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CBA裁判們,請你們儘快學會“打電話”!

上週末的CBA賽場, 裁判又一次成為話題中心。 並不是因為錯判漏判, 而是因為一個看似怪異的舉動——接電話。

在青島男籃主場與天津男籃、深圳男籃主場對廣東男籃的比賽中, 當值裁判在觀看錄影重播時, 都接了一個電話。 “裁判還能在比賽中接電話?不會是有人授意比賽吹罰吧?”有不明真相的球迷如此揣測。 其實, 這可不是什麼“黑電話”, 而是裁判與本賽季剛成立的錄影重播中心進行溝通。

裁判難得打個電話

這裡要為姚主席點一個贊。 在姚明成為中國籃協主席之後, 對CBA進行了大力度的改革, 加速了管辦分離的步伐。 今年夏天, CBA公司就完成錄影重播中心從無到有的建設。 有業內人士認為, 以往這些設備經費是由籃管中心代管, 想用必須要經過籃管中心下屬中籃公司同意, 中籃公司是國有企業, 國有資產在使用審批過程中比較嚴格, 而且這批費用還不小。 管辦分離之後, CBA公司成立, 這也為購置錄影重播中心這些設備創造了一些條件。 但最關鍵的, 還是姚明堅持這一主張。

本賽季CBA聯賽上半程比賽裡, 錄影重播中心的使用並不常見, 大部分具有爭議的判罰, 還是由裁判觀看現場監視屏重播確定。 所以, 上週末有兩場比賽同時啟動錄影重播中心, 裁判通過電話與錄影重播中心進行溝通, 算是極其難得的。

CBA重播中心是擺設?原來NBA也這樣

“既然有了錄影重播中心, 為何不多用用?難道是擺設?”有球迷知曉真相後反倒不滿起來。 本賽季CBA上半程比賽中,

多次出現隊員踩線被漏判的情況, 特別是在北京首鋼與八一男籃的比賽中, 甚至出現最後一分鐘集中出現5處錯漏判的情況。 錯漏判過多, 會直接導致CBA聯賽裁判的公信力下降。

圖說:本賽季, 廣東隊和北京隊比賽中的爭議時刻

必須要說明, 目前CBA對錄影重播的使用, 的確存在很多需要提升之處, 但個別球迷所想也多少有些片面和不切合實際。

在NBA, 也不是所有的賽場情況都可以看重播。 今年3月13日, 奇才客場通過加時1分險勝開拓者的比賽中, 奇才隊的馬基夫·莫里斯在加時賽最後時刻投進那個制勝球之前, 他的腳已經踩到了邊線。但是裁判漏判了。這一情況和CBA最近的漏判十分類似。

一切,都是規矩。根據NBA的錄影回看規則,裁判有權回看錄影的情況包括:最初已經被裁判響哨的踩線或出界判罰,裁判有權回看錄影;球出界,但無法確定是哪名球員將球碰出界時,裁判有權回看錄影。一個球員踩線並未被吹罰,在球進的情況下,裁判無權回看錄影。CBA錄影重播也沒有把這樣的情況列入重播範圍之內。

那為什麼踩線這樣的事情,已經能做到全場無死角的NBA,卻不放在回看之列呢?道理並不難懂——如果這也看那也看,那現場還要裁判幹嘛?直接技術台裡的工作人員看重播指揮就行。從技術上說,這的確沒問題,而且必然更加公正。但這樣的話一場比賽估計要打5個小時,對觀賞性損害太大。

圖說:什麼球都要錄影重播來判定?這樣的話NBA肯定沒人看了。

這也就是為何常規犯規也是不能改判的原因。很多打手、帶球撞人、碰瓷、移動掩護等犯規,NBA也存在很多誤判,但卻不會更改。哪怕裁判自己都後悔了,也不能改判。這是保證賽事精彩的前提。因此哪怕NBA已經如此成熟,世界上仍不存在絕對公正公平無瑕疵的籃球比賽。

重播只是輔助,裁判才是“第一生產力”

必須要強調,如今的CBA,錄影重播中心只是作為臨場裁判判罰時另外一隻眼睛。它的本質功能只是幫助裁判,並不是直接做出判罰,最終吹罰權還是交給現場裁判。因此,現場裁判的錄影重播意識和能力就變得特別重要——什麼情況下判斷要使用錄影重播?什麼情況需要電話求助於重播中心……

