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今年我市多項戶籍政策惠民便民

記者日前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戶政科瞭解到, 今年以來, 我市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的統一部署, 積極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措施,

不斷放寬落戶條件、創新管理機制、完善政策體系, 推出了多項戶籍惠民政策, 極大地方便了市民辦理戶政業務。

■記者 譚祥軍 特約記者 朱方正

租房也能落戶 進城務工者遷戶口更容易

2016年9月30日, 市政府審議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十政發〔2016〕32號), 明確了在2020年以前建立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範有序、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制度, 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0%, “十三五”時期努力實現40萬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的任務目標。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任務, 今年年初, 市公安局就制定下發了工作細則, 放寬城鎮戶口遷移條件, 最大限度地為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提供方便, 全面落實市政府的部署。

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戶政科副科長王超介紹說,

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後, 凡在城鎮具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在城鎮合法就業、創業的, 持有《居住證》的, 有直系親屬投靠的, 不受年齡、居住時間限制, 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含養、繼父母), 均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據統計, 戶籍制度改革後, 辦理遷入我市城鎮落戶的有41520人, 其中從農村轉移到城鎮落戶的25620人。 今後一段時間, 我市將繼續為各類常住人口落戶城鎮提供便利條件, 為外來務工人員辦理落戶手續。

推進居住證制度 確保流動人口享受市民服務

2014年11月14日, 我市全面啟動居住證制度。 為了讓居住證真正服務群眾, 具有足夠的服務性, 市公安局辦理居住證達12萬余張;為持有居住證的流動人口核發機動車駕駛證849人、辦理機動車登記業務582人,

辦理因私出入境證件1200餘人次。

除了公安機關推出新規定, 為持有居住證的流動人口提供市民服務, 其他部門也在積極努力推進相關政策落地。

市教育局在城區指定了31所(小學19所、初中12所)學校, 作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學校, 確保在城區辦理了居住證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受教育權利。

市人社局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做好農村轉移人口的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我市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以十堰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和十堰市人才市場兩家機構為龍頭, 以66家人力資源仲介服務機構為補充, 全面消除戶籍限制,

保證全市適齡勞動人口均能自願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就業服務。

市民政局對於辦理了居住證並在居住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居民, 確保其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政治權利。

市衛計委取消戶籍地域界限, 確保外來務工人員也能與當地居民一樣享受國家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 為切實保障居民基本醫療服務, 在城區每個街道辦事處或每3萬至10萬名居民規劃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每0.8萬至1萬名居民規劃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 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個、衛生服務站86個。

公民戶口應落盡落 1.3萬余名“黑戶”有了戶口

四川廣安籍63歲的龍老漢年少時外出流浪, 後在我市定居, 沒有戶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2017年5月19日, 市公安局茅箭區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戶籍民警在經過近半年的走訪、調查、取證、采DNA等準備工作後, 順利地為老人辦理了人生中第一張居民身份證。 這是我市公安機關清理無戶口人員, 為無戶口人員補錄戶口工作的一個縮影。

無戶口人員, 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黑戶”, 這部分人雖然總量不多, 但是因為沒有正常的戶籍, 在參與社會生活、享受社會福利等方面有很多障礙。

王超介紹說, 按照“公民戶口應落盡落”、“確保公民戶籍身份資訊真實、準確、唯一”的原則和“摸清底數、找准原因、逐人施策、分類解決”的總體思路, 市公安局切實採取措施, 全面排查解決歷史遺留的無戶口人員的落戶問題。 2015年至2017年11月以來, 全市共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1.3萬餘人。 也就是說,為1.3萬余名“黑戶”上了戶口。

根據省公安廳和省衛計委聯合出臺的檔要求,要有效地解決設置在戶口登記中的前置程式和附加條件,將戶口登記與社會扶養費徵收、落實長效節育脫鉤,為基層憑《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出生登記手續掃清了障礙。我市公安戶政部門在工作中,堅持要求基層派出所認真執行相關規定,為群眾依法依規辦理戶口登記,解決了大量因社會扶養費未交納、未落實長效節育措施等無戶口人員的落戶問題。此外,對非婚生育、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無戶口人員,公安機關也在積極設法為他們辦理戶口。

王超介紹說,也有一些群眾對“不為戶口登記設置前置程式和附加條件”理解有偏差,認為有了這個規定以後可以任意上戶口,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材料,在不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情況下向公安機關施壓,要求進行戶口登記。對此,他解釋說,雖然公安機關在盡全力為所有公民登記戶口,但是原則上,1998年以後出生的公民在登記戶口時必須提供出生醫學證明以證明身份,1998年以前出生的公民在申請戶口登記時,也應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和證明人及相關線索,供公安機關走訪核實。

率先推出異地辦證

21個派出所可辦理異地身份證

2016年6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異地辦證業務,10個派出所可辦理異地身份證。這10個派出所集中在市區範圍內。

