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商場 社區 公共場所為何沒有4G信號?物業“漫天要價”擋住信號

中國地鐵上都是低頭族, 一人抱一個手機。 外國地鐵上都是看書看報族, 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真如鍵盤俠所言, 是因為中國人素質沒有外國人高嗎?其實主要原因是,

國外地鐵的信號真不如中國好。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 印度62歲的財政部長到鄉村視察, 由於手機沒有信號, 不得不爬到樹上打電話。

印度和中國同為人口大國, 中國鐵塔公司擁有190萬座鐵塔, 印度最大的鐵塔公司只擁有11.8萬座鐵塔, 全國也只有42.5萬座鐵塔, 中國的鐵塔總數幾乎是印度的4.5倍。

然而, 在上海很多地方, 竟然還聽到這樣的聲音:

“排了很久的隊, 買了杯網紅奶茶, 發現朋友圈發不出去, 真掃興!”

“沒帶現金出門, 在商場因為網路差無法付款, 太尷尬!”

“著急給客戶發郵件, 拿出手機一看無網路連接, 掉鏈子!”

這些地方為何沒了信號?是運營商覆蓋的缺失, 還是另有其因?《IT時報》記者在上海隨機挑選了酒店、寫字樓、醫院等六個不同地點,

測試4G信號, 結果有喜有憂, 而網路不好的主要原因, 是有些業主或者物業公司向電信運營商收取高額進場費, 沒有法律做後盾, 影響萬千人生活的移動網路, 很多時候“朝不保夕”。

■IT時報記者 孫妍 吳雨欣 攝影報導

記者實測 三大運營商4G信號PK

12月19日至20日, 《IT時報》記者在上海隨機挑選了商場、寫字樓、酒店、醫院等六個地點, 使用測速軟體, 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4G網路進行實地測速, 看一看這些租金不菲的寫字樓、代表“上海視窗”的購物廣場、豪華酒店的4G信號到底怎麼樣。

第一站 峻嶺廣場:網速猛降30倍

PK結果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

位於南京路與成都路交匯點的峻嶺廣場,

是記者實測的第一站, 這裡東靠上海外灘, 毗鄰上海電視臺、人民廣場及上海美術館, 吸引了不少公司在這裡辦公。

在峻嶺廣場的一樓大廳實際測速下來,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的4G下載速度分別是36.24Mbps、2.69 Mbps、31.23Mbps。 隨後, 記者隨著上班的人進入商務樓, 網速開始明顯下降, 之前還一直堅挺的中國聯通從31.23Mbps猛降到0.19 Mbps, 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則分別是36.24Mbps和1.02Mbps, 這樣的結果導致中國電信的信號只剩兩格, 中國聯通的4G信號直接下切至3G, 微信處於“連接中”, 記者試了好幾次, 軟體才成功顯示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網路速度。

概述:從穩定性的表現來看, 移動4G信號最好, 無論是在大廳還是樓宇內表現都不錯, 聯通則像是在坐過山車, 樓宇內信號並不理想,

電信最差, 樓宇內無法打開微信。

第二站 恒利國際大廈:連今日頭條都罷工了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峻嶺廣場的不遠處是恒利國際大廈, 這棟處於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及人民廣場三大CBD包圍中的高檔寫字樓毫無疑問被記者選為“測速目標”。

在一樓大廳, 中國聯通領跑, 下載速度達到99.22 Mbps, 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分別是27.50 Mbps和17.44Mbps, 中國移動稍有遜色。 之後, 記者分別來到7層與19層測速, 中國聯通的網路開始下降, 但看視頻、發郵件依然無壓力, 中國電信網速則下降到1.86Mbps, 記者的支付寶打不開、播播TV無法播放視頻, 就連今日頭條也罷工了, 測速軟體好幾次因無網路顯示“延遲測試”。

對於用戶無法上網一事, 樓內的服務人員表示並不知情,

如果想投訴自己手機無信號, 需要用商戶座機打給保安, 再由保安轉接給物業, 至於轉接後能否改善問題, 則是一問三不知。

概述:從下載的速度及穩定情況來看聯通表現最好, 移動次之, 電信信號在這裡無論發微信、看視頻、流覽網頁都失敗。

第三站 威斯汀大飯店:20層微信打不開

PK結果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外灘邊上的威斯汀大飯店每天吸引著不少中外遊客入住, 在 “萬國建築群”中頭頂“蓮花”的它也成為記者的目標之一。

