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興仁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 搭好司法為民“連心橋”

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法律援助, 這一項項工作內容都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興仁縣司法局將法治“焦點”對準群眾的期盼, 以落實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助推“黨建扶貧·法治惠民”工程為抓手, 健全完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 群策群力, 化解糾紛于萌芽, 讓百姓過上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

近年來, 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 興仁縣司法局所調處案件的類型也變得更加複雜。 如拆遷補償、征地補償費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 調處難度大, 一旦處理不好,

往往引發群體性事件, 影響轄區穩定。 為此, 興仁縣司法局依託健全完善的人民調解組織, 加強與轄區黨委、政府及基層組織的溝通聯絡, 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2017年, 東湖街道辦由於瓦窯寨輕工業園區的擴建, 徵用了夏家組部分農戶的房屋及土地, 最為典型的是共同老房屋被拆遷後的安置地爭議和補償分割問題, 在該組就出現了5例, 其中同胞兄弟鄭昌文與鄭昌才為了安置地的分割寸步不讓, 糾紛逐漸升級, 按照黨工委的安排部署, 街道調委會針對各戶的安置及繼承情況, 在一月之內全部調解成功, 維護了園區建設的順利進程。

瓦窯寨村民鄭昌才告訴記者:“因為我們弟兄之間的房屋拆除家庭糾紛,

司法所的楊所長和調解員是相當費心費力, 跑了好幾趟, 做了我們多方面的工作。 我覺得錢是小事情, 他們的工作比較扎實, 把我們弟兄之間的關係調節好了, 家裡的關係也團結了, 大家和睦和諧的, 在這個事情當中我非常感謝人民調節員, 謝謝他們。 ”

東湖街道由於地處城鄉結合部, 人群結構複雜, 矛盾糾紛種類繁多, 東湖街道調委會根據實際情況, 制定出排查、調解制度, 監督人民調解員認真排查轄區內發生的矛盾糾紛, 抽調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調解, 逐個研究解決, 化解了不少山林山地、婚姻家庭、人生損害、追償報酬等糾紛。

興仁縣司法局東湖司法所所長、東湖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楊興華介紹說:“今年以來,

東湖街道調委會及社區、村居調委會共計11個調委會調處糾紛226件, 其中征地撤遷糾紛36件。 在調處糾紛過程中, 主要是向糾紛當事人講清楚法律法規, 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我們對所受理的糾紛調節率達百分之百, 調節成功率百分之九十八, 真正發揮了小糾紛不出組、大糾紛不出社區、重大疑難糾紛不出街道。 ”

與此同時, 興仁縣還扎實推進“黨建扶貧·法治惠民”工程, 全面落實“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 工作經費每年按200萬元納入縣財政預算, 實現了“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截止2017年12月, 全縣153個村居法律顧問嚴格按照“456”工作要求開展法律服務, 共提供法律諮詢1300餘次、代理援助案件63件、無償案件3件、人民調解案件95件。

編輯:白正康 呂崇玲

責編:潘 飛

編審:唐修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