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史課也有學科思維

如果問高中學生哪一科難學, 好多學生的回答是歷史, 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原以為孩子們會回答說數學、英語、物理甚至是思想政治課。 繼續追問, 孩子們會說:課本上學的、背的考試的時候根本就沒有, 而考卷上出的問題就沒有學過, 考試一次失望一次, 都不知道怎麼學了。

這麼多孩子有這樣的疑問給高中歷史教育以及孩子的發展尤其是選擇文科的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啊, 癥結到底出在哪裡?有沒有辦法解決?帶著這些問題諮詢了幾位歷史教育專家, 並結合一線高中歷史老師的課堂實錄,

整理以下建議, 希望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

先來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們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 高中歷史教學的地位較低, 重視程度不足,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高中歷史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見,

很多的人認為歷史課程的學習非常的簡單, 即使沒有歷史老師的講授一樣可以學得好。 學習歷史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 就是為了考試, 取得好的分數。 在臨近考試的時候, 只要自己能夠背一背, 記一記, 採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一樣可以取得好的成績。 歷史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教學理論化嚴重, 學生不感興趣;傳統的講授式理論課堂較多, 缺乏充足的探究實踐時間;學校領導重視不足、教師教書態度不嚴謹, 敷衍了事較為嚴重;教學模式滯後, 教學品質不容樂觀等等。 眾多的問題當中, 還是可以說明, 高中歷史的教育改革方向不明確, 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等都沒有做到與時俱進。 對於以上問題,
筆者認為, 應該找到歷史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轉變教學模式和教育思想, 構建更多的實踐和探究的課堂,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和實用能力, 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彰顯高中歷史教育的特性。

一、歷史課要學會思考, 學會思考先要知道自己是怎樣思考的

只有發現自己思考的局限與不足, 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思考方式, 提升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 鴉片戰爭是學生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內容。 可是, 如果只會記憶, 不會思考的學生, 就很難解決下面的問題。 而如果學生不能把握自己的思考過程, 也就難以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 無法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那就只能在低水準上徘徊。

二、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和實用能力的方法

無論是基礎教育改革還是高等教育改革都有一個思路和方向, 那就是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給足學生一定的探究和實踐的時間與空間, 尊重學生的個性,

讓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心。 對於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來說, 更應該如此, 無論是出於基礎教育的創新還是高中歷史的課程教學優化來說, 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都是課程改革的主旋律。 針對以上筆者剖析的問題, 我們發現, 要想提升高中歷史課程中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 必須革新教育教學思維, 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優化課程教學的過程, 提升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宣導學生具備學以致用的觀念等等。

(一)革新教育教學思維, 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在以往的高中歷史課程教育教學中, 學生的地位較為被動, 師生之間很少交流, 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 要想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必須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能夠與老師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只有這樣學生想學什麼或者如何學好和掌握相關的技能都可以及時的回饋給教師,掌握的效果和程度教師也可以及時的瞭解,對下一步的授課調整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思維和實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首先在觀念上就是讓課堂實現回歸,讓課堂成為學生發展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陣地。

(二)優化課程教學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對於歷史課程教學來說,不同于語文、英語等課程的教學,高中歷史的教學不是說讓學生記憶住學科的內容,死記硬背不是這門學科的目的,學習目標更多的是突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讓學生做到以史為鑒,瞭解歷史常識,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並通過對歷史的反思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從課堂導入、新授課、教學過程、教學總結到課後練習,都要轉變以往的固定思維,更多的突出思維和實用性和有效性。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課程的優化要從教學目標開始,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突出三維目標中的能力培養,在教學模式上更加的多元化,儘量緊扣教材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授課,比如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情境教學、實踐教學等,授課的地方也不一定都是課堂,也可以是歷史教育基地,電影院等,實現有效的針對性教學,這樣肯定會大大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宣導學生具備學以致用的觀念要想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必須讓學生動起來,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可以這樣理解。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是有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探究來說,更多的優質課堂教學傾向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的參考更多的考慮也是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必須讓學生也具備這樣的思想,在他們面前不斷的宣導學以致用的思想,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凡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開展的自主研究和探究,教師要給與鼓勵,並且積極引導學生多動手,可以結合課程教學或者自我興趣,針對歷史的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和實踐。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也要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和條件,少一些枯燥的理論講授和機械,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強化學生思維和實用能力的培養。