在威斯汀大飯店的大廳, 中國電信的網路一鳴驚人, 下載速度為112.95 Mbps, 是中國移動的兩倍、中國聯通的一倍。 即使在第二次測速下, 中國電信依然保持了108.75 Mbps的好成績, 看超高清視頻也很流暢, 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則徘徊在20至40 Mbps之間。

隨著樓層越來越高,三家的網速都有所下降,靠近中庭位置時,視頻還可以觀看,若坐在靠裡側的咖啡吧用餐,視頻就打不開。到了20層,三家信號弱到爆,甚至無法測速,記者的三個手機都打不開微信,在經歷數次測速失敗後,中國移動終於有了網路資料,下載速度僅有0.08 Mbps,這樣的網速,定會讓入住酒店的高端用戶大為失望。

12月20日,威斯汀大飯店回復了記者投訴,稱酒店的手機信號由上海的電信運營商進行監管,信號的好壞跟手機號碼所屬的電信運營商有關,酒店無法單方面控制,會向電信運營商反映這個情況。

概述:在威斯汀大飯店大廳,電信表現最好,速度甚至是其他兩家的倍數,但隨著樓層的升高,三家的4G信號都有所減弱,到20層時三家都非常差,甚至無法測速,更無法使用4G上網。

第四站 正大廣場:沒法在朋友圈“炫”喜茶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陸家嘴商圈的正大廣場,可以說是“上海的視窗”,很難想像在這裡竟然發不出朋友圈。來到正大廣場,記者和熱情的遊客一樣,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買了杯網紅奶茶——喜茶,走進店裡擺了各種Pose拍完照竟然發不出去。

無奈,記者只好走出喜茶,等了好幾分鐘,朋友圈才成功發送。打開軟體一測速,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可謂一對難兄難弟,下載速度分別是2.26 Mbps與2.25 Mbps,中國聯通則在18.55 Mbps。雖然中國電信的網路在廣場6樓網速一度達到48.71 Mbps,但沒過多久,記者便發現,自己的微信無法連接伺服器、支付寶打不開、想團購個優惠券付款也不行,從7樓走到2樓,一條語音訊息才成功發出,體驗極差。

概述:聯通信號最好,移動次之,而電信一度出現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打不開網頁的情況。在五樓發朋友圈,雖然移動有延遲,但還是成功發出。

第五站 中環百聯:手機付停車費,沒門!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中環百聯商場靠近居民密集的大華社區,是周邊幾大社區居民逛街吃飯的首選商場。記者在二樓中庭、三樓東方商廈、四樓星巴克分別測試了三家運營商的4G信號,都表現良好,打開大眾點評找個餐廳,用支付寶、微信付個款都不成問題。

但是,開車離開時,交停車費成了一個問題,地下停車場各處都張貼著使用“掃支付寶、微信,繳停車費”的告示,但當記者用三部手機分別嘗試繳納時,發現中國移動開始“掉鏈子”,下載速度降到了4.8 Mbps,在某些角落甚至都打不開支付寶付費頁面。當記者驅車離開時,已繳費車道空無一人,人工繳費車道卻排起了長龍。

概述:聯通4G信號表現最好,電信次之,移動最差,特別是在停車場地下室,移動信號比較微弱,刷微信、開視頻、付停車費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卡頓和延遲。

第六站 中山醫院:外賣都不好訂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除了商場、酒店、寫字樓以外,醫院是用戶對網速較為敏感的地點,因為往往等待就診的時間都很漫長。同時,如今醫院紛紛開通了網上的預約掛號和交費視窗,給線下視窗減壓。但記者在中山醫院東院一樓門診區、十樓住院部測試發現,中國電信的4G信號表現最差,下載速度都在1.15-1.25 Mbps之間。在十樓住院部,每天不間斷地有病人或家屬訂的外賣送到護士站,外賣小哥已經成了住院部的常客。護士向記者反映,她自己也用兩部手機,在住院部,電信4G網路體驗確實比其他兩家差一些。

