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理2014早春2月旅遊攻略

作者:lilijia0627

大理2014早春2月旅遊攻略

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 也是雲南早期文化發展的中心, 素有“經藏之都”的美名。 早在南詔時期, 大理的文化已相當發達, 崇聖三塔便是古代文化的象徵, 張順、王奉宗的《南詔畫卷》、張勝溫的《大理畫卷》等佳作, 充分說明了大理是一座古老的歷史名城。 蜀漢諸葛亮南征大理時置雲南郡, 唐代南詔國、宋代大理國在此設都。 這個城市很早便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自古即以“風花雪月”四景著稱:所謂“下關風”是因下關位於埡口, 風季時狂風呼嘯穿街掃巷(呵呵,

真的見識到“下關風”的厲害, 白天陣風應該達到6-7級左右, 夜半風嘯如同鬼哭狼嚎;當地人說風大時感覺可以掀翻行駛中的汽車!OH,MYGOD!我雖是一個北方人也被嚇到!), 一出下關, 則風煙寥寥, 不見稻浪;“上關花”據大理府志記載:“山茶樹高六丈, 其質似桂, 其花白, 每朵十二瓣, 應十二月, 過閏月則朵一瓣, 俗以先人遺種, 在大理府和山之麓, 土人因其地名之”。 蒼山山勢雄偉, 南北長四十二公里, 上有十九峰、十八溪, 山頂積雪終年不化, 銀裝素裹璀璨奪目, 這便是大理三景“蒼山雪”;洱海清澈如鏡, 宜泛舟漫遊;每當皓月當空, 蒼山銀峰粼粼閃爍, 銀光月色交相輝映, 白族漁姑出沒于波光樹影之間, 這就是大理四景“洱海月”。

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

又名葉榆城、中和鎮, 位於下關以北13公里, 背靠蒼山, 面臨洱海。 據文獻記載, 城牆高2丈5尺, 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 上有城樓, 分別叫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 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 城牆的外牆為磚, 上列矩碟, 下環城溝。 城內市井儼然, 佈局呈棋盤狀, 從南到北有5條街, 從東到西有8條巷。 古城外有條護城河, 城內街道都是南北、東西走向, 是典型的棋盤式佈局。 古城建築為清一色青瓦屋面十分古樸, 蒼山雪泉進城過街, 向東直奔洱海。 在大理古城內遊覽免費, 主要靠步行。

交通指南

航空:大理機場位於鳳儀鎮和海東鄉交界處, 距離大理市區12公里。 從下關到大理機場可乘7路公車, 如果乘坐計程車約需80元。

公路:在大理州境內旅遊, 交通基本只能依靠各種大巴和中巴。 目前有大理客運總站、下關客運站、大運車站以及大理客運站古城發車處。

大理客運總站:位於下關建設路21號(民生購物廣場對面), 是大理最大的長途汽車客運站, 有發往省內昆明、麗江、六庫等地的長途客車, 同時也有開往外省的長途車。 下關客運站:位於下關建設路, 車站主要運營發往大理所屬郊縣以及昆明、麗江、香格里拉、六庫、騰沖、瑞麗、景洪等省內地區的長途客車。 大運車站:位於下關建設路, 大運賓館旁, 大理市客運總站對面, 是大理第二大汽車站, 主要運營發往大理周邊郊縣以及省內昆明、麗江等地的長途汽車。

計程車:大理市內的普通計程車起步價為5元/3公里,

之後1.4元/公里;桑塔納起步價為6元/3公里, 之後1.6元/公里。 從下關到大理機場、大理古城以及一些景區的計程車經常不打表, 需要討價還價。 Tips:從下關打車到古城的費用為40元左右。

自行車:大理古城博愛路紅山茶賓館旁就有自行車出租, 租金是10-12元/天, 需要押金。

旅遊居住及出行建議:如果度假深度遊可選擇古城區客棧居住, 大理古城及其延伸區域範圍寬闊, 古城邊緣及外部區域有很多清幽的白族建築特色的客棧, 古城地區租車騎行、旅遊中巴和油輪都很方便, 有鬧中取靜的意思。 如果扶老攜幼或還有往大理州周邊16個縣村或麗江、昆明、迪慶等行程安排(無論走陸路、鐵路還是飛機), 建議住在下關地區,

交通非常便利, 並且洱海遊輪大理港也在附近;還有豐富的酒店賓館、特色餐飲業、現代商業、體育、醫療等設施, 單身、家庭游或休閒游都很適合!