2017年4月6日,市公安局再次擴大異地身份證辦理點,對外公佈了21個可辦理異地身份證的派出所名單(詳見下表)。

從此,外省籍居民因居民身份證丟失、損壞或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需要在我市補領、換領的,當事人可憑居民戶口名簿(居住證或居住證明),或舊的居民身份證(因丟失補領的不需提供),到市內21個異地受理點申請辦理,無須再返回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領,實現“異地受理、原籍審核簽發、異地製作發放”,群眾異地辦理身份證不用來回奔波了。湖北居民在其他省(市、自治區)居住的,可以前往現居住地公安機關諮詢異地申辦事宜。到2017年7月1日,已全面實現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

截至目前,我市已在流動人口比較多的21個派出所開展辦理異地戶籍業務,全市所有派出所均可開展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業務。

新技術大量運用

居民戶籍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2017年11月22日,武當山特區公安局戶籍民警在開展重戶人員清理整頓工作時,發現轄區內男子張某與河南省鎮平縣一名王姓男子的照片極為相似,疑似重戶。

經過民警仔細核查,原來這起疑似的重戶並非真的重戶,而是張某和他失散了36年的雙胞胎弟弟。據瞭解,張某曾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出生時因家境貧窮,父母將弟弟送人了,從此兄弟失散。

為什麼張某能幸運地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呢?據武當山特區公安局政工室民警李強介紹,這得益於人像比對技術在戶籍管理中的運用,基層戶籍民警可以通過人像比對查詢系統,對可疑情況進行查詢,這大大提高了民警清查重戶、清理虛假戶口的工作效率。

除了人像比對技術,DNA鑒定等新技術也大量運用,在戶口申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年齡較大、未在正規醫療機構出生的無戶人員,無法提供足夠的身份情況證明,現在憑藉DNA鑒定,也可為認定身份提供重要依據,從而方便了群眾落戶。

也就是說,為1.3萬余名“黑戶”上了戶口。

根據省公安廳和省衛計委聯合出臺的檔要求,要有效地解決設置在戶口登記中的前置程式和附加條件,將戶口登記與社會扶養費徵收、落實長效節育脫鉤,為基層憑《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出生登記手續掃清了障礙。我市公安戶政部門在工作中,堅持要求基層派出所認真執行相關規定,為群眾依法依規辦理戶口登記,解決了大量因社會扶養費未交納、未落實長效節育措施等無戶口人員的落戶問題。此外,對非婚生育、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無戶口人員,公安機關也在積極設法為他們辦理戶口。

王超介紹說,也有一些群眾對“不為戶口登記設置前置程式和附加條件”理解有偏差,認為有了這個規定以後可以任意上戶口,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材料,在不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情況下向公安機關施壓,要求進行戶口登記。對此,他解釋說,雖然公安機關在盡全力為所有公民登記戶口,但是原則上,1998年以後出生的公民在登記戶口時必須提供出生醫學證明以證明身份,1998年以前出生的公民在申請戶口登記時,也應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和證明人及相關線索,供公安機關走訪核實。

率先推出異地辦證

21個派出所可辦理異地身份證

2016年6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異地辦證業務,10個派出所可辦理異地身份證。這10個派出所集中在市區範圍內。

2017年4月6日,市公安局再次擴大異地身份證辦理點,對外公佈了21個可辦理異地身份證的派出所名單(詳見下表)。

從此,外省籍居民因居民身份證丟失、損壞或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需要在我市補領、換領的,當事人可憑居民戶口名簿(居住證或居住證明),或舊的居民身份證(因丟失補領的不需提供),到市內21個異地受理點申請辦理,無須再返回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領,實現“異地受理、原籍審核簽發、異地製作發放”,群眾異地辦理身份證不用來回奔波了。湖北居民在其他省(市、自治區)居住的,可以前往現居住地公安機關諮詢異地申辦事宜。到2017年7月1日,已全面實現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

截至目前,我市已在流動人口比較多的21個派出所開展辦理異地戶籍業務,全市所有派出所均可開展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業務。

新技術大量運用

居民戶籍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2017年11月22日,武當山特區公安局戶籍民警在開展重戶人員清理整頓工作時,發現轄區內男子張某與河南省鎮平縣一名王姓男子的照片極為相似,疑似重戶。

經過民警仔細核查,原來這起疑似的重戶並非真的重戶,而是張某和他失散了36年的雙胞胎弟弟。據瞭解,張某曾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出生時因家境貧窮,父母將弟弟送人了,從此兄弟失散。

為什麼張某能幸運地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呢?據武當山特區公安局政工室民警李強介紹,這得益於人像比對技術在戶籍管理中的運用,基層戶籍民警可以通過人像比對查詢系統,對可疑情況進行查詢,這大大提高了民警清查重戶、清理虛假戶口的工作效率。

除了人像比對技術,DNA鑒定等新技術也大量運用,在戶口申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年齡較大、未在正規醫療機構出生的無戶人員,無法提供足夠的身份情況證明,現在憑藉DNA鑒定,也可為認定身份提供重要依據,從而方便了群眾落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