概述:聯通4G信號表現最好,移動次之,電信最差,特別是在東院一樓門診部,電信4G信號比較微弱,刷微信有一定延遲。

第七站 運營商客服熱線:“網路在升級請耐心等待”

PK結果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在對上述地點進行實地測速後,12月20日,記者根據測速結果撥打了三家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反映情況。

中國電信客服在瞭解情況後,將記者的電話轉接到了相關部門,該部門的客服人員詳細記錄了網路並不理想的位址與記者的電話,並表示會派專人到上述地址測試。兩個小時後,記者接到測試人員的電話,測試人員稱使用者可與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測試,如果用戶沒時間,他們會儘快測試,將測試結果回饋給用戶。

中國聯通客服則告訴記者,會在一周內安排測試。

無論記者反映哪處位址的網路不好,中國移動客服的回答是統一的:“我們正在2G 、3G升4G,等4G基站都建好,網路自然就好了,請耐心等待。”沒有任何轉接給相關測試部門的意思。

記者調查 4G信號為何消失?物業“漫天要價”擋住信號

對於使用者投訴的網路信號差問題,大樓物業方給出的回應,往往是網路信號不好找運營商。但是,4G信號的消失,僅僅是運營商沒有做好網路覆蓋和優化嗎?《IT時報》記者深入調查,物業進場費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進場費上漲近5倍 三次談判未果竟然斷電

在記者實測的六個地點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物業或者業主都與運營商有過進場費的糾紛。一家運營商的移動網路優化負責人向《IT時報》記者還原了其中一個商場的糾紛過程:合同到期後,業主突然將租金上漲了近5倍,而這個價格是附近商圈均價的近6倍。運營商多次主動與業主協商租金問題,但對方一直不鬆口,合同的續簽一再擱置。

5個月前,業主突然將該運營商的電信設備全部斷電,要求籤好新合同後再通電。無奈之下,運營商只能將商場裡的電信設備搬到附近的機房,不再租用商場的機房。

幾個月來,運營商與業主方談判三回無果,4G信號就此消失。

為了讓信號全覆蓋 運營商無奈讓步

進場費並不是一個新問題,這只“攔路虎”,讓很多運營商的基站和室內分佈網站都成了難啃的“骨頭站”。為了做好網路覆蓋,運營商往往會做出讓步,這又助長了進場費一年年攀升。

在《IT時報》記者實測的一個商場,三家運營商的網路表現都較好,但在用戶的一片叫好聲背後,是運營商做出的讓步。這個商場原先也上演過租金突漲,業主威脅拉電的一幕,最後,運營商只能將移動業務和寬頻業務捆綁起來,給同一家業主承接,才得以達成和解。

“我們也很無奈,如果不答應業主的條件,我們就做不好網路覆蓋。如果答應了業主的條件,就有可能給其他商場起了不好的帶頭作用,引起租金普遍高漲的惡性循環。”上述運營商移動網路優化員工向《IT時報》記者坦言,“我們每年的網路優化費用是一定的,每處網站的成本是有上限的。”

從運營商成本測算的商業角度來看,一處網站的租金成本上漲,必然會降低其他網站的預算。打個比方,如果在該處建一個網站的成本,相當於在附近其他地方建三個網站的成本,那麼從覆蓋人群的廣度上來說,運營商當然會選擇後者。

“運營商沒有義務做到100%的覆蓋,”通信專家付亮認為,中國運營商進商業樓宇做深度覆蓋,其實帶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公益性質,在美國等純市場經濟的國家,業主如果開出高昂進場費的條件,運營商會直接拒絕進入。

在通信專家陳志剛看來,商場漫天要價,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短視行為,如果三家運營商都態度強硬,不進商場,在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誰會來商場吃飯逛街?商場並沒有意識到網路已經成為一個必要的基礎設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和運營商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核心問題還是一個,運營商的網路是商業的?還是公益的?”陳志剛總結道。

鐵塔公司入局對進場費說“不”

鐵塔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讓運營商從三家競爭,變成一家建設三家共用,不僅免去三家運營商不必要的內耗,也讓網路具備了與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同等的地位。

此外,鐵塔集團總部相關人士還向《IT時報》記者透露了一個新的動向,鐵塔公司已經著手與房地產開發商戰略合作,將通信基礎設施融入地產的整體規劃,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讓資訊網路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社區基礎設施。

