

讓我們再看看進攻籃板率與比賽節奏值的對應關係。 可以看出, NBA比賽進攻節奏加快, 進攻籃板率反而降低了。 這是合乎邏輯的:各隊追求打快, 並認識到快攻的效率更高(通常在7秒內完成進攻)。 防守端也是如此, 各隊往往因急於退防而放棄了很多搶進攻籃板的機會。

這意味著無人爭搶的防守籃板增多, 一些擅長刷三雙球員的籃板資料也因此摻雜了水分, NBA跟蹤資料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無人爭搶防守籃板資料榜

實際上, 韋少本賽季的無人爭搶防守籃板資料, 相比上賽季的場均7.8個已有所下降, 這是因為受到了隊友的分流(保羅·喬治場均4.0個)。 這是公平的, 去年哈登的場均無人爭搶防守籃板為6.0個, 但隨著克裡斯·保羅的到來, 這一資料本賽季縮水不少。

不過, 這種新趨勢也有其合理性。

比賽節奏的加快與快攻次數的增多, 意味著讓隊中最好的組織者抓下籃板, 迅速發動進攻, 是無可指摘的。 為什麼一定要大個子摘板後, 再把球傳給他?畢竟這可以節省時間, 並加快比賽速度。 實際上這種現象, 並不僅僅是出現在韋少身上。

在助攻上恐怕也是如此。他們在對手落位前發動的第一傳,每場會增加一兩次輕鬆的助攻。

更多的無人爭搶防守籃板和輕鬆助攻,讓現今NBA球員拿三雙更為輕鬆。這是一種從簡單的觀察中得出的結論,但在比較不同時代球員的三雙數據價值時,我們應該牢記這一點。

撰稿:王明琛

在助攻上恐怕也是如此。他們在對手落位前發動的第一傳,每場會增加一兩次輕鬆的助攻。

更多的無人爭搶防守籃板和輕鬆助攻,讓現今NBA球員拿三雙更為輕鬆。這是一種從簡單的觀察中得出的結論,但在比較不同時代球員的三雙數據價值時,我們應該牢記這一點。

撰稿:王明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