購物攻略

在古城或下關, 可以買到用天然大理石製作的文房四寶、花盆、花瓶、燈具等大理石工藝品。 富有民族特色的白族蠟染、紮染更是人見人愛的手工藝品, 在下關及古城也隨處可見;大理州鄧川乳扇非常出名, 各土雜店及農貿市場有售;下關沱茶, 形如蘑菇帽, 香氣獨特, 在各土雜店有售;大理雪梨, 產於洱海東岸, 肉質雪白嫩細;劍川木雕, 原為劍川民間工匠製作的傢俱、門窗、屏風等, 近年開發了一些工藝品小雕件, 供遊客攜帶, 在各工藝品店有售。

特色菜指南

●白族的三道茶(白族人招待貴賓的茶, 分三道,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最早是大理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種禮儀,經過發展這種禮儀已經成了白族接待來客的最高禮儀。三道茶分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多為烤制,因味苦而得名,民間又稱為響雷茶;甜茶是因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紅糖而茶味帶甜;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還加入烤黃的乳扇,喝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回味,故又稱回味茶。推薦:品茶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喜洲的嚴家大院以及在洱海遊船上、大理古城文獻樓(大理南詔文化城內),那裡的歌舞與三道茶一樣令人回味。

●白族餌塊:餌塊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鹵、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

●火粑肉餌絲: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道獨具特色的小吃。相傳,當年皮邏閣曾用它招待大唐使節,被譽為南詔故地飲食文化的一大品牌,目前仍是南詔古街上最具特色的名小吃。最地道的選料要用巍山有名的“黃皮谷”米,製成的餌絲色澤潔白,口感細軟甜潤,而且不脆不粘。烹煮餌絲也有學問,將餌絲在八成燙的開水中燙到熟而不爛之時,加上燉好的肉、湯汁,放上蔥花、醬油、巍山草場山上的大紅袍花椒所制的麻油,再添加蒜汁、香焙辣椒面等,這樣的火巴肉餌絲吃起來湯汁鮮美,味道濃香,入口令人回味無窮。推薦餐廳:洋人街“山腳下的男人”。

●涼雞米線:是大理古城小吃中的當家花旦。

●大理砂鍋魚:是大理地方名菜之一,選用祥雲出產的好砂鍋,將嫩雞片、冬菇、白菜、豆腐、粉絲等十餘種鮮臘配料,再加上洱海中捕來的弓魚、黃殼魚、或鯉魚燉制而成。遊客可在遊船上,以及下關或大理各大飯店品嘗得到這道名肴。砂鍋魚48元/小鍋,足夠3-4人吃,味道非常鮮美。

●大理酸辣魚:酸辣魚之所以聞名,主要離不開大理洱海的鯽魚、水、白木瓜。只有這“三項指標”絕對正宗,那這道菜的味道才可能絕對可口。第一吃的是酸,白木瓜的酸夾著木瓜特有的果香與微甜;要說第二,那當然吃的就是幹辣椒面與糟辣椒搭配而成的辣和酸了。活水煮鮮魚,吃起來絕對地爽口。

●洱海弓魚:產于雲南大理,又稱“工魚”,正式名稱為大理裂腹魚,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弓魚體形不大,每條約二至四兩重,其肉質嫩軟而細膩可口,且籽多刺少苦膽小,味道特鮮美。現因資源破壞等原因,已瀕臨滅絕。

●彌渡卷蹄: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於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卷蹄食法多樣,蒸、煮、單食或配菜烹製,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大理生皮:生皮,白語又叫“黑格”,即生的豬皮和豬肉。逢年過節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總會以涼拌生皮作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區有洱源、鶴慶、大理市周邊鄉鎮等幾處,其中洱源的生皮為上品,選材、製作和蘸水都特別講究。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熟化加工。

●喜洲粑粑:一種麵食,因源於大理喜洲鎮而得名。分甜、鹹兩類。民間常用上下底火烤制。

●大理乳扇(一種乳製品):鄧川水草豐茂,家家戶戶都養奶牛,故有“乳牛之鄉”的稱譽。鄧川乳扇,造型獨特,食用方便,甜、咸適宜,是名特小吃。

●醃螺螄:洱海盛產螺螄,白族喜食螺螄,吃法有多種多樣,醃螺螄是一種獨特的吃法。

大理州各縣線路及景區(點)參考價格:

