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冰火兩重天——網路小貸行業的2017映射

2017年是中國互聯網金融誕生10周年。 然而, 在10周歲的這一年, 很多人猜中了開頭, 卻沒猜中結局。

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 在2017年的 “Fintech”概念的風口之上, 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到了年底卻劇情翻轉, 引來了一輪前所未有的監管風暴。

趣店在2017年的命運起伏, 深刻反映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各種症候, 而2018年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 將在新的起點上重新洗牌。

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引發的消費升級大背景之下, 誰既能跟上時代步伐、探索創新邊界, 又能擁抱監管、在合規邊界內起舞, 誰才能成為2018年行業的倖存者。

Fintech探路者與背鍋俠

今年4月末登陸紐交所的信而富, 被視為第二家修成正果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新貴, 然而卻在掛牌前夜大幅下調發行價, 把公司以低於融資估值的價格出售。 信而富的CFO沈筠卿在華爾街的餐館大哭一場。

誰都沒有料到, 不到半年之後, 趣店以43%的溢價開盤, 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從1.0過渡到2.0時代的鐘聲, 敲得如此響亮。

實際上, 趣店上市, 既是互聯網金融行業關鍵字。 從“P2P”到“Fintech”的切換標誌, 也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從1.0到2.0的分水嶺。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 1.0與2.0的關鍵區別, 在於普惠程度, 即覆蓋人群的數量規模,

以及所提供服務中的科技含量。

顯然, 以趣店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扮演了迎合全民消費升級、覆蓋5億非信用卡群體的探路者角色。 而且, 其本身自帶的電商消費場景還會覆蓋大量信用卡人群產生消費。 這實際上是離“普惠金融”最接近的一塊消費金融業務。 是在新時代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探索, 在很大程度上可稱為是一場科技金融革新。

有誰還記得“為富人說話, 替窮人辦事”的經濟學家茅于軾, 在十多年前的小額貸款嘗試?2006年的《學習時報》, 刊登了茅于軾的文章《推廣小額貸款的若干問題》。 文章提到, 高利息是小額貸款的必要, 這一點是全世界幾十年搞小額貸款總結出來的一項主要經驗。

茅于軾老人還健在, 但恐怕沒有料到他的小貸理想, 在10年後由Fintech新貴群體, 以如此迅猛的速度, 迅速覆蓋了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

所謂“宜人貸20個月漲14倍, 拍拍貸半年賺10億。 ” 拍拍貸的交易額從0到100億用了9年, 從100億到200億卻只用了5個月——這些公開披露的經營資料, 顯示出趣店和拍拍貸等Fintech公司在2016年之後的盈利高增長, 也充分說明了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服務缺口有多麼巨大。

當然, 樹大就招風。 在互金2.0時代第一個成功登陸紐交所的趣店, 成為背負整個行業消極評價的背鍋俠。

其實, 監管政策出臺之前, 引發的關於Fintech 的大討論, 是有廣泛意義的——消費金融為主題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第二波浪潮,

其行業的邊界探尋才剛剛開始。 而科技金融行業, 是中國互聯網超越美國互聯網, 成為世界創新引擎的一個標誌。

從這波風口開始, 到隨後的共用經濟, 再到新零售, 中國互聯網把美國甩的越來越遠。

這是趣店在2017年探路金融科技行業的另一重重要意義。

“次級現金貸”與互金新格局

根據權威機構調研,截至2016年底,中國總杠杆率達到257%,其中居民部門、政府部門與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杆率分別為44%、46%與166%,中國居民部門杠杆率顯著低於非金融企業杠杆率。實際上,中國居民杠杆率也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不僅低於美日等發達國家,也低於馬來西亞、泰國等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居民杠杆率並不高。

2016年底,中國人均廣義消費貸為2601美元,美國為1.13萬美元,是中國的4.34倍。狹義消費貸滲透率仍很低,2016年,中國狹義消費貸占消費支出的比例是20%,美國大約30%的水準,而韓國更高超過40%。所以,中國消費信貸發展並不充分,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居民收入增長,消費信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搞清楚這個社會基本面之後,趣店以及同行們所面臨的行業問題,就更容易精確化表述:Fintech服務平臺在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下提供優質的消費金融服務,是歷史大趨勢,那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規範的是什麼經營行為?要整頓的是什麼公司和什麼業務?