目前,這個計畫已經率先在廣東落地,廣東鐵塔公司與廣東保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接下來,鐵塔公司總部將牽頭與萬科、恒大、碧桂園等房地產開發商開展戰略合作。

記者觀察 對進場費說“不” 還得法律撐腰

鐵塔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讓三家運營商在進場費談判上,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但在陳志剛看來,鐵塔公司的成立,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物業漫天要價的局面,問題的核心在於,沒有強制性的法律規定,需要物業來配合通信基礎設施的進入,商場不配合運營商,也不會違法。

那麼,網路究竟能否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物業的基礎設施呢?

早在2007年,當時的資訊產業部和建設部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社區及商住樓通信管線及通信設施建設的通知》,規定通信基礎設施為住宅社區和商住樓的驗收標準之一。

通知中重點提到,住宅社區和商住樓應同步建設規劃通信管道,預留安裝通信設備的機房,統一納入建設項目概算,並作為項目配套設施統一移交。設計審批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時,建設專案竣工後接入公用電信網前,相關部門都要嚴格把關。同時,也不允許房地產開發商、物業與運營商簽訂壟斷性協議,限制其他運營商的接入。

但是,商場、寫字樓等商業樓宇的情況比住宅更為複雜,相關部門並沒有進一步出臺相關的規範,所以商業樓宇的進場費就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近年來,李克強總理提出“提速降費”的要求,各地方政府對網路建設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機場、地鐵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公共場所,電信運營商面臨的進場費問題有了一定的改善。

此前,青島鐵塔公司曾公佈,在其統一協商下,每年可為每家通信運營商免除地鐵進場費、空間場地占用費、維修配合費近200萬元。

通信專家項立剛談到,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出一個指導價格,那電信運營商無異拿到了“尚方寶劍”,但其中牽扯到物業和業主的人力開支、物料、裝修成本等,難以詳細核算。所以,只能期待網路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物業的基礎設施來驗收。

今年,廣東湛江市政府與各縣市區簽訂責任書,要求存量基站保有量達99%,全年轄區記憶體量基站逼遷率不超過1%。市政府還將對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力的單位進行問責並通過媒體公佈。在責任書簽署的第二天,因為續約租金猛漲,談判9個月無果的觀海長廊基站

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則徘徊在20至40 Mbps之間。

隨著樓層越來越高,三家的網速都有所下降,靠近中庭位置時,視頻還可以觀看,若坐在靠裡側的咖啡吧用餐,視頻就打不開。到了20層,三家信號弱到爆,甚至無法測速,記者的三個手機都打不開微信,在經歷數次測速失敗後,中國移動終於有了網路資料,下載速度僅有0.08 Mbps,這樣的網速,定會讓入住酒店的高端用戶大為失望。

12月20日,威斯汀大飯店回復了記者投訴,稱酒店的手機信號由上海的電信運營商進行監管,信號的好壞跟手機號碼所屬的電信運營商有關,酒店無法單方面控制,會向電信運營商反映這個情況。

概述:在威斯汀大飯店大廳,電信表現最好,速度甚至是其他兩家的倍數,但隨著樓層的升高,三家的4G信號都有所減弱,到20層時三家都非常差,甚至無法測速,更無法使用4G上網。

第四站 正大廣場:沒法在朋友圈“炫”喜茶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陸家嘴商圈的正大廣場,可以說是“上海的視窗”,很難想像在這裡竟然發不出朋友圈。來到正大廣場,記者和熱情的遊客一樣,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買了杯網紅奶茶——喜茶,走進店裡擺了各種Pose拍完照竟然發不出去。

無奈,記者只好走出喜茶,等了好幾分鐘,朋友圈才成功發送。打開軟體一測速,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可謂一對難兄難弟,下載速度分別是2.26 Mbps與2.25 Mbps,中國聯通則在18.55 Mbps。雖然中國電信的網路在廣場6樓網速一度達到48.71 Mbps,但沒過多久,記者便發現,自己的微信無法連接伺服器、支付寶打不開、想團購個優惠券付款也不行,從7樓走到2樓,一條語音訊息才成功發出,體驗極差。

