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深夜食堂|三尺灶台寫忠誠

淩晨五點, 夜色如墨。

楊東摸著黑從被窩裡爬起來, 細聲道:“快, 15分鐘, 全部到位!”起床、整理內務、洗漱, 隨著一聲“齊步走”的口令, 炊事班的一天開始了。

“王凱洋, 煮雞蛋、蒸饅頭;尤永剛, 你去熬稀飯;劉健, 糕點交給你了;記得熱牛奶, 高成成……”楊東一邊掌著大勺準備燒菜, 一邊吆喝:“今天連裡戰術訓練, 強度大, 早餐一定得保障好, 兄弟們加把勁兒!”

楊東, 何許人也?

新疆某團二營炊事班班長, 2003年入伍以來,

一直從事炊事專業, 先後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三等獎”獲得者, 先後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官”、“優秀共產黨員”。

一介“伙夫”, 緣何獲得如此多的殊榮?那我們還要從他入伍之初說起。

新兵下連後, 楊東被分到大家都不想去的炊事班, 單純固執的他認為哪裡都可以自己實現軍旅夢, “在炊事班, 我也要幹出一番成績, 闖出一片天地!”他在心底裡暗自下定決心。

切菜、燒火、做飯、打掃衛生......

貌似簡單的工序, 做起來並不簡單。 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燒菜做飯的楊東而言, 困難可想而知。 “鍋碗瓢盆現在就是我手中的‘武器’, ”楊東心想:“我一定要把‘手中活’練成‘必殺技’, 炊事兵也要練就硬功夫。 ”

他便從削土豆、切土豆開始練習,一個又一個, 一遍又一遍。 剛開始, 楊東的手切破了無數次, 破了包上繼續練, 在反復練習中, 右手拇指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漸漸地, 還是新兵的他成了炊事班刀工最好的炊事員。

休息時, 楊東經常一個人呆在班裡, 不斷研究菜品、揣摩做法, 仔細琢磨如何能做得更精緻,

讓燒出的菜更美味?他耐下心來, 堅持一周學做一道小菜、半個月學會一道大菜,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他很快成長為連隊炊事班的大廚。

當兵第三年, 工作踏實較勁的楊東, 便被任命為炊事班長。

2010年, 正在休假的楊東得知全軍野戰炊事比武競賽的消息後,

當即訂了返回連隊的機票, 主動請纓參加比武。 “經歷還不足, 能不能啃下硬骨頭?”面對楊東的請求, 指導員犯了嘀咕, 但耐不過他的軟磨硬泡, 還是同意讓他去參加集訓。

在軍區選撥比武人員時, 訓練扎實的楊東以優異成績成功入選軍區集訓隊。 然而, 要想在高手如雲的集訓隊佔有一席之地絕非易事。 第一次測試, 楊東的成績連前15名都沒有進入。

“在緊急時刻,一個環節操作不當,就可能會導致全盤皆輸。”楊東失利後心想,為了彌補前期測試中出現的問題和自身不足,每次訓練楊東都會隨身帶個筆記本,把操作流程、注意環節、易出問題一一記錄下來,不斷探索總結出自己操作的心得。

經過三個月的刻苦訓練,楊東的操作技能水準突飛猛進,在全軍“野戰炊事車使用”比武競賽中,一舉奪得金牌,榮立個人二等功。

2010年,楊東隨部隊保障參加“上合組織反恐演練”部隊,面對陌生的地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工作,楊東一頭霧水。“任務面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楊東說,為了儘快熟悉任務內容,楊東找來資料,從最基礎的內容學起,主動虛心請教他人,每天加班加點,逼著自己把執行任務的內容、程式和要求爛熟於心。

今年,在庫爾勒“晴空”國際軍事競賽中,楊東憑著自己精湛的業務水準和過硬的能力素質,再一次出色地完成了賽事全程保障任務。

雖獲得如此多的榮譽,但楊東依舊謙虛謹慎,一心鉚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保障好全連官兵作為自己最高的使命。面對筆者的疑問:“是什麼樣的信念促使你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14年?”楊東說:“炊事員作為連隊的後勤兵,雖然不屬於戰鬥班排,但關係到全連的戰鬥力,位置相當重要,我不敢懈怠啊!”