例證如(1)

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節,教材的主要內容構架是:

2.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1)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和發展。(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3)都鐸王朝的統治。(4)斯圖亞特專制王朝的統治

2.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2.蘇格蘭人民起義和革命的開始3.英國內戰和克倫威爾的統治4.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和"光榮革命"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2.3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的確立1.君主立憲制的確立2.英國內閣制的形成我們將教材所述背景的四個方面加工整理為;原因: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專制統治之矛盾尖銳。

具體原因:(1)斯圖亞特王朝專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緊張;(2)查理一世為討伐蘇格蘭人,企圖使議會通過徵稅法案。

將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概括為5個要點:(l)新議會召開,革命開始的標誌;(2)美國內戰;(3)克倫威爾的統治;(4)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教學中處理教材內容的難點問題時,我們或將難點分開講解,或進行引導啟發,讓學生思考回答,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高三複習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專題中的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這一內容時,我們按時間順序把這三國革命的背景(原因)、經過及其歷史意義歸納成要點,列成表格,並把要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尋求解題的思路、方法,並比較其異同點,得出正確結論。

(l)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什麼情況下?發展態勢怎樣?學生回答:明朝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空前發達的基礎上,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並有緩慢發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緩慢發展。

(2)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有什麼特點?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學生回答: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閉關鎖國大門,從此,資本主義國家相繼侵略中國,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掠取了大量權益,使中國一步步滄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瓦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打斷了中國社會獨立緩慢地發展資本主義的進程,中國逐漸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供應地。

(3)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其結果說明什麼問題?學生回答:洋務運動是在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和同外國侵略者打交道過程中出現的,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其結果沒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就是證明。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4)中國資本主義興起於何時?情況如何?學生回答:鴉片戰爭後,由於外商企業在通商口岸興起的刺激和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誘導,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區創辦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工業企業。伴隨著近代工業的出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了。通過引導,學生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問題所涉及的基本歷史知識和基本觀點。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

從這幾個層次引導學生思考,依據史實分析歸納,形成正確結論,他們的判斷力、想像力得到了發展,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證(2)

古代中國中央政府與管轄範圍外的政權,建立的以中國朝廷為中心的國際政治關係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中國中央政權成為一元的中心,各朝貢國承認這一中心地位,構成等級性的中央政權的外藩。但是,鴉片戰爭以後,這個體系逐步崩潰了。請回答:(1)鴉片戰爭後,中國對外關係變化的原因有哪些?(2)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不少學生連連搖頭。經過一番思考,他們寫下這樣幾句話,我略作概括,列出四點:

變化的原因:

(1)國力衰落,國際地位降低;

(2)英國國力強盛,由於工業革命需要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朝貢關係不適合英國;

(3)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權喪失;

(4)列強入侵加劇,中國經濟衰退;

因為在自己背誦的內容中找不到問題的答案,所以,很多學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部分學生在書上找答案,一邊找一邊寫。目前,大多數學生學習歷史的方式已經全部實現“機械化”。如果問鴉片戰爭的影響,很多聽話的學生會將課本中的觀點一一背出來。好一些的學生則在題目稍作變化時,能夠根據題目要求,對答案進行刪減或組合。像這樣的題目,需要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獨立思考成為關鍵。怎麼樣思考呢?當然從分析題目開始。

第一,這道題首先應該回答的是“發生了什麼變化”,然後,才能回答“變化的原因”。有學生感到奇怪“這裡面沒有發生變化的問題呀!”從文字上看,確實沒有。但是,這個問題是隱含在裡面的。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先弄清楚“發生了什麼變化”,才能去分析變化的原因。還有學生對此想不明白,這主要學生們做過的考試題都是一一對應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思維定勢。所以,以後再遇到問題先得想想“這個問題裡面是否隱含問題?命題人的思路是什麼?”