概述:聯通信號最好,移動次之,而電信一度出現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打不開網頁的情況。在五樓發朋友圈,雖然移動有延遲,但還是成功發出。

第五站 中環百聯:手機付停車費,沒門!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中環百聯商場靠近居民密集的大華社區,是周邊幾大社區居民逛街吃飯的首選商場。記者在二樓中庭、三樓東方商廈、四樓星巴克分別測試了三家運營商的4G信號,都表現良好,打開大眾點評找個餐廳,用支付寶、微信付個款都不成問題。

但是,開車離開時,交停車費成了一個問題,地下停車場各處都張貼著使用“掃支付寶、微信,繳停車費”的告示,但當記者用三部手機分別嘗試繳納時,發現中國移動開始“掉鏈子”,下載速度降到了4.8 Mbps,在某些角落甚至都打不開支付寶付費頁面。當記者驅車離開時,已繳費車道空無一人,人工繳費車道卻排起了長龍。

概述:聯通4G信號表現最好,電信次之,移動最差,特別是在停車場地下室,移動信號比較微弱,刷微信、開視頻、付停車費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卡頓和延遲。

第六站 中山醫院:外賣都不好訂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除了商場、酒店、寫字樓以外,醫院是用戶對網速較為敏感的地點,因為往往等待就診的時間都很漫長。同時,如今醫院紛紛開通了網上的預約掛號和交費視窗,給線下視窗減壓。但記者在中山醫院東院一樓門診區、十樓住院部測試發現,中國電信的4G信號表現最差,下載速度都在1.15-1.25 Mbps之間。在十樓住院部,每天不間斷地有病人或家屬訂的外賣送到護士站,外賣小哥已經成了住院部的常客。護士向記者反映,她自己也用兩部手機,在住院部,電信4G網路體驗確實比其他兩家差一些。

概述:聯通4G信號表現最好,移動次之,電信最差,特別是在東院一樓門診部,電信4G信號比較微弱,刷微信有一定延遲。

第七站 運營商客服熱線:“網路在升級請耐心等待”

PK結果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在對上述地點進行實地測速後,12月20日,記者根據測速結果撥打了三家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反映情況。

中國電信客服在瞭解情況後,將記者的電話轉接到了相關部門,該部門的客服人員詳細記錄了網路並不理想的位址與記者的電話,並表示會派專人到上述地址測試。兩個小時後,記者接到測試人員的電話,測試人員稱使用者可與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測試,如果用戶沒時間,他們會儘快測試,將測試結果回饋給用戶。

中國聯通客服則告訴記者,會在一周內安排測試。

無論記者反映哪處位址的網路不好,中國移動客服的回答是統一的:“我們正在2G 、3G升4G,等4G基站都建好,網路自然就好了,請耐心等待。”沒有任何轉接給相關測試部門的意思。

記者調查 4G信號為何消失?物業“漫天要價”擋住信號

對於使用者投訴的網路信號差問題,大樓物業方給出的回應,往往是網路信號不好找運營商。但是,4G信號的消失,僅僅是運營商沒有做好網路覆蓋和優化嗎?《IT時報》記者深入調查,物業進場費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進場費上漲近5倍 三次談判未果竟然斷電

在記者實測的六個地點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物業或者業主都與運營商有過進場費的糾紛。一家運營商的移動網路優化負責人向《IT時報》記者還原了其中一個商場的糾紛過程:合同到期後,業主突然將租金上漲了近5倍,而這個價格是附近商圈均價的近6倍。運營商多次主動與業主協商租金問題,但對方一直不鬆口,合同的續簽一再擱置。

5個月前,業主突然將該運營商的電信設備全部斷電,要求籤好新合同後再通電。無奈之下,運營商只能將商場裡的電信設備搬到附近的機房,不再租用商場的機房。

幾個月來,運營商與業主方談判三回無果,4G信號就此消失。

為了讓信號全覆蓋 運營商無奈讓步

進場費並不是一個新問題,這只“攔路虎”,讓很多運營商的基站和室內分佈網站都成了難啃的“骨頭站”。為了做好網路覆蓋,運營商往往會做出讓步,這又助長了進場費一年年攀升。