在該用的時候使用重播,同時保持比賽的流暢和觀賞性,如今CBA對裁判的要求的確越來越高。裁判的能力和執法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CBA的裁判隊伍要趕上外界的期待,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至少上一輪CBA兩位元裁判舉起電話的那一幕,已經代表了一種進步。

當然,要進步的還不僅僅是現場裁判。CBA的錄影重播中心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和NBA的差距依然不小。硬體上,在於從現場回傳信號的數量不同,對於這一點CBA競賽總經理張雄做了詳細的解釋,“我們的基本設施和NBA是一樣的,他們從現場回傳回來的線路可能有8到9路,我們只有1路。為什麼差別那麼大?主要因為成本,傳輸一路回來需要兩千多萬。”如此看來,CBA的錄影重播中心在品質上的提高要依賴于傳輸技術成本的下降以及後期商業開發的推進。

圖說:CBA和NBA的錄影重播中心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軟體上則在於重播中心的人員。錄影重播中心設有三個崗位,分別是重播專員、值班裁判和重播裁判。這支隊伍的建設也需要時日,比如三個崗位之中,重播專員就不是專職的,這些人主要是來自首都體育院校高材生,在完成了相關培訓之後上崗。不管怎麼說,雖然還存在諸多不足和缺陷,質疑和爭議也沒有停歇,但是不得不說——CBA畢竟走出了這一步,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姚勤毅 他的腳已經踩到了邊線。但是裁判漏判了。這一情況和CBA最近的漏判十分類似。

一切,都是規矩。根據NBA的錄影回看規則,裁判有權回看錄影的情況包括:最初已經被裁判響哨的踩線或出界判罰,裁判有權回看錄影;球出界,但無法確定是哪名球員將球碰出界時,裁判有權回看錄影。一個球員踩線並未被吹罰,在球進的情況下,裁判無權回看錄影。CBA錄影重播也沒有把這樣的情況列入重播範圍之內。

那為什麼踩線這樣的事情,已經能做到全場無死角的NBA,卻不放在回看之列呢?道理並不難懂——如果這也看那也看,那現場還要裁判幹嘛?直接技術台裡的工作人員看重播指揮就行。從技術上說,這的確沒問題,而且必然更加公正。但這樣的話一場比賽估計要打5個小時,對觀賞性損害太大。

圖說:什麼球都要錄影重播來判定?這樣的話NBA肯定沒人看了。

這也就是為何常規犯規也是不能改判的原因。很多打手、帶球撞人、碰瓷、移動掩護等犯規,NBA也存在很多誤判,但卻不會更改。哪怕裁判自己都後悔了,也不能改判。這是保證賽事精彩的前提。因此哪怕NBA已經如此成熟,世界上仍不存在絕對公正公平無瑕疵的籃球比賽。

重播只是輔助,裁判才是“第一生產力”

必須要強調,如今的CBA,錄影重播中心只是作為臨場裁判判罰時另外一隻眼睛。它的本質功能只是幫助裁判,並不是直接做出判罰,最終吹罰權還是交給現場裁判。因此,現場裁判的錄影重播意識和能力就變得特別重要——什麼情況下判斷要使用錄影重播?什麼情況需要電話求助於重播中心……

在該用的時候使用重播,同時保持比賽的流暢和觀賞性,如今CBA對裁判的要求的確越來越高。裁判的能力和執法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CBA的裁判隊伍要趕上外界的期待,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至少上一輪CBA兩位元裁判舉起電話的那一幕,已經代表了一種進步。

當然,要進步的還不僅僅是現場裁判。CBA的錄影重播中心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和NBA的差距依然不小。硬體上,在於從現場回傳信號的數量不同,對於這一點CBA競賽總經理張雄做了詳細的解釋,“我們的基本設施和NBA是一樣的,他們從現場回傳回來的線路可能有8到9路,我們只有1路。為什麼差別那麼大?主要因為成本,傳輸一路回來需要兩千多萬。”如此看來,CBA的錄影重播中心在品質上的提高要依賴于傳輸技術成本的下降以及後期商業開發的推進。

圖說:CBA和NBA的錄影重播中心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軟體上則在於重播中心的人員。錄影重播中心設有三個崗位,分別是重播專員、值班裁判和重播裁判。這支隊伍的建設也需要時日,比如三個崗位之中,重播專員就不是專職的,這些人主要是來自首都體育院校高材生,在完成了相關培訓之後上崗。不管怎麼說,雖然還存在諸多不足和缺陷,質疑和爭議也沒有停歇,但是不得不說——CBA畢竟走出了這一步,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姚勤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