第二,“變化”指向什麼?鴉片戰爭前,中央朝廷與國外的關係是朝貢關係,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的關係是“條約關係”。雖然很多學生都知道《南京條約》,但是誰也想不到“條約關係”這個詞。“條約關係”是以西方列強為主的新的國際關係,如果推不出這個“變化”,“原因”也就無從下手。知道了“變化”的內容,我們就可以把問題重新表達為“鴉片戰爭後,中國以前的朝貢關係逐步被條約關係取代的原因是什麼?”這樣問題就明確多了。

第三,對材料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舊的體系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等級性、政治性的東方國際關係體系”,而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法等國不存在上下等級關係。中國戰敗就簽訂條約,在新的條約體系中,中國當然處於不利地位。這種不利地位從政治上看,就是主權被侵犯,有被殖民的危險;從經濟上看,就是中國逐步淪為西方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這種變化的原因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看:

政治:君主專制政體為核心的政治制度已經不適應新的國際關係體系;無法對應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國際新秩序;

經濟: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地主經濟難以與工業資本主義抗衡,綜合國力遠遠不如西方列強,在生產、貿易等方面處於劣勢;

文化:唯我獨尊的閉關心態無法應對開放多元的國際形勢;

當然,還可以從對外、軍事等方面去思考。有的學生會說,這些答案我們不可能想到這麼多。是的,學生們不可能想得這麼完整,但是,總應該有一些思考。評分的時候,不是看學生說的是否與答案一樣,而是評判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

(1) 有沒有展開的思路,兩點、三點;

(2)有沒有提到君主專制相關的體制、國力的強弱、農業與工業的對抗、封閉與開放等等對應的因素;

(3)表達的邏輯是否合理,條理是否清晰?

如果學生在這些方面有很好的表現,就說明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強,對歷史的理解力也不錯。

第四,“變化的意味”考驗的是進一步擴展思考的能力。不過,首先考查的是學生的語言轉換能力,即“意味”實際上是指“意義”,也就是問“變化有什麼意義”。很多學生從來沒考慮過語言的轉換,當然也就無法掌握這個技能,看到“意味”就像不明白。其次,要能將“意義”展開,這是一種擴展思考的能力。很多學生都以為,意義就是背下來的,然後,去默寫的那些文字。有的學生甚至說“意義就是一大堆廢話,毫無意義”。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看法呢?主要因為過去歷史、政治等課程在遇到“意義”時就叫學生們劃上橫杠,然後,不管理解還是不理解,記記背背就行了。這樣的學習不能算學習。真正的學習是將意義在不同情況下展開,這裡可以是:

(1)對中國的影響:傳統的以中央朝廷為核心的國際關係體系崩潰,必然讓位於以西方列強的條約為主的新體系。預示著中國必須改變舊的對外觀念和制度,重新參與新的國際競爭;

(2)對東亞的影響: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關係體系逐步瓦解,各國將面臨著西方的挑戰,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國際地位和發展道路;

(3)對世界的影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衝破了古老東方的國際關係,預示著西方列強建立的世界市場與條約關係正在全球擴展。

其它展開的方式還有:積極的歷史作用、消極的歷史作用;歷史地位;歷史經驗;歷史教訓,等等。所以,“意義”本身是不明確的,它需要學生的賦予。學生認為,對外關係的變化意味著清朝傳統對外政策的失敗,這就是學生的看法,學生富賦予的意義;如果學生認為,變化意味著被替代,由傳統國際關係的中心地位退居到邊緣地位,這也行,也很好。

要掌握以上思考問題的方法,就要大膽展示自己思考的過程,不怕暴露自己的錯誤,只有發現自己思考的過程有不合理的地方,才能改進這些地方。回顧一下上面介紹的兩種深度學習的方法,一種是要注重每一句話的含義,要學會分辨不同語言的指向,學會有針對性地表達;另一種是要注重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包括對概念、對語句轉換、思考的擴展等,這樣的學習才有趣味,同時,也一定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

要想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必須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能夠與老師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只有這樣學生想學什麼或者如何學好和掌握相關的技能都可以及時的回饋給教師,掌握的效果和程度教師也可以及時的瞭解,對下一步的授課調整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思維和實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首先在觀念上就是讓課堂實現回歸,讓課堂成為學生發展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陣地。