在《IT時報》記者實測的一個商場,三家運營商的網路表現都較好,但在用戶的一片叫好聲背後,是運營商做出的讓步。這個商場原先也上演過租金突漲,業主威脅拉電的一幕,最後,運營商只能將移動業務和寬頻業務捆綁起來,給同一家業主承接,才得以達成和解。

“我們也很無奈,如果不答應業主的條件,我們就做不好網路覆蓋。如果答應了業主的條件,就有可能給其他商場起了不好的帶頭作用,引起租金普遍高漲的惡性循環。”上述運營商移動網路優化員工向《IT時報》記者坦言,“我們每年的網路優化費用是一定的,每處網站的成本是有上限的。”

從運營商成本測算的商業角度來看,一處網站的租金成本上漲,必然會降低其他網站的預算。打個比方,如果在該處建一個網站的成本,相當於在附近其他地方建三個網站的成本,那麼從覆蓋人群的廣度上來說,運營商當然會選擇後者。

“運營商沒有義務做到100%的覆蓋,”通信專家付亮認為,中國運營商進商業樓宇做深度覆蓋,其實帶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公益性質,在美國等純市場經濟的國家,業主如果開出高昂進場費的條件,運營商會直接拒絕進入。

在通信專家陳志剛看來,商場漫天要價,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短視行為,如果三家運營商都態度強硬,不進商場,在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誰會來商場吃飯逛街?商場並沒有意識到網路已經成為一個必要的基礎設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和運營商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核心問題還是一個,運營商的網路是商業的?還是公益的?”陳志剛總結道。

鐵塔公司入局對進場費說“不”

鐵塔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讓運營商從三家競爭,變成一家建設三家共用,不僅免去三家運營商不必要的內耗,也讓網路具備了與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同等的地位。

此外,鐵塔集團總部相關人士還向《IT時報》記者透露了一個新的動向,鐵塔公司已經著手與房地產開發商戰略合作,將通信基礎設施融入地產的整體規劃,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讓資訊網路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社區基礎設施。

目前,這個計畫已經率先在廣東落地,廣東鐵塔公司與廣東保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接下來,鐵塔公司總部將牽頭與萬科、恒大、碧桂園等房地產開發商開展戰略合作。

記者觀察 對進場費說“不” 還得法律撐腰

鐵塔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讓三家運營商在進場費談判上,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但在陳志剛看來,鐵塔公司的成立,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物業漫天要價的局面,問題的核心在於,沒有強制性的法律規定,需要物業來配合通信基礎設施的進入,商場不配合運營商,也不會違法。

那麼,網路究竟能否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物業的基礎設施呢?

早在2007年,當時的資訊產業部和建設部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社區及商住樓通信管線及通信設施建設的通知》,規定通信基礎設施為住宅社區和商住樓的驗收標準之一。

通知中重點提到,住宅社區和商住樓應同步建設規劃通信管道,預留安裝通信設備的機房,統一納入建設項目概算,並作為項目配套設施統一移交。設計審批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時,建設專案竣工後接入公用電信網前,相關部門都要嚴格把關。同時,也不允許房地產開發商、物業與運營商簽訂壟斷性協議,限制其他運營商的接入。

但是,商場、寫字樓等商業樓宇的情況比住宅更為複雜,相關部門並沒有進一步出臺相關的規範,所以商業樓宇的進場費就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近年來,李克強總理提出“提速降費”的要求,各地方政府對網路建設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機場、地鐵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公共場所,電信運營商面臨的進場費問題有了一定的改善。

此前,青島鐵塔公司曾公佈,在其統一協商下,每年可為每家通信運營商免除地鐵進場費、空間場地占用費、維修配合費近200萬元。

通信專家項立剛談到,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出一個指導價格,那電信運營商無異拿到了“尚方寶劍”,但其中牽扯到物業和業主的人力開支、物料、裝修成本等,難以詳細核算。所以,只能期待網路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物業的基礎設施來驗收。

今年,廣東湛江市政府與各縣市區簽訂責任書,要求存量基站保有量達99%,全年轄區記憶體量基站逼遷率不超過1%。市政府還將對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力的單位進行問責並通過媒體公佈。在責任書簽署的第二天,因為續約租金猛漲,談判9個月無果的觀海長廊基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