大理的景點比較分散,要遊遍大理風光,四人左右包車最便宜便捷,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花費,5天就能轉完大理主要景點。其中:蒼山景區,蒼山大峽谷的奇、秀、險,最好準備一天時間;洱海景區推薦線路為三塔→喜洲鎮(白族民居)→周城(蝴蝶泉)→雙廊鄉(南詔風情島)→挖色鄉(小普陀)→海東鄉(天鏡閣)→洱海邊→返回古城。

●古城區:明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修建並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鏡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生意盎然,並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大理古城內至今還保留著一些遺址遺跡,現代商鋪、酒吧林立,讓這裡有一種時空交錯之感。

●蒼山附近:大理蒼山一帶有蝴蝶泉、天龍八影視城等景點,蒼山腳下的崇聖寺建于南詔保和時期,崇聖寺三塔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注:如果不坐索道,蒼山遠遠望去沒什麼看頭。蒼山有兩條索道,蒼山小索道往返60元;清碧溪(感通)大索道往返80元,建議乘坐感通大索道上去,乘蒼山小索道下山。

崇聖寺三塔:曾經是南詔的象徵,也是大理的標誌性景點。三塔原是南詔時期一組規模龐大的佛教建築的一部分,主塔又名千尋塔,正東砌照壁,鐫有“永鎮山川”4字;後因戰亂等原因其他的建築被毀,只剩下三塔成為後人憑弔歷史的依據。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複建了崇聖寺原有佛教建築,景區門票:121元∕人,70歲以上憑老年證或身份證免票。如果從大理古城前往景區,可選擇步行,只需半小時;如果從下關出發,可以坐旅遊專線車(無人售票,1.5元∕人),只需半小時。注:三塔景區、蝴蝶泉景區和洱海遊船以旅行社團隊名義可以拿到優惠套票,300元∕人,當日有效;你可以選擇其中任意景區遊玩也可全部遊玩,等你拿著套票打卡進入其中任一景區後,他們會把票收走到下一景區繼續收錢帶人組團。安全提示:拿到套票核實真假後再給錢,跟著臨時黑導進入景區後再交票!

蝴蝶泉:蝴蝶泉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裡曾經有過蝴蝶成團翻飛的獨特景象。而它的聞名卻借助於五十年代的電影《五朵金花》。令人惋惜的是,近十數年,人們已經很難看到美麗的蝴蝶盛會。不過蝴蝶館裡還可觀賞到很多種人工飼養的蝴蝶。旅遊專線車票價5—8元,門票:60元。

●洱海附近:如果在大理古城遊覽之後在到洱海的話,可以步行到洱海邊。洱海周邊有很多島嶼和漁村,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如一顆顆散落于水中的珍珠,是大理景點的精髓。蒼山號、洱海號大油輪每天兩趟:上午9點和下午2點開船,142元/人/單程,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1.2—1.4米半票。票價包括景點門票、船票、導遊全程、三道茶歌舞表演等。遊船全程線路:大理港碼頭→洱海(遠觀洱海公園,金梭島,天鏡閣,小普陀,途中在船上欣賞白族鼓舞)→南詔風情島(南詔王避暑行宮,阿嵯漢白玉觀音)→桃花塢碼頭→蝴蝶泉→三塔公園→大理古城(才村碼頭)→大理港碼頭。

喜洲白族民居:喜洲鎮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民居建築保存得最完好的,有助於全面瞭解“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築特色。嚴家大院和董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雙廊鎮:位於大理市東北部,洱海東北岸,東與佛教名山—雞足山相連,西臨洱海,南與市內挖色鎮相接,北與上關鎮和鶴慶縣黃坪鎮接壤,居住人口中有84%是白族。因門迎洱海碧波,遠眺蒼山十九峰,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的美譽。洱海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景,雙廊處在“蘿蒔曲”、“蓮花曲”兩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詔風情島、玉幾島分列其左右,且“雙曲”環抱“雙島”故而得名—雙廊。臨水一帶有紅山景帝祠、正覺寺、天生營、飛燕寺、雙廊魁星閣、玉波閣、毗舍古戰場、砂牛半島、南詔風情島、島依旁半島、蛇山半島、大建旁魁星閣、龜山、金鎊寺、文昌宮、蓮花曲、青山摩崖石刻、鳳浪箐溶洞等;東居山一帶有大王廟、余金庵、護法寺、心一橋、天生橋、石牛坪、三鍋樁、金玉橋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地理環境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風情,被譽為“蒼洱風光第一鎮”。