《通知》中的文字比較明確,監管部門要整頓的是“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無抵押”四大特徵的線上貸款平臺。

而具備這些特徵的平臺,往往具有利息畸高、不當催收、多頭借貸、無牌照經營、使用者資訊洩漏等不良特徵。

其實,就在《通知》下發的前後,業內很多人都把這場整頓的目的描述成“防止次貸危機”。

這種描述非常準確,經歷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時代的人都還記憶猶新。

這也就意味著,“次級現金貸”才是此次《新規》的劍鋒所指。《通知》的目的在於把現金貸業務圈定在消費金融的框架內。實際上,在《通知》下發之前,已經有一些媒體,拋出了“剝離、取締現金貸之中的‘次級現金貸’業務”的觀點。

正如螞蟻金服副總裁陳龍,在《財經》發表的署名文章《準確定義現金貸是解題的關鍵》中所指出的那樣:

“無論從覆蓋物件、風控能力、利率水準、催收手段看,現金貸和商業模式相對成熟、可持續的信用類現金貸有本質區別,不應混為一談。現在社會關心的各種現金貸問題,實際上只是狹義消費貸中風險人群較多、風控能力較弱、利率較高的一種。背後的核心癥結,是放貸機構缺乏消費場景或者大資料風控能力。毋庸置疑,在從事現金貸的機構中,也不乏具備核心競爭力、操作規範、為使用者提供了救急之需的機構。”

在《通知》下發之後,螞蟻金服、趣店等也都也都第一時間表態,積極擁護監管政策。

基於這些共識,我們再回頭來認真考察這個目前爭議頗多行業的代言者趣店。

首先,要明確的第一點是:趣店有自己的消費場景。

眾所周知,趣店是由前身趣分期加入電商場景擴充而來。並且,趣店的資金中轉和風控,都要依賴支付寶通道,而支付寶本身就是服務於天貓和淘寶——兩個中國線上最大消費場景的支付工具,所以除了自有的商城之外,趣店也不可避免地為天貓和淘寶提供著客源。

此外,趣店的風控,本身是依託於“中國FICO”——螞蟻金服的賦能支持。實際上,作為趣店的戰略投資方,螞蟻金服使“乾兒子”趣店成為了自己“征信資料開放”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政策、資本與科技,是商業永恆的三大變數和推動力。從這三方面考量,在《通知》已經實錘落下的背景之下,無論是背後的資本、上市的先發優勢,還是依託螞蟻金服的高科技信用授權與風險控制系統,趣店都比別的Fintech平臺多出了不少優勢。與用高利潤覆蓋高風險的“次級現金貸”,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新生事物往往都要經歷“興起——被關注和追捧——過熱——調整和重新審視——沉澱發展——成熟”的過程。從這個更深層的視角看,外部的質疑也好,《通知》的嚴厲也罷,都是促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回歸金融行業本源,更好地為普羅大眾服務的良性干預與必經之路。

在2017年的最後20天,在美國上市的主要5家Fintech公司股價紛紛回升。這可視為資本對於這個行業,正在重新走向有序化、規範化的一種積極回應。

隨著11月21日小貸牌照審批被叫停,以及緊隨其後的12月1日《新規》落地,金融強監管時代到來,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現金貸行業也結束了野蠻增長態勢,和P2P一樣從亂到治,進入規範化、標準化發展階段,以趣店為代表的Fintech公司,其自身的消費金融公司屬性會越來越明顯。而在這個過程中,“次級現金貸”很難再有立足之地。

而縮小“互聯網金融”與“科技金融”的差距,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在2018年進化的最大主題。而趣店們的進階之路,也應被視為是中國整個互聯網金融科技行業的進階之路。

“次級現金貸”與互金新格局

根據權威機構調研,截至2016年底,中國總杠杆率達到257%,其中居民部門、政府部門與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杆率分別為44%、46%與166%,中國居民部門杠杆率顯著低於非金融企業杠杆率。實際上,中國居民杠杆率也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不僅低於美日等發達國家,也低於馬來西亞、泰國等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居民杠杆率並不高。

2016年底,中國人均廣義消費貸為2601美元,美國為1.13萬美元,是中國的4.34倍。狹義消費貸滲透率仍很低,2016年,中國狹義消費貸占消費支出的比例是20%,美國大約30%的水準,而韓國更高超過40%。所以,中國消費信貸發展並不充分,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居民收入增長,消費信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搞清楚這個社會基本面之後,趣店以及同行們所面臨的行業問題,就更容易精確化表述:Fintech服務平臺在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下提供優質的消費金融服務,是歷史大趨勢,那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規範的是什麼經營行為?要整頓的是什麼公司和什麼業務?

