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這是一雙軍人的手

這是一雙軍人的手。 這雙手曾緊握鋼筆, 在一張張試卷上奮筆疾書, 書寫一個屬於自己的似錦前程;而如今, 這雙手握著武器裝備, 守護著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

這雙手, 常常是粗糙的。 手掌總是結著老繭, 一層一層;手背也滿是日曬風吹的褶皺, 或是磕磕碰碰的傷痕。 這樣一雙與二十出頭的“鮮肉”年紀並不匹配的手, 讓父母看見會心疼, 卻是他們成長的代價和歷練。

這是中士王劍鋒的手。

團“保通打贏”比武競賽場上, 一米八幾的他在被複綫收放科目中格外搶眼。 攀登固定、線纜收放……一連串動作下來早已累得氣喘吁吁。 趁著打結的空隙, 他抓緊時間調整著有些倉促的呼吸。 那雙大手就在這時進入了相機鏡頭。 粗糙自不用說, 無名指上還貼著舊舊的一塊創可貼, 那是訓練中留下的傷口仍未癒合。 打起結來, 銅線在他修長的手指間彎曲、纏繞, 不出半分鐘, 斷掉的兩截線便聯結起來, 只留下一個精巧而美觀的蛇口結。

這是排長安可的手。 分到連隊不滿半年, 他已經是連隊文化宣傳工作的得力幹將。 新聞報導、攝影攝像、壁報燈箱製作, 樣樣他都拿得出手。 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正掀熱潮, 他主動請纓繪製了主題學習壁報, 讓連隊戰友對學習党的十九大精神更添興趣。

這是文書付彧的手。 這雙手, 工作時不是在登統計資料上填填寫寫,

便是在鍵盤上敲敲打打。 成都的冬天濕冷, 但為了登統計美觀規範, 他從來不戴手套, 指關節日日撫摸著紙張, 把凍瘡留在了手指上, 變成了敬業履職的軍功章。

這是上等兵何趙鑫的手。作為警衛排戰士,他的雙手每天都要握緊軍人的第二生命——槍。崗臺上,再冷的天他也用裸露的雙手緊握鋼槍,紋絲不動保持著軍人挺拔的身姿,展示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良好形象。下崗後,他總要仔仔細細撫摸擦拭這陪伴自己最多時間的無言兄弟。拆拆裝裝,分解結合,這雙手常常佈滿油污,但這支槍卻永遠鋥亮。

這是炊事班長劉超的手。說炊事班的戰友們最辛苦,沒人會有異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是他們的工作日。冬天氣溫低,自來水更是寒冷刺骨。從洗菜開始,他的手便一次次浸在冷水中,只為給戰友們提供乾淨衛生的菜品,讓戰友們吃得開心、吃得放心。

軍人的這雙手讓人難忘,他們的故事讓人感動。每一雙手的背後都是一段為祖國奉獻青春的真實記錄;千千萬萬雙手的背後,是軍人這個光榮集體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生動寫照。讓我們記住這一雙雙手,也記住他們無悔的青春、沸騰的熱血和堅強的擔當。

作者:劉暢

本期編審:楊彪

解放軍報社西部戰區分社(微信號:xbzqfs)

本平臺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投稿郵箱:xb@81.cn

這是上等兵何趙鑫的手。作為警衛排戰士,他的雙手每天都要握緊軍人的第二生命——槍。崗臺上,再冷的天他也用裸露的雙手緊握鋼槍,紋絲不動保持著軍人挺拔的身姿,展示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良好形象。下崗後,他總要仔仔細細撫摸擦拭這陪伴自己最多時間的無言兄弟。拆拆裝裝,分解結合,這雙手常常佈滿油污,但這支槍卻永遠鋥亮。

這是炊事班長劉超的手。說炊事班的戰友們最辛苦,沒人會有異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是他們的工作日。冬天氣溫低,自來水更是寒冷刺骨。從洗菜開始,他的手便一次次浸在冷水中,只為給戰友們提供乾淨衛生的菜品,讓戰友們吃得開心、吃得放心。

軍人的這雙手讓人難忘,他們的故事讓人感動。每一雙手的背後都是一段為祖國奉獻青春的真實記錄;千千萬萬雙手的背後,是軍人這個光榮集體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生動寫照。讓我們記住這一雙雙手,也記住他們無悔的青春、沸騰的熱血和堅強的擔當。

作者:劉暢

本期編審:楊彪

解放軍報社西部戰區分社(微信號:xbzqfs)

本平臺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投稿郵箱:xb@81.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