●古城周邊:大理古城周邊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景點,這些地方旅遊開發並不成熟,環境少了人為的修飾,多了幾分古樸自然,佛教聖地雞足山、丹霞地貌石寶山等都很值得一遊。

分三道,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最早是大理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種禮儀,經過發展這種禮儀已經成了白族接待來客的最高禮儀。三道茶分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多為烤制,因味苦而得名,民間又稱為響雷茶;甜茶是因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紅糖而茶味帶甜;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還加入烤黃的乳扇,喝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回味,故又稱回味茶。推薦:品茶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喜洲的嚴家大院以及在洱海遊船上、大理古城文獻樓(大理南詔文化城內),那裡的歌舞與三道茶一樣令人回味。

●白族餌塊:餌塊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鹵、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

●火粑肉餌絲: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道獨具特色的小吃。相傳,當年皮邏閣曾用它招待大唐使節,被譽為南詔故地飲食文化的一大品牌,目前仍是南詔古街上最具特色的名小吃。最地道的選料要用巍山有名的“黃皮谷”米,製成的餌絲色澤潔白,口感細軟甜潤,而且不脆不粘。烹煮餌絲也有學問,將餌絲在八成燙的開水中燙到熟而不爛之時,加上燉好的肉、湯汁,放上蔥花、醬油、巍山草場山上的大紅袍花椒所制的麻油,再添加蒜汁、香焙辣椒面等,這樣的火巴肉餌絲吃起來湯汁鮮美,味道濃香,入口令人回味無窮。推薦餐廳:洋人街“山腳下的男人”。

●涼雞米線:是大理古城小吃中的當家花旦。

●大理砂鍋魚:是大理地方名菜之一,選用祥雲出產的好砂鍋,將嫩雞片、冬菇、白菜、豆腐、粉絲等十餘種鮮臘配料,再加上洱海中捕來的弓魚、黃殼魚、或鯉魚燉制而成。遊客可在遊船上,以及下關或大理各大飯店品嘗得到這道名肴。砂鍋魚48元/小鍋,足夠3-4人吃,味道非常鮮美。

●大理酸辣魚:酸辣魚之所以聞名,主要離不開大理洱海的鯽魚、水、白木瓜。只有這“三項指標”絕對正宗,那這道菜的味道才可能絕對可口。第一吃的是酸,白木瓜的酸夾著木瓜特有的果香與微甜;要說第二,那當然吃的就是幹辣椒面與糟辣椒搭配而成的辣和酸了。活水煮鮮魚,吃起來絕對地爽口。

●洱海弓魚:產于雲南大理,又稱“工魚”,正式名稱為大理裂腹魚,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弓魚體形不大,每條約二至四兩重,其肉質嫩軟而細膩可口,且籽多刺少苦膽小,味道特鮮美。現因資源破壞等原因,已瀕臨滅絕。

●彌渡卷蹄: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於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卷蹄食法多樣,蒸、煮、單食或配菜烹製,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大理生皮:生皮,白語又叫“黑格”,即生的豬皮和豬肉。逢年過節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總會以涼拌生皮作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區有洱源、鶴慶、大理市周邊鄉鎮等幾處,其中洱源的生皮為上品,選材、製作和蘸水都特別講究。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熟化加工。

●喜洲粑粑:一種麵食,因源於大理喜洲鎮而得名。分甜、鹹兩類。民間常用上下底火烤制。

●大理乳扇(一種乳製品):鄧川水草豐茂,家家戶戶都養奶牛,故有“乳牛之鄉”的稱譽。鄧川乳扇,造型獨特,食用方便,甜、咸適宜,是名特小吃。

●醃螺螄:洱海盛產螺螄,白族喜食螺螄,吃法有多種多樣,醃螺螄是一種獨特的吃法。

大理州各縣線路及景區(點)參考價格:

大理的景點比較分散,要遊遍大理風光,四人左右包車最便宜便捷,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花費,5天就能轉完大理主要景點。其中:蒼山景區,蒼山大峽谷的奇、秀、險,最好準備一天時間;洱海景區推薦線路為三塔→喜洲鎮(白族民居)→周城(蝴蝶泉)→雙廊鄉(南詔風情島)→挖色鄉(小普陀)→海東鄉(天鏡閣)→洱海邊→返回古城。