《通知》中的文字比較明確,監管部門要整頓的是“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無抵押”四大特徵的線上貸款平臺。

而具備這些特徵的平臺,往往具有利息畸高、不當催收、多頭借貸、無牌照經營、使用者資訊洩漏等不良特徵。

其實,就在《通知》下發的前後,業內很多人都把這場整頓的目的描述成“防止次貸危機”。

這種描述非常準確,經歷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時代的人都還記憶猶新。

這也就意味著,“次級現金貸”才是此次《新規》的劍鋒所指。《通知》的目的在於把現金貸業務圈定在消費金融的框架內。實際上,在《通知》下發之前,已經有一些媒體,拋出了“剝離、取締現金貸之中的‘次級現金貸’業務”的觀點。

正如螞蟻金服副總裁陳龍,在《財經》發表的署名文章《準確定義現金貸是解題的關鍵》中所指出的那樣:

“無論從覆蓋物件、風控能力、利率水準、催收手段看,現金貸和商業模式相對成熟、可持續的信用類現金貸有本質區別,不應混為一談。現在社會關心的各種現金貸問題,實際上只是狹義消費貸中風險人群較多、風控能力較弱、利率較高的一種。背後的核心癥結,是放貸機構缺乏消費場景或者大資料風控能力。毋庸置疑,在從事現金貸的機構中,也不乏具備核心競爭力、操作規範、為使用者提供了救急之需的機構。”

在《通知》下發之後,螞蟻金服、趣店等也都也都第一時間表態,積極擁護監管政策。

基於這些共識,我們再回頭來認真考察這個目前爭議頗多行業的代言者趣店。

首先,要明確的第一點是:趣店有自己的消費場景。

眾所周知,趣店是由前身趣分期加入電商場景擴充而來。並且,趣店的資金中轉和風控,都要依賴支付寶通道,而支付寶本身就是服務於天貓和淘寶——兩個中國線上最大消費場景的支付工具,所以除了自有的商城之外,趣店也不可避免地為天貓和淘寶提供著客源。

此外,趣店的風控,本身是依託於“中國FICO”——螞蟻金服的賦能支持。實際上,作為趣店的戰略投資方,螞蟻金服使“乾兒子”趣店成為了自己“征信資料開放”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政策、資本與科技,是商業永恆的三大變數和推動力。從這三方面考量,在《通知》已經實錘落下的背景之下,無論是背後的資本、上市的先發優勢,還是依託螞蟻金服的高科技信用授權與風險控制系統,趣店都比別的Fintech平臺多出了不少優勢。與用高利潤覆蓋高風險的“次級現金貸”,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新生事物往往都要經歷“興起——被關注和追捧——過熱——調整和重新審視——沉澱發展——成熟”的過程。從這個更深層的視角看,外部的質疑也好,《通知》的嚴厲也罷,都是促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回歸金融行業本源,更好地為普羅大眾服務的良性干預與必經之路。

在2017年的最後20天,在美國上市的主要5家Fintech公司股價紛紛回升。這可視為資本對於這個行業,正在重新走向有序化、規範化的一種積極回應。

隨著11月21日小貸牌照審批被叫停,以及緊隨其後的12月1日《新規》落地,金融強監管時代到來,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現金貸行業也結束了野蠻增長態勢,和P2P一樣從亂到治,進入規範化、標準化發展階段,以趣店為代表的Fintech公司,其自身的消費金融公司屬性會越來越明顯。而在這個過程中,“次級現金貸”很難再有立足之地。

而縮小“互聯網金融”與“科技金融”的差距,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在2018年進化的最大主題。而趣店們的進階之路,也應被視為是中國整個互聯網金融科技行業的進階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