(二)優化課程教學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對於歷史課程教學來說,不同于語文、英語等課程的教學,高中歷史的教學不是說讓學生記憶住學科的內容,死記硬背不是這門學科的目的,學習目標更多的是突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讓學生做到以史為鑒,瞭解歷史常識,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並通過對歷史的反思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從課堂導入、新授課、教學過程、教學總結到課後練習,都要轉變以往的固定思維,更多的突出思維和實用性和有效性。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課程的優化要從教學目標開始,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突出三維目標中的能力培養,在教學模式上更加的多元化,儘量緊扣教材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授課,比如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情境教學、實踐教學等,授課的地方也不一定都是課堂,也可以是歷史教育基地,電影院等,實現有效的針對性教學,這樣肯定會大大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宣導學生具備學以致用的觀念要想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必須讓學生動起來,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可以這樣理解。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是有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探究來說,更多的優質課堂教學傾向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的參考更多的考慮也是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實用能力,必須讓學生也具備這樣的思想,在他們面前不斷的宣導學以致用的思想,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凡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開展的自主研究和探究,教師要給與鼓勵,並且積極引導學生多動手,可以結合課程教學或者自我興趣,針對歷史的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和實踐。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也要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和條件,少一些枯燥的理論講授和機械,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強化學生思維和實用能力的培養。

例證如(1)

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節,教材的主要內容構架是:

2.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1)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和發展。(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3)都鐸王朝的統治。(4)斯圖亞特專制王朝的統治

2.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2.蘇格蘭人民起義和革命的開始3.英國內戰和克倫威爾的統治4.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和"光榮革命"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2.3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的確立1.君主立憲制的確立2.英國內閣制的形成我們將教材所述背景的四個方面加工整理為;原因: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與封建專制統治之矛盾尖銳。

具體原因:(1)斯圖亞特王朝專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緊張;(2)查理一世為討伐蘇格蘭人,企圖使議會通過徵稅法案。

將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概括為5個要點:(l)新議會召開,革命開始的標誌;(2)美國內戰;(3)克倫威爾的統治;(4)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教學中處理教材內容的難點問題時,我們或將難點分開講解,或進行引導啟發,讓學生思考回答,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高三複習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專題中的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這一內容時,我們按時間順序把這三國革命的背景(原因)、經過及其歷史意義歸納成要點,列成表格,並把要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尋求解題的思路、方法,並比較其異同點,得出正確結論。

(l)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什麼情況下?發展態勢怎樣?學生回答:明朝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空前發達的基礎上,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並有緩慢發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緩慢發展。

(2)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有什麼特點?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學生回答: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閉關鎖國大門,從此,資本主義國家相繼侵略中國,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掠取了大量權益,使中國一步步滄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瓦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打斷了中國社會獨立緩慢地發展資本主義的進程,中國逐漸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供應地。

(3)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其結果說明什麼問題?學生回答:洋務運動是在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和同外國侵略者打交道過程中出現的,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其結果沒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就是證明。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4)中國資本主義興起於何時?情況如何?學生回答:鴉片戰爭後,由於外商企業在通商口岸興起的刺激和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誘導,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區創辦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工業企業。伴隨著近代工業的出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了。通過引導,學生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問題所涉及的基本歷史知識和基本觀點。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

從這幾個層次引導學生思考,依據史實分析歸納,形成正確結論,他們的判斷力、想像力得到了發展,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證(2)

古代中國中央政府與管轄範圍外的政權,建立的以中國朝廷為中心的國際政治關係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中國中央政權成為一元的中心,各朝貢國承認這一中心地位,構成等級性的中央政權的外藩。但是,鴉片戰爭以後,這個體系逐步崩潰了。請回答:(1)鴉片戰爭後,中國對外關係變化的原因有哪些?(2)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不少學生連連搖頭。經過一番思考,他們寫下這樣幾句話,我略作概括,列出四點:

變化的原因:

(1)國力衰落,國際地位降低;

(2)英國國力強盛,由於工業革命需要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朝貢關係不適合英國;

(3)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權喪失;

(4)列強入侵加劇,中國經濟衰退;

因為在自己背誦的內容中找不到問題的答案,所以,很多學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部分學生在書上找答案,一邊找一邊寫。目前,大多數學生學習歷史的方式已經全部實現“機械化”。如果問鴉片戰爭的影響,很多聽話的學生會將課本中的觀點一一背出來。好一些的學生則在題目稍作變化時,能夠根據題目要求,對答案進行刪減或組合。像這樣的題目,需要運用知識解答問題,獨立思考成為關鍵。怎麼樣思考呢?當然從分析題目開始。

第一,這道題首先應該回答的是“發生了什麼變化”,然後,才能回答“變化的原因”。有學生感到奇怪“這裡面沒有發生變化的問題呀!”從文字上看,確實沒有。但是,這個問題是隱含在裡面的。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先弄清楚“發生了什麼變化”,才能去分析變化的原因。還有學生對此想不明白,這主要學生們做過的考試題都是一一對應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思維定勢。所以,以後再遇到問題先得想想“這個問題裡面是否隱含問題?命題人的思路是什麼?”