●古城區:明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修建並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鏡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生意盎然,並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大理古城內至今還保留著一些遺址遺跡,現代商鋪、酒吧林立,讓這裡有一種時空交錯之感。

●蒼山附近:大理蒼山一帶有蝴蝶泉、天龍八影視城等景點,蒼山腳下的崇聖寺建于南詔保和時期,崇聖寺三塔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注:如果不坐索道,蒼山遠遠望去沒什麼看頭。蒼山有兩條索道,蒼山小索道往返60元;清碧溪(感通)大索道往返80元,建議乘坐感通大索道上去,乘蒼山小索道下山。

崇聖寺三塔:曾經是南詔的象徵,也是大理的標誌性景點。三塔原是南詔時期一組規模龐大的佛教建築的一部分,主塔又名千尋塔,正東砌照壁,鐫有“永鎮山川”4字;後因戰亂等原因其他的建築被毀,只剩下三塔成為後人憑弔歷史的依據。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複建了崇聖寺原有佛教建築,景區門票:121元∕人,70歲以上憑老年證或身份證免票。如果從大理古城前往景區,可選擇步行,只需半小時;如果從下關出發,可以坐旅遊專線車(無人售票,1.5元∕人),只需半小時。注:三塔景區、蝴蝶泉景區和洱海遊船以旅行社團隊名義可以拿到優惠套票,300元∕人,當日有效;你可以選擇其中任意景區遊玩也可全部遊玩,等你拿著套票打卡進入其中任一景區後,他們會把票收走到下一景區繼續收錢帶人組團。安全提示:拿到套票核實真假後再給錢,跟著臨時黑導進入景區後再交票!

蝴蝶泉:蝴蝶泉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裡曾經有過蝴蝶成團翻飛的獨特景象。而它的聞名卻借助於五十年代的電影《五朵金花》。令人惋惜的是,近十數年,人們已經很難看到美麗的蝴蝶盛會。不過蝴蝶館裡還可觀賞到很多種人工飼養的蝴蝶。旅遊專線車票價5—8元,門票:60元。

●洱海附近:如果在大理古城遊覽之後在到洱海的話,可以步行到洱海邊。洱海周邊有很多島嶼和漁村,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如一顆顆散落于水中的珍珠,是大理景點的精髓。蒼山號、洱海號大油輪每天兩趟:上午9點和下午2點開船,142元/人/單程,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1.2—1.4米半票。票價包括景點門票、船票、導遊全程、三道茶歌舞表演等。遊船全程線路:大理港碼頭→洱海(遠觀洱海公園,金梭島,天鏡閣,小普陀,途中在船上欣賞白族鼓舞)→南詔風情島(南詔王避暑行宮,阿嵯漢白玉觀音)→桃花塢碼頭→蝴蝶泉→三塔公園→大理古城(才村碼頭)→大理港碼頭。

喜洲白族民居:喜洲鎮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民居建築保存得最完好的,有助於全面瞭解“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築特色。嚴家大院和董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雙廊鎮:位於大理市東北部,洱海東北岸,東與佛教名山—雞足山相連,西臨洱海,南與市內挖色鎮相接,北與上關鎮和鶴慶縣黃坪鎮接壤,居住人口中有84%是白族。因門迎洱海碧波,遠眺蒼山十九峰,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的美譽。洱海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景,雙廊處在“蘿蒔曲”、“蓮花曲”兩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詔風情島、玉幾島分列其左右,且“雙曲”環抱“雙島”故而得名—雙廊。臨水一帶有紅山景帝祠、正覺寺、天生營、飛燕寺、雙廊魁星閣、玉波閣、毗舍古戰場、砂牛半島、南詔風情島、島依旁半島、蛇山半島、大建旁魁星閣、龜山、金鎊寺、文昌宮、蓮花曲、青山摩崖石刻、鳳浪箐溶洞等;東居山一帶有大王廟、余金庵、護法寺、心一橋、天生橋、石牛坪、三鍋樁、金玉橋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地理環境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風情,被譽為“蒼洱風光第一鎮”。

●古城周邊:大理古城周邊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景點,這些地方旅遊開發並不成熟,環境少了人為的修飾,多了幾分古樸自然,佛教聖地雞足山、丹霞地貌石寶山等都很值得一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