一心撲在工作上,把精力都放在集體的事上,卻疏忽了家庭與親人。2014年1月,楊東的父親患上了胃癌晚期,為父親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妻子也沒有工作,小孩不滿兩歲,經濟負擔和壓力十分沉重,但他從沒提過此事,平時見到大家還是樂呵呵的。

作為連隊最老最老的兵,楊東不僅為人隨和,而且非常低調,對待連隊的兵如親兄弟一般。

上等兵汪鵬因患有貧血症,平時臉色蒼白,身體虛弱,訓練也跟不上,在多次考核中拖了連隊的“後腿”。楊東得知後,主動靠上去,經常和汪鵬談心聊天,每頓飯專門給汪鵬煮一碗雞蛋羹,為其加強營養。慢慢地在楊東的努力下,汪鵬身體也結實了,思想也更加積極。汪鵬表示:“我以後要好好訓練,把訓練成績提上去,爭取當標兵!”。

作者:高寶 張紅波 郭瑞良

攝影:李強強

本期編審:楊彪

解放軍報社西部戰區分社(微信號:xbzqfs)

本平臺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投稿郵箱:xb@81.cn

“在緊急時刻,一個環節操作不當,就可能會導致全盤皆輸。”楊東失利後心想,為了彌補前期測試中出現的問題和自身不足,每次訓練楊東都會隨身帶個筆記本,把操作流程、注意環節、易出問題一一記錄下來,不斷探索總結出自己操作的心得。

經過三個月的刻苦訓練,楊東的操作技能水準突飛猛進,在全軍“野戰炊事車使用”比武競賽中,一舉奪得金牌,榮立個人二等功。

2010年,楊東隨部隊保障參加“上合組織反恐演練”部隊,面對陌生的地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工作,楊東一頭霧水。“任務面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楊東說,為了儘快熟悉任務內容,楊東找來資料,從最基礎的內容學起,主動虛心請教他人,每天加班加點,逼著自己把執行任務的內容、程式和要求爛熟於心。

今年,在庫爾勒“晴空”國際軍事競賽中,楊東憑著自己精湛的業務水準和過硬的能力素質,再一次出色地完成了賽事全程保障任務。

雖獲得如此多的榮譽,但楊東依舊謙虛謹慎,一心鉚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保障好全連官兵作為自己最高的使命。面對筆者的疑問:“是什麼樣的信念促使你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14年?”楊東說:“炊事員作為連隊的後勤兵,雖然不屬於戰鬥班排,但關係到全連的戰鬥力,位置相當重要,我不敢懈怠啊!”

一心撲在工作上,把精力都放在集體的事上,卻疏忽了家庭與親人。2014年1月,楊東的父親患上了胃癌晚期,為父親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妻子也沒有工作,小孩不滿兩歲,經濟負擔和壓力十分沉重,但他從沒提過此事,平時見到大家還是樂呵呵的。

作為連隊最老最老的兵,楊東不僅為人隨和,而且非常低調,對待連隊的兵如親兄弟一般。

上等兵汪鵬因患有貧血症,平時臉色蒼白,身體虛弱,訓練也跟不上,在多次考核中拖了連隊的“後腿”。楊東得知後,主動靠上去,經常和汪鵬談心聊天,每頓飯專門給汪鵬煮一碗雞蛋羹,為其加強營養。慢慢地在楊東的努力下,汪鵬身體也結實了,思想也更加積極。汪鵬表示:“我以後要好好訓練,把訓練成績提上去,爭取當標兵!”。

作者:高寶 張紅波 郭瑞良

攝影:李強強

本期編審:楊彪

解放軍報社西部戰區分社(微信號:xbzqfs)

本平臺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投稿郵箱:xb@81.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