第二,“變化”指向什麼?鴉片戰爭前,中央朝廷與國外的關係是朝貢關係,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的關係是“條約關係”。雖然很多學生都知道《南京條約》,但是誰也想不到“條約關係”這個詞。“條約關係”是以西方列強為主的新的國際關係,如果推不出這個“變化”,“原因”也就無從下手。知道了“變化”的內容,我們就可以把問題重新表達為“鴉片戰爭後,中國以前的朝貢關係逐步被條約關係取代的原因是什麼?”這樣問題就明確多了。

第三,對材料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舊的體系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等級性、政治性的東方國際關係體系”,而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法等國不存在上下等級關係。中國戰敗就簽訂條約,在新的條約體系中,中國當然處於不利地位。這種不利地位從政治上看,就是主權被侵犯,有被殖民的危險;從經濟上看,就是中國逐步淪為西方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這種變化的原因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看:

政治:君主專制政體為核心的政治制度已經不適應新的國際關係體系;無法對應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國際新秩序;

經濟: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地主經濟難以與工業資本主義抗衡,綜合國力遠遠不如西方列強,在生產、貿易等方面處於劣勢;

文化:唯我獨尊的閉關心態無法應對開放多元的國際形勢;

當然,還可以從對外、軍事等方面去思考。有的學生會說,這些答案我們不可能想到這麼多。是的,學生們不可能想得這麼完整,但是,總應該有一些思考。評分的時候,不是看學生說的是否與答案一樣,而是評判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

(1) 有沒有展開的思路,兩點、三點;

(2)有沒有提到君主專制相關的體制、國力的強弱、農業與工業的對抗、封閉與開放等等對應的因素;

(3)表達的邏輯是否合理,條理是否清晰?

如果學生在這些方面有很好的表現,就說明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強,對歷史的理解力也不錯。

第四,“變化的意味”考驗的是進一步擴展思考的能力。不過,首先考查的是學生的語言轉換能力,即“意味”實際上是指“意義”,也就是問“變化有什麼意義”。很多學生從來沒考慮過語言的轉換,當然也就無法掌握這個技能,看到“意味”就像不明白。其次,要能將“意義”展開,這是一種擴展思考的能力。很多學生都以為,意義就是背下來的,然後,去默寫的那些文字。有的學生甚至說“意義就是一大堆廢話,毫無意義”。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看法呢?主要因為過去歷史、政治等課程在遇到“意義”時就叫學生們劃上橫杠,然後,不管理解還是不理解,記記背背就行了。這樣的學習不能算學習。真正的學習是將意義在不同情況下展開,這裡可以是:

(1)對中國的影響:傳統的以中央朝廷為核心的國際關係體系崩潰,必然讓位於以西方列強的條約為主的新體系。預示著中國必須改變舊的對外觀念和制度,重新參與新的國際競爭;

(2)對東亞的影響: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關係體系逐步瓦解,各國將面臨著西方的挑戰,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國際地位和發展道路;

(3)對世界的影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衝破了古老東方的國際關係,預示著西方列強建立的世界市場與條約關係正在全球擴展。

其它展開的方式還有:積極的歷史作用、消極的歷史作用;歷史地位;歷史經驗;歷史教訓,等等。所以,“意義”本身是不明確的,它需要學生的賦予。學生認為,對外關係的變化意味著清朝傳統對外政策的失敗,這就是學生的看法,學生富賦予的意義;如果學生認為,變化意味著被替代,由傳統國際關係的中心地位退居到邊緣地位,這也行,也很好。

要掌握以上思考問題的方法,就要大膽展示自己思考的過程,不怕暴露自己的錯誤,只有發現自己思考的過程有不合理的地方,才能改進這些地方。回顧一下上面介紹的兩種深度學習的方法,一種是要注重每一句話的含義,要學會分辨不同語言的指向,學會有針對性地表達;另一種是要注重對歷史問題的理解,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包括對概念、對語句轉換、思考的擴展等,這樣的學習才有趣味,同時,也一定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