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NBA失誤統計太片面 怎樣給東西詹姆斯證明清白?

體壇+記者孔德昕報導

失誤在籃球比賽中是一項負面資料, 每一次失誤就意味著球權交還給對手, 同時還可能讓對手獲得一次輕鬆得分的機會。 因此當一名球員的失誤越多, 我們認為他為球隊帶來的傷害也就越大, 那麼本賽季至今的失誤榜是怎樣的呢?

1.考辛斯 5.2

2.韋少 4.8

3.哈登 4.3

4.詹姆斯 4.2

5.西蒙斯&恩比德 4.0

所以前6名是上賽季的MVP(韋少), 本賽季MVP最有力的兩位競選人(哈登&詹姆斯), 聯盟第一中鋒候選人(考辛斯)以及76人最閃耀的兩位聯盟新星。 無一例外都是出類拔萃的球員, 他們卻被認為在某一項資料上對球隊傷害最大, 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不太合理呢?那麼失誤這項資料的問題出在哪裡?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失誤是負面的, 但與此同時, 我們也要知道失誤是一項難以避免的資料, 而且它會隨著控球次數、時間以及傳球次數的增加而增多。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每場只需要接球投籃10次的球員, 和那些每場要觸球幾十次, 不斷持球發起進攻的球員相比, 其失誤的“價值”是不一樣。 極端點來說, 如果你每場觸球1次場均1失誤, 其傷害肯定比另一名球員觸球100次場均3失誤要大。

如何修正失誤資料?

對於失誤這項統計, 我們應該將其轉化成比例, 而非像現在這樣單純的資料。 那麼一個最根本的需求是, 我們想看到一名球員在進攻端做出了多大貢獻, 然後和他的失誤數對比。 這個進攻端的貢獻可以用非助攻得分+助攻對手得分來粗略概括。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得到下面這張圖, 他統計了全聯盟場均非助攻得分(黃色)+助攻隊友得分(綠色)最多的12名球員。 排在前5的是哈登、詹姆斯、韋少、保羅和沃爾。

我們用上面那項資料做縱軸, 失誤數字做橫軸, 然後就得到了下圖。

所處的位置越靠近左上就代表進攻貢獻大而失誤少, 右下角則相反。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詹姆斯、韋少、哈登都是高失誤高貢獻的代表, 而考辛斯的失誤顯然傷害更大一些, 另外保羅可謂是鶴立雞群, 因為他的失誤控制做得太好了。

助攻失誤比並不全面

除了傳統的失誤資料, 現有資料中還有一個助攻失誤比, 他比單純統計失誤更能反映問題, 但依然具有下面三個嚴重不足:

1.沒有體現出3分球的價值。

2.沒有體現出非助攻得分。

3.將控球失誤和傳球失誤等同看待。

後兩點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一些球員的優勢。 比如某名得分後衛場均助攻不多(3次), 但他卻可以每場得到30分, 同時出現3次失誤, 但他的助攻失誤比要比場均5分5助攻3失誤的後衛還低,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但如果我們用上面的創造得分/失誤的話,就可以得到一名球員為球隊貢獻了多少分才會出現一次失誤,這顯然更能反映問題。於是就有了下圖,橫軸是每場創造分數,縱軸是每次失誤創造分數。(不妨直接稱為失誤比)

可以看到哈登、詹姆斯和韋少的情況類似,貢獻多,失誤比略高於平均水準,保羅則是當之無愧的失誤比之王。另外越靠近左下角的球員也就對隊伍的傷害越大,他們貢獻不多而且很容易失誤。

但如果我們用上面的創造得分/失誤的話,就可以得到一名球員為球隊貢獻了多少分才會出現一次失誤,這顯然更能反映問題。於是就有了下圖,橫軸是每場創造分數,縱軸是每次失誤創造分數。(不妨直接稱為失誤比)

可以看到哈登、詹姆斯和韋少的情況類似,貢獻多,失誤比略高於平均水準,保羅則是當之無愧的失誤比之王。另外越靠近左下角的球員也就對隊伍的傷害越大,他們貢獻不